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价值

曾艳 王玉瑢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及常规组,每组各49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康复情况、凝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优质组产妇的首次泌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说明优质组产妇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EPDS评分(血清泌乳素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组凝血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在促进产妇术后快速康复的同时,改善产妇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凝血功能


剖宫产具有一定的手术创伤性,所以在剖宫产分娩过程中,产妇身体机能、凝血功能等会受到一定的损伤,严重者还会引发术后出血、感染、泌尿系统疾病等并发症发生。而优质护理的应用则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凝血功能及身体机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促进产妇术后康复[1]。对此,本文以98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促进作用及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及常规组,每组各49例。优质组产妇年龄为21-35岁,平均年龄为( 30.12±3.58) 岁;孕周为38-42周,平均孕周为( 39.86±2.67)周。常规组产妇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 31.08±4.12) 岁;孕周为39-42周,平均孕周为( 39.96±2.85)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单胎产妇、接受剖宫产、资料完整、无其他严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凝血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等患者。

1.3护理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

优质组: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熟悉医院环境:入院后带领产妇熟悉医院环境,并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包括剖宫产注意事项、剖宫产手术方法及护理方法等;②做手术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器械、调节室内温度、做好麻醉工作等;③心理护理:术前、术中及术后都要积极与产妇进行沟通及交流,以帮助产妇缓解紧张、抑郁及焦虑等不良情绪;④术后养护:剖宫产手术结束后要将新生儿身体状况告知产妇,并及时将产妇送往指定病房,然后进行腹部按摩、乳房按摩及下肢按摩,以促进产妇经络畅通,进而促进泌乳[2]

1.4观察指标

①术后康复情况:首次泌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

②凝血功能改善情况:纤维蛋白原水平(免疫比浊法)、血小板计数水平(血常规检查仪)及血清泌乳素水平(EPDS量表评价方法),各项指标均越低越好[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使用x2检验和t检验,用“%”和“615fb1145a9b7_html_fde4adb1f4bd92ab.gif ”表示,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护理后,优质组首次泌乳时间、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都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615fb1145a9b7_html_fde4adb1f4bd92ab.gif

恢复指标/组别

优质组(n=49)

常规组(n=49)

X2

p

首次泌乳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下床活动时间(d)

住院时间(d)

27.38±1.27

47.12±2.76

11.58±2.31

2.56±0.48

6.12±1.07

34.96±1.58

55.86±5.14

20.14±2.53

5.56±1.09

9.87±1.25

26.174

10.486

17.490

17.632

15.953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护理后,优质组各项凝血指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

表2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对比615fb1145a9b7_html_fde4adb1f4bd92ab.gif

组别(n)

纤维蛋白原水平(g/L)

血小板计数水平(×109/L)

EPDS评分(分)

优质组(n=49)

常规组(n=49)

t

P

2.08±0.36

3.69±0.42

20.3733

0.000

140.27±9.52

173.56±13.72

13.954

0.000

3.58±4.46

5.92±1.37

3.510

0.000


3 讨论

优质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不断优化和完善形成的一种护理体系,不仅对产妇的泌乳及肠胃进行护理,还对产妇分娩后的排气、身体机能及凝血功能等进行护理,从而降低产妇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计数水平,加快产妇的康复速度,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所以对剖宫产产妇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4]

本研究对98例剖宫产产妇进行不同护理方法试验,其中49例为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另外49例为优质组(行优质护理)。试验结果显示,优质组产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水平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分别为(2.08±0.36)g/L、(140.27±9.52)×109/L、(3.58±4.46)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69±0.42)g/L、(173.56±13.72)×109/L、(5.92±1.37)分,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的首次泌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以上指标评价结果都证实了优质组的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更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剖宫产后的身体康复及凝血功能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敏俊.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及凝血功能的价值[J]. 血栓与止血学,2021,27(5):869-870.

[2] 宋晓聪,柏璐. 优质护理服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和凝血功能的影响[J]. 血栓与止血学,2020,26(3):535-536.

[3] 李国芳,李园园. 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及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 家有孕宝,2021,3(3):51.

[4] 张娜.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