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1

如何加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期护理

朱甜

资阳市精神病院精神科 四川资阳 641300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不仅在思想、意志上面处于逐渐衰退的状态,而且在情感上也表现的越来越淡漠,对周围的事物常常漠不关心。对于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吃药控制住病情,在用药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康复期的护理工作,以此来延缓患者衰退的速度,帮助患者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更加勇敢的与人交流,提升自我生活的能力。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康复期护理工作呢,下面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与借鉴。

1生活上的康复训练

首先,要帮助患者提升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如果患者的生活能力较差,要帮助患者穿衣、吃饭等,对内衣也要定期更换。要让患者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对于表现好的行为一定给予鼓励,以此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要给患者制定相应的行为标准,并指引患者按照行为标准执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其次,进行人际交往训练。可以让患者之间多交流、沟通,可以组织患者在一起做一些小游戏,比如画画游戏。可以将患者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两人,一个人画画,另外一个人背着身,画画之后,另外一个人来进行描述。这样做能够帮助患者学习人际交往,让患者懂得如何与人配合和交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护理

患者处于康复期阶段,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帮助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首先,要定期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精神分裂症的认识,了解在康复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家属也可以分享照顾患者的心得体会,与护理人员共同探讨,商讨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提高护理的质量。其次,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社会上的不理解以及偏见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患者常常会有自杀的表现。在这时,就需要加强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以此来稳定患者的情绪。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促使患者能够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在康复期,患者的情绪相对较为稳定,精神症状明显有所缓解,基本一天之内有有一个小时的清醒时间,这一时间段患者具有一定的自知能力,这时患者很容易出现消极情绪,且变得十分的敏感。周围的人一定要友善的对待患者,护理人员和家人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在沟通时要注意技巧。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尽量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不能随意打断患者,在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共情技巧,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与帮助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能指责和否定患者。

3要坚持做康复训练

  1. 音乐疗法。该疗法具有一定的目标,重在帮助患者获得一个好的体验,以此来陶冶患者的身心。可以给患者播放一些轻松舒缓的音乐,用聆听音乐的方法让患者安静下来,之后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绪变化,选择能够引起患者同感与共鸣的音乐。同时,为了舒缓患者焦虑、紧张不安的情绪,可以让患者实施打击乐的练习,感受紧张刺激的节奏感,之后归于平静。(2)体育疗法。对于恢复比较好的患者,可以让他们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包括打乒乓球、打太极等,在锻炼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奖励,增强患者的信心。(3)户外集体活动。组织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在正式活动开始之前,需要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依据病情的实际情况分组,之后开展种菜、除草的活动,让患者之间相互协调合作,通过这种锻炼,来培养患者的体力以及耐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处于康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很关键,需要对他们精心的护理,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心理上,以此来帮助他们改善社会功能以及认知功能,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用专业的态度来面对患者,使患者能够早日重新回到社会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