苏州市垃圾转运站现状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3

苏州市垃圾转运站现状调查


沈清 1 丁兴贵 2杨林军 3高旸 4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江苏苏州 215000

摘要:2021年第一季度苏州的GDP位居全国第六[1],在江苏省排名首位,可见苏州市的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时。随着苏州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能级和人口数量在逐渐增加,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提升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身边产生的生活垃圾体量也在明显增加,垃圾处理链中的转运站自然肩负着更大的考验。本文对苏州市的垃圾转运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目前的转运站运行管理状况进行总结,分析环卫部门以及第三方测评机构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分析其在多方面的优缺点,结合其有针对性给出优化建议,为今后苏州垃圾转运站环境卫生管理以及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字:苏州;环境卫生;垃圾转运站;现状调查

Abstract:In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1, Suzhou's GDP ranked sixth in China [1],ranking first in Jiangsu Province. It can be seen that Suzhou's economy is booming. Therefo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zhou's economy,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is gradually improving, and the urban energy level and population are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requirements for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amount of domestic waste generated, the waste transfer station in the waste treatment chain also shoulders the tes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aste transfer station in Suzhou, summarizing the curr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transfer station. With the work of the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department and the third-party evaluation organization, analyz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many aspects, and give targete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vironmental health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Suzhou waste transfer station in the future.

Keywords: Suzhou; Environmental hygiene; Garbage transfer station; on-site investigation

城市环境卫生直接关乎着城市今后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健全苏州市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切实巩固环境卫生的治理成果,进一步优化并改善苏州市的环境卫生容貌,根据苏州市的环境卫生监督考评政策对本市的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做出相应评测,在考评的过程中以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部门与第三方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的、公正公平的全面考核。对主次干道、街巷新村、转运站、公共卫生间等进行环卫作业考核,以保证保洁服务的高质量,为今后打造更高标准的全国最干净、最整洁城市,不断完善苏州市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做出贡献。

一、苏州市环卫优点及全国地位

城市的市容直接影响其城市形象,进而影响着城市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近些年苏州市的环卫部门将建设美丽中国、优化生态文明作为最重要的核心理念,进行环卫作业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的卫生形象[1]。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在环卫保洁、垃圾的处理分类、公共卫生间的治理以及智能化的管理等方面获得了不小的突破,如今苏州市已经基本实现了环境卫生资源的集合、垃圾的多元化处理以及环卫作业监督的智能化等目标,并且将这些成功的经验逐步推向全省乃至全国,引领全省的环卫作业,建立多个环卫试点为环卫工作探路。

自2009年成立环卫作业监管中心开始对苏州市进行环卫考核,测评涉及主次干道、街巷新村、公共卫生间、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管理以及社会责任等方面。主要的测评区域包括姑苏区环卫管理保洁范围、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高新区、吴江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建成区范围,每次考核后均进行相应通报。

二、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作用及第三方测评机构的介入

2.1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作用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肩负着指导、监督、检查各区环境卫生,协调、指导环卫各方面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工作,规范管理全市环境卫生作业服务市场,并组织全市性环境卫生管理重大活动、专项治理行动及协调全市环境卫生质量管理问题的重担。另外,着力于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层层抓落实,针对出现的各类问题,通过APP上报、通报等方式下发至各区环卫所、市城管局等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苏州大市范围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明显提升环境卫生质量,为苏州市经济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容卫生环境。此外,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有着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保障着经济建设正常运行、展示城市精神文明并陶冶市民高尚情操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城市的对外交流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2测评更加专业客观

为了能更加全面的对苏州市环卫作业进行客观测评,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2014年采用第三方测评机构介入的方式对其进行测评,第三方的加入能够客观的对全市各处包括主次干道、街巷新村、公共卫生间以及垃圾转运站的环境卫生情况进行考评,总结各部分环境治理情况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建议[3]

