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3

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叶思文

湘潭大学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世界慢慢连接成一个有序的整体。在世界的沟通交流加强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想要在世界村有自我的竞争实力,就要从科技入手。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有着自我不可取代的关键地位与作用,国家只有抓住科技人才的建设重点,帮助科技人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重视,在培养科技人才能力的过程中纵深发展国家的科技实力,让强国实力能够勇立潮头。本文就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分析,找到时代发展进程中想要建设科技强国应该施行的人才培养措施,以期能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制造契机。

关键词:科技人才;科技强国;创新对策


引言

在世界发展的进程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了能够影响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在国际社会上,需要有先进的技术吃撑自己与其他外来国家打交道。科学技术是科技强国的象征力量,而想要拥有突破性的科学技术,就要将科技人才的培养放在首位。高科技人才作为提升国家科技能力和实力的基础,作为科技进步的保障,这类人才的培养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在中国不断前进的上下五千年文化中,无论是古老的四大发明还是现代“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的新四大发明,都是建立在人才基础上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科学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有着明显的规划,在科学强国,人才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国家“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国家培养出一批科技的领军人才”,这就要求国家要从根本上认识到科学强国中人才的重要性。科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积累,但是想要让国家能够在世界上都拥有自己的一席立足之地,就要想办法创新,让科技强国能够以人才当先为标准,弘扬科学发展观,通过人才的培育让国家能够得到复兴和发展。

  1. 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

科技人才指的是能在科技领域有突出作为,从而推进国家科技整体进程的人。这类人才无论是在航天科技,电子工艺,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科技创新的本质也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习近平也指出“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1]人才力量是建设一个高科技强国的必然力量,分析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能够了解到科技人才的培养必要性。

(一)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

1.人才强国战略推行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科学技术影响着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科技进步和国家建设,人才强国战略得到推行。本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人才强国战略有着丰富的内涵[2]。想要保证中国的人力资源利用和开发,就要从培养科技人才出发。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科技人才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支持。在“人才兴国,人才为本”的今天,科技人才的地位也愈发的受到重视。

  1. 建设科技强国基础要求

想要在全球化的世界提升自身的地位,就要从科技,文化,多方面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能帮助国家科技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需求,只有人才作为活性力量才能让科技强国从根源上活动起来。人才培养作为建设科技强国基础的根本要求,人才能够在科技的领域有所作为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和改变[2]。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3.生产力体系完善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完善,为国家创造价值的标准也在不断改变。从原本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转变,生产力体系的改变和完善需要国家对社会的正确认知。科技人才正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健全生产力体系的重要一环,国家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中,越来越多的科技转化成了生产力和创造力。科技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让国家跟随世界的发展状态找到自我应该的发展道路。

(二)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作用

1.提升国家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肯定科技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战略性作用。“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4]科技人才如已故的袁隆平院士,钟南山院士,无公害绿色植物生长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涛,“虚拟人”技术年轻的领军人物田捷,我国最早从事纳米研究的专家白春礼,这些人物都是科技人才的代表人物。科技人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国家提升地位和实力。国家地位的提升是实力的象征。掌握科技的成长密码,就相当于掌握了时代发展的主动权和必要条件[5]。地位和实力的提升就需要掌握核心科技,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时代落下。

2.纵深发展实力

国家的实力发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积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在风云变化的世界大舞台上,国家的发展需要通过把科技人才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从根本上掌握科技密码,就从人才入手。人才和能力是最容易开发的重点内容,纵深发展实力,挖掘人才潜力是对人才的认可。

3.推进科技前行

科技人才是推进科技前进的重要力量,科技型人才是知识社会的要求。21世纪我国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一点一滴的学习和成长都得到了重视,在这样一个时代全新的外贸格局正在打开,格局的打开让社会成为了一个互相连接的整体。这样的整体成为了知识经济利益交换的相关载体,科技成为发展的根本。这样的无论是经济利益之间的交换还是社会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国家的人都融入在了一个较大的网络之中,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样的时代给很多的行业都提出了相关的新要求,给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带来了更完整的思路。

二、新时代科技人才培养的短板

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自身的短板。对科技国家虽然能够做到重视,但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只有找到不足,并且清晰的认识到才能够让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更上一层楼。面对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的激烈局势和我国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现状,强调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的重要性,习近平提出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6]的培养目标来支撑我国科技强国的发展。

