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级财政预算评审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7
/ 2

探究市级财政预算评审管理

丁铭

滨州市财政保障中心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预算评审,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更加高效规范,是加强资金使用监管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预算编制科学准确的必要保障。笔者结合从事预算评审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加强市级评审管理。

关键词:预算评审;管理


加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是当前廉政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在市级预算评审工作中,对项目资金支出的干预不足,评审方法和程序不规范,评审结果运用率不高,导致评审管理质量难以满足资金监管要求,影响政府公信力。因此,做好财政预算评审工作,才能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一、财政预算评审的概念

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的预算评审,是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有关要求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结合财政部门的资金管理规定和项目本身的建议书、设计概算等,由财政部门的评审中心对政府投资项目和其他费用项目及其他纳入评审范围的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设立的依据、立项手续、设计方提供的施工图纸、施工图预算的合规性、项目的整体情况、项目概算、资金的规模及资金来源等。对一般项目的评审采取项目负责人与委托中介机构的方式进行,对特殊项目的评审增加专家评审。最终由评审中心出具评审报告,对项目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结论,并提出问题和建议。

二、财政预算评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前期管理缺位

为确保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支出在可控范围内,项目建设的全生命周期都应做到成本控制。当前评审主要是在项目预决算的评审,对工程设计阶段重视程度不够,项目因设计变更导致的资金支出增加,评审的效果不理想。在立项、可行性研究等步骤中,对方案的合理性需要作出判断,不同的方案影响了工程预算,而设计环节是决定项目预算的关键阶段,基本决定了政府投资总额。我们在评审时能看到,许多项目因没有选择更好的设计方案或设计缺陷,从而导致资金浪费,个别建设单位找第三方来编制工程投资预算,还会出现计算失误等低级错误。

(二)评审规则程序缺乏规范的标准

当前以政府部门名义出台的文件只有《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的纲领性文件,并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虽然各省在此基础上有创新性流程和工作措施,但是缺少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市级评审项目在制定工作规程时缺少依据,不仅细化程度不够,也存在一定的不规范问题。社会对财政预算评审工作的内容不了解,参与度较低,缺少社会监督,程序与报告不够公开透明,报告的形式、内容不够统一,人为操作性太强。随着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信息类的建设项目,制度管理的滞后性导致程序繁琐,约束力度有限,是影响了评审工作的开展。

(三)评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财政部门直属的评审中心承担着日常的预算投资评审工作,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建设单位在使用财政资金,满足最低评审投资要求后,需要向对口主管业务科室提出申请,科室对项目评审资料初审后向评审中心出具评审建议书,评审中心稽核科室随机抽取评审中介机构,由评审科室与中介机构签订了评审委托协议后实施评审。评审流程复杂,涉及的单位较多,如果存在沟通不流畅,就会降低评审效率,项目负责人责任心不够,也会影响评审效果。评审前期要确定项目负责人、收集评审资料、下达评审通知并提出相关要求,实际工作中存在评审资料准备或交接中,因沟通不畅,导致多次准备材料,影响了评审进度。部分项目实施评审时需实地踏勘、现场审阅资料,根据掌握的基本情况与单位进行意见交换,如果因施工单位或评审中心任何一方出现资料或工程量计算的错误,就会影响接下来评审结论的形成。

三、加强财政预算评审管理的措施

(一)明确评审工作的法律地位

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及规范制度,给评审工作更全面规范的操作职能,规范预算评审行为,理顺职责和流程,把财政预算评审中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不同单位职责更加明确细化,确保预算评审可以统一组织、统一范围、统一标准、统一程序,更加科学有序地组织地实施。财政部门及时将评审工作的规程公开,特别是评审依据、政策要求、范围、方式方法、步骤等,使被评审单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提升评审工作的效率。

(二)健全评审管理的操作机制

将项目的预算评审工作明确地覆盖道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特别是需要将评审的关口提前,及早摸清项目情况,获取论证的基础资料,使评审中心对项目有更充分的认识,在项目的立项前就参与到评审中,减少后期设计概算的偏差,避免多次修改预算数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评审工作无论是流程还是保障措施,需要更加细化,评审的意见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到位,对潜在的问题及早提出,让评审工作更科学合理。

(三)引入概算来提升评审准确性

为提高项目评审的准确性,需要全面地结合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在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情况下,引入概算评审的方式,全面分析其中的有关指标,特别是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研究,施工图概算中存在的不合理或超出范围的地方要适当压减,坚决避免超建设规模,无预算就支出的现象。强化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担当,对项目评审过程中的工作确保真实有效,对违反规定的追究相关责任。

(四)提高评审报告的运用效应

评审报告是由项目负责人来撰写,全面、客观地反映预算评审情况和结果,对评审中存在的问题,抓住要害,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存在较大的问题还要单独作出说明,这是评审工作的最终成果体现。要提高其运用效应,需要对评审的全过程有高度概括性的总结,需要对其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使其更接近真实情况,给被评审的单位做好充分的解释,使他们能够对评审结果完全接受。及时地将评审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使评审工作更加透明,让公众对评审工作更加认可。

四、结语

随着政府对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日益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也更加突出,将评审管理的工作融入到预算管理中,使部门预算与评审结果挂钩,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工作。评审中心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改进评审工作,提高评审的效率,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更加合理规范。


参考文献:

[1]徐秋景. 地市级政府财政预算评审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20.

[2]李理.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预算财政评审问题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