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王海滨

上海市合流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120

摘要:目前,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地下连续墙以其自身良好的止水性,较大的刚度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支护方法。地下连续墙技术可以应用于复杂环境,不受基坑深度的影响,具有良好的支护效果。为了进一步优化该技术的应用,本文重点对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难点和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某工程靠近地铁,采用的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基坑长宽分别为360m和80m,周长约880m,开挖深度约为17.6m,最大的开挖深度达到了23.6m,其中连续墙的深度设置为32m。工程主要面临如下施工难点:

1.1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工程所在区域地质较为特殊,存在大约15m厚度的中砂、粗砂层,施工区域存在大量全风化岩、强风化岩等容易软化的岩体,场地中软硬夹层较多,存在较大厚度的砂土,有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当水力比降低时容易出现管涌或者流砂等不良施工问题,在具体开展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塌孔等不良现象。

1.2基坑周边环境复杂

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下连续墙和附近地铁地下连续墙之间仅仅有14.2m的距离,在开挖成槽过程中容易发生槽壁两侧卸荷作用造成原有地应力减少,进而导致水平位移和垂直沉降增加,需要在施工中密切监测周边环境的变形情况,尤其是地铁基坑一侧更是监测的重点。在基坑施工中,为了保证不会影响到地铁工程的安全,需要充分做好地铁侧面压力的控制,尽量避免影响地铁侧面连续墙。

1.3成槽深度大,成槽垂直度控制、钢筋网片下放困难

此工程有着较大深度的地下连续墙,墙底需要嵌岩穿过淤泥、回填土、粉质黏土、砂层、岩层等复杂的地层结构,深度达到27.3~32.3m,在成槽过程中很可能垂直度控制出现偏差。工程需要应用大约30t左右的钢筋网片,这就增加了起吊和下方钢筋笼的难度。

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2.1导墙施工

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各项指标的基准是导墙,导墙能够实现槽口土体的支撑和地面荷载承载以及泥浆液面稳定的效果。在良好地质情况下可以直接进行导墙施工,但是本工程所在区域土质松散,所以需要采用注浆加固和防渗处理才能保证导墙的应用效果。为此,在施工中需要重点做好如下方面的控制,确保导墙施工的质量。

2.2泥浆制备

在地下连续墙成槽过程中为了稳定开挖沟槽壁,要用优质泥浆不间断地注入槽中。将水和膨润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成泥浆,保证泥浆的质量,确保其能够和地下连续墙挖槽施工中泥浆的质量要求相吻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增黏剂(CMC)、分散剂(FCL)、烧碱(Na2CO3)等外加剂的添加,在检验泥浆合格后可以使用。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好槽内泥浆液面,应当保持比地下水位高出大概1.0m,并且比导墙顶面高出至少0.5m。在开展砂层施工中需要将泥浆的黏度提高,将泥浆储备量适当增加,充分准备好堵漏材料。

2.3钢筋笼施工控制技术

钢筋笼是地下连续墙整个施工工程中非常关键的部分,钢筋笼施工中首先需要加工好钢筋笼。在加工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划分地下连续墙的墙体配筋图和对应的单元槽段,进而保证制作和加工钢筋笼工作顺利开展。在施工中尽量按照单元槽段的规格将其做成整体结构,如果是地下连续墙深度较大或者施工中受到吊装空间、设备功能等影响不能使用整体钢筋笼,那么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按照分段的方式制作钢筋笼并且注意由专业人员焊接好各个阶段钢筋笼。如果没有明显的要求规定纵向受力钢筋的搭接长度,那么可以按照60倍钢筋直径进行钢筋搭接长度的设置。在制作钢筋笼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提前将浇筑混凝土所用的导管位置确定,合理布置钢筋笼位置,保证上下贯通,采用加固措施处理周围的连接筋和箍筋。

2.4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比设计的标高多浇筑30~50cm的高度,在挖槽过程中,用泥浆作为地下连续墙护壁材料