2.3管理程序精简

采用第三方介入环卫质量考核可极大节省环卫作业管理员的现场测评时间,减少其外出现场的频率,从而降低在此期间管理员的经济消耗,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日常的环卫工作当中。而对于环卫部门内部的测评,可有效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2.4提升服务质量

第三方测评机构的介入分别以日、月、季度为单位对相关检测地区进行分制测评,标准化的给出扣分与得分结果、分析,并为苏州市环卫部门及相关环卫工作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优化意见,为达到苏州环卫管理系统化、监督合理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升了环卫作业人员的爱岗敬业责任心,从而提升其服务质量,促使苏州市的城市美化[4]

  1. 苏州市垃圾转运站的优点及不足

本文主要针对苏州市环卫垃圾转运站作业卫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垃圾转运站是将各处收集及清理出的生活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的地方,垃圾转运站对于维持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市民健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因此,经常被作为连接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和垃圾处理厂之间的枢纽。垃圾转运站主要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垂直压缩技术,满足了垃圾减量化处理的需求,并且垃圾在压缩、转运过程中始终处于封闭状态,有效杜绝了二次污染,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垃圾本身所含有的水分与降水以及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混合会产生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渗滤液,转运站将垃圾进行压缩处理时,渗滤液就从垃圾中被挤压出来,为避免对空气、土壤以及水源产生危害,转运站将渗滤液集中存储于收集池内,定时抽进运输车内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此处暂存垃圾可有效降低垃圾运输至处理厂过程中的费用消耗,将存放的垃圾集中换用大型的运输费用相对较低的运输车辆进行集中运输,通常垃圾转运站的暂存能力可达到几千吨每天[5]。而苏州市垃圾转运站的清运、周围环境卫生的清理以及建筑设施的完善仍需要改进,调查发现苏州市环卫垃圾转运站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3.1转运站内造成的垃圾二次污染

垃圾由环卫工人经主次干道以及各垃圾存放点回收后统一运送至垃圾转运站。检查时发现垃圾转运站存在站内以及周边垃圾没能及时清理的情况,导致其出现明显臭味,严重影响转运站以及周边环境的卫生问题,甚至给周边居民带来较差的生活体验。同时还发现部分作业车辆内驾驶室处有可回收物品的悬挂或堆放于驾驶室的情况,影响车容车貌的同时还会给行驶中的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另外个别转运站内地坑有积水、周边墙体有污迹、地面有散落垃圾、设施污迹、有蛛网等现象。由以上情况可知转运站内卫生清理不到位或者没有按要求施行除臭处理,导致产生了大量臭味气体。这些臭味气体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另外转运站内的积水多是冲洗污水,污水的流淌和淤积也会对周边环境带来威胁。

3.2部分设备老化陈旧

调查发现垃圾转运站内部分插座设施陈旧,购买年代较为久远且没有定期及时维修,致使出现偶尔失效、不好用的现象。例如,转运站的电动卷帘门由于电动门的开关按钮有损坏,而工作人员也长期未及时检修或更换而导致经常出现门把手不灵敏的现象;另外由于垃圾运载作业车辆未及时保养及维修,导致个别车辆出现破损情况;垃圾转运车、电动门及垃圾压缩设备都是环卫作业转运站的重要设备,其设备的完整及功能健全性都是环卫工作能否顺利运行的重要因素

[6]

3.3环卫工人操作不当

转运站内多使用垃圾压缩设备将接收的生活垃圾集中进行压缩处理,减少其体积大小,为垃圾的运输带来方便,且在固定的空间内运载更多垃圾,提升运载效率,减少垃圾运载费用消耗。经压缩后的生活垃圾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泄露或者散落的现象,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出现二次污染的可能性[7]。首先调查发现转运站悬吊的压缩模块在悬吊时没有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将其插上安全销;其次调查还发现有个别转运站接纳了非生活垃圾,但却没能将生活垃圾与非生活垃圾分开,这为后续的垃圾分类处理造成不便;而运输车辆内垃圾装载过多,超过垃圾运输车辆的装载标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易产生垃圾脱落或阻挡驾驶员视线等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交通事故;最后是个别转运站工作人员未穿着统一的全套工作服,不利于环卫作业的统一管理;以及在查看转运站的运行报表时发现其记录不齐全,而运行记录是日常环卫转运站内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一步方便日后进行有效查证。

