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及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及污水处理现状分析

宋敬君 颜廷东

临沂首创水务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4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污水量逐年上升,但并没有得到妥善治理。据统计,2014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为9.98%,2016年为22%,2017年接近30%。虽然农村污水处理率逐渐增加,但仍然落后于城市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导致周围水体中污染物总量超过其自净能力,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平衡。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水环境的治理,先后宣布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农村生活环境的治理放在了重要位置,以污水治理提升为主攻方向,提出加强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污水处理;

引言

目前农村的污水收集及治理质量体系的管理效果较差,整体运行都比较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所以,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首先就需要让污水收集及治理工作人员明白污水收集及治理的关键所在,并做好分内工作,增加污水收集及治理力度,提高整体环境质量以及监测管理能力。因此,主要针对环境治理体系构建进行思考,提出现有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特点

农村生活污水是指农村生活区内小型加工业、服务业以及家庭日常生活产生的综合性污水,其中以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为主,其构成成分和污染浓度与当地居民的用水情况及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通常情况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比较高,易于生化,有害物质少,水质的变化情况较少。

2目前农村污水收集及治理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污水管网系统建设薄弱,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及专业人员。(2)农村幅员辽阔,经济条件较城市差,且整体的布局较为分散、道路狭窄、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薄弱。(3)部分农户缺乏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目前,污水处理工程并未得到村民的广泛拥护与支持,调研显示,部分村民认为这项工程没有意义。(4)缺乏相关质量监测管理人员。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在监测管理工作中的环节和内容已经有所简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需要监测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由于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发展时间较晚,所以符合要求的污水收集及治理管理人员较少,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素养较低,不能满足污水收集及治理工作的需求,导致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比较困难。(5)管理机制、条例不完善。现阶段,环境治理机构主要是直接由环境保护部门进行调度和管理,随后则是相关区域监测站进行实施。但因为这种管理方式,可能会导致机构和部门之间衔接不畅,不能明确区分监测工作的具体职责,监测工作难以开展。此外,也没有相关条例支持,所以在进行监测时,责任主体不清晰,加上监测管理经济成本有限,也是工作不能很好开展的因素之一。

3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

3.1城镇集中型处理模式

将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且具备施工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市政管网统一处理,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该模式具有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特点。不仅节省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且污水由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具有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以及运行管理保障。

3.2重力收集

在人口居住密集区,多采用重力式收集模式收集污水,建筑物内污水流入室外污水井内,污水管道按一定坡度建设,污水依靠重力沿管道输送到污水提升井,由泵站提升到污水处理设施。我国绝大多数城镇都采用了重力收集模式,具有地形优势的南方农村地区可以采用重力收集模式收集生活污水。重力收集模式无动力消耗、无维护成本,但易受地形限制,需要较大的坡度和埋深,投资大,施工困难。

3.3村庄分散型处理模式

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污水分片收集后,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生态处理等形式处理农村污水。该处理模式具有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特点。适用于村庄布局分散、自然村较多且距离较远、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4.1开发采水系统与污水再利用系统

在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地区,需要采用机井进行采水,所以采水系统的合理设计就十分重要。根据实际灌溉用水需求,建立完整的机井,但在进行机井的建设时,不可盲目选择机井的直径或深度,需要尽可能满足灌溉需求;而在机泵的选择时,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节能效果并且性价比较高的机泵。有条件的地区在进行建设时,还可以在井旁边设置1个水池,做好可利用污水的收集,利用闲余时间给水池进行注水,这样能够使灌区的输水能力得到提升。

4.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厌氧二氧化碳生物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是一种比较广泛地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产泥水数量不多,无需多次曝气即可充分厌氧。主要技术分为厌酸污水复合净化池和沼气池、厌酸臭氧固氮生物水过滤池以及污水复合厌酸臭氧生物处理池等技术,是羧酸厌氧活性处理法和厌酸脱氧活性生物细胞膜活性法相互结合的一种厌氧处理方法。污水生物净化臭氧沼气池主要结构是由臭氧沼气池和臭酸厌氧污水生物氧化滤池组合设计,使用灵活,出水速度比较稳定,净化污水效果明显,可以单户一起使用,也或者可以几户或者联合一起使用。这种厌氧方式的主要技术特点之一是技术成本低、用于氧气维护和厌氧管理的材料费用低,对厌氧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技术要求不高。

4.3AAO一体化工艺

AAO+MBR工艺在膜过滤、拦截作用下,能够降低活性污泥的缺失,降低污泥膨胀的影响,确保了较长的污泥龄,同时产生较小的污泥絮体,使硝化反应更彻底,可以有效处理生活污水。使用AAO+MBR工艺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但需要维护与清洗,能耗较高,适用于地势平坦、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四川马庙乡农村采用AAO+MBR一体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规模为200m3/d,出水水质满足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剩余污泥可经过自然晾晒脱水后回用于农田,该工艺日常运行费用为0.7元/m3。

4.4强化环境治理意识

让每个监测人员都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并保证每个部门人员的完整性,才能让监测工作顺利开展,使整体工作质量提升。所以在工作时,需要根据监测情况以及工作情况成立监测机构,并创建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和环境,需求监测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条例和法律法规,有序开展监测工作。此外,须应用适当的模式进行工作宣传,以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和配合,争取发挥出环境治理管理体系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已经成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区域。除了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升农民的环保意识以外,还要注重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的相关技术工作,运用多种模式和工艺,并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成本最低、管理最容易的污水处理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周浩,卢楠,邹家乐,刘梦梦,朱兆亮.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模式及污水处理现状分析[J].净水技术,2021,40(08):90-96.

[2]张阿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5):90-91.

[3]谈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集模式的探讨[J].科技视界,2021(12):170-171.

[4]李贵昌,杨绍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