(一)科技人才培养缺乏深度

在现代,无论是中职高专还是高校内,都有对科技的课程,这些针对科技发展的课程,作为新兴行业,被很多即将要进入到大学的人重视。同时,它也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道路。然而,在大学所学到的课程只是针对表层现象的,如果想让科技人才的培养往纵深发展,就要从小做起,从全民开展教育运动。这样能够弥补科技人才培养缺乏深度的问题。

(二)科技人才培养缺乏资源

虽然有一些高校也想将眼光投入到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去,但是在高校中缺乏相关的教育器材和教育环境,也无法为学生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这就让高科技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标准很难达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推进,在政策与资金的保障下,人才的产出率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然而,现代的科技人才培养缺乏资源,同时存在资源不够平衡的状态,导致一些学者求学无路,从而也导致科技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科技人才培养不被重视

现在的社会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很难从小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重视起科技的学习和培养,只有一小部分人愿意将自己投身到科研工作之中,并且为之长久的坚持,所以在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仍然不受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视。这类情况的出现,就导致整体科技人才培养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较大,一些学者想要投身于研究之中,但是苦于没有经费和基础生活的支撑,也就作罢[7]。所以国家应该带头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这个空间内专心做研究,从根本上推进社会和国家的进步。

三、新时代科技人才培养的对策

想要培养一批真正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的高科技人才,就要制定相关的对策,从提高全民素质出发,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资源的高质量培养人才方案。科技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跟紧政策和潮流,通过对科技人才的培养政策完善,让一批新兴科技人才能够进入到各个机关,发挥自身的实力和能力,以一身技能带动中国的科技进步。

  1. 多方提高全民素质

从全民素质培养方面,在科技时代,需要通过对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的素质,全民素质提高就意味着整体人民的知识水平都得到了升级。在教育资源普及的今天,对科技人才除了要精培养,还要泛培养。培养广大人民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从根本上重视科技,在科技发展的进程中要从多方面提高全民素质,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科技,了解这个以科技为主的发展性时代。

  1. 加强人才资源投入

同时,国家要加强人才资源的投入力量,无论是高校的基础性建设,还是对专业性技术人员的培养都要投入大量的政策时间和精力,还有资金。在人才资源投入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机构。将主要力量放到专业人才培养上,如电子芯片的研发等,这类高科技人才虽然数量很多,但是能够达到高标准,高要求的却仍是很少的一部分。加强人才资源投入是加强人才资源培养的精度和高度,纵身培养人才,让人才力量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支撑力量,完成国家整体的前进方向的突破[8]。让人才力量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国家对社会发展条件的创造。

  1. 培养创新人才能力

国家要从根本条件出发,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将人才的培养落实在高校中,高效的课堂应该融入高精尖科技的学习,让学生从大学期间就意识到高科技学习和培养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创新人才能力,应该从小入手,从全民入手。在创新人才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融入国家政策的推进和完善,通过国家对创新人才能力的重视,找到发展的根本条件和发展的目标。

结语

时代的发展史一个不变的进程,国家的发展需要科技的支持。认识到科技人才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地位与作用,需要国家从政策上扶持科技人才,通过大量的资源支撑,让人才的培养能够放到正确的支撑位置上。从“天眼”到“嫦娥”,从火星到暗物质,星空浩瀚无垠;从“绿皮车”到“磁悬浮”,从创造到制造,探索之路广袤无边,中国的探索之旅从未停歇。无论是航天梦圆,还是智能进展,都成了中国梦实现的无线动能。面对未知的星辰大海和宇宙浩瀚,国家想要屹立不倒于世界科技强国之林,肯定会面临更难的挑战。然而,咬定青山不放松,相信在科技出征的路上,会有一大批科技人才的涌入,为国家建成科技强国添一份力

21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发展的社会,在这个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中,知识经济高度推进推动了以知识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一二产业获取经济利润和来源的主体位置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转变成了第三产业和知识位于主体地位。知识时代和科技时代给了人们发展的契机思考,在时代的进程中,科技人才的培养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601/c64094-28400179.html,2016-05-30/2020-03-12.

  2. 苗绿, 王辉耀, 郑金连,等. 科技人才政策助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以国际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突破为例[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 吕金虎, 刘天星, 陈竟志.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青年科技人才勇做创新先锋[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032(005):530-535.

  4.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3-10-21.

  5. 王小理, 周四根.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人才观念的重大转变[J]. 中国人才, 2018(4): 48-49.

  6.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6.

  7. 崔书锋, 杨思磊, 曹珅珅,等. 企业技术创新在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8. 张军, 李蓓蓓, 杨蕾,等. 十九大科技强国背景下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