四、对垃圾转运站的针对性建议

4.1加强垃圾转运站的卫生清洁

垃圾转运站保洁应注意周边环境的整洁,及时清扫清理地面散落的垃圾,做到当日垃圾当日清理、压缩,加强转运站内的除臭力度,安装除臭设施或空气治理设施等,提高除臭标准,加强消杀力度,减少异味的散发,禁止在作业时间内进行拾荒,拾荒物资不得随意摆放于转运站内或将拾荒物品悬挂于车辆之中[8]。对站内及周边地面零散垃圾、污迹及时清扫、冲刷,减少恶臭污染来源。及时清理墙体污迹和角落蛛网,站内作业工具摆放整齐。

4.2完善设备设施

对垃圾转运站中陈旧、年代久远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更换,并组织专业维修人员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及时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垃圾运输车等,如车辆零部件的修理。

4.3适当加强资金投入

垃圾转运站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其正常运行关乎着城市环卫作业能否正常有序完成,因此转运站的建设不容忽视。政府可在有能力情况下适当增加对于垃圾转运站基础设备设施的资金投入,定期对一些重要设备进行安检维修,及时更换重要设施设备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降低出现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环卫作业顺利完成。另外,适当增加垃圾转运站数量或扩大转运站处理规模,正确合理选定转运站建设场址,逐渐解决转运站处理能力与日益增长的生活垃圾不平衡问题,适应城市的发展。

4.4加强环卫作业管理

政府的环卫相关部门应肩负起监督的职责,有针对性的对垃圾转运站的运行及操作流程进行系统分析,为环卫员工提供科学合理的、富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路线以及运行模式等,为环卫作业工作的科学、完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基础。

加强转运站作业规范和现场管理,加强环卫人员管理及教育,定期对员工进行转运站工作流程及设备设施现场操作规程培训,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以及员工的个人素质,积极、准时完成本职工作,保持转运站内良好卫生环境,避免由于员工个人原因而产生的环境卫生问题;加强日常安全生产教育,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严格规范设备操作;加强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车辆超载、裸露作业。设立奖罚机制,鼓励员工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

五、结论

近年来苏州市的各方面发展迅速,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为城市发展带来大量生机的同时也为城市的环境卫生造成不小的危害,产生的生活垃圾逐年增多,为环卫作业带来了巨大压力。调查发现苏州市个别垃圾转运站存在一定为卫生环境问题、且垃圾运输车辆也存在破损现象,而转运站的电动门以及内部按钮、插销等同样存在偶尔失灵现象,再则调查发现环卫人员的工作有待改进,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定期培训其工作流程及操作流程等,完善人员的管理机制,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苏州市的环卫工作效率,为城市卫生的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谢余寰,林伟先,黄海婷,夏欢等.北海市垃圾转运站现状调查研究及建议[J].绿色科技.2014,(07):249-250.

[2]邱云龙,耿霞.无锡大型垃圾转运站工程设计[J].中国给排水,2010,(26):159-161.

[3]孟霞.重庆主城区垃圾转运站现状与对策[J].环境工程,2009,27:100-103.

[4]邱江,吴文龙,成效良等.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J].环境卫生工程,2000,8:159-161.

[5]王昭,李振山,冯亚斌等.北京市生活垃圾转运站耗能和排污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2013(06):2456-2463.

[6]刘军,刘涛,张军等.小城镇小型垃圾转运站设计探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08):57-59.

[7]徐礼来,闫祯,崔胜辉.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环境科学学报,2013,33(04):1180-1185.

[8]黄兴华,邱江.固体废弃物收运物流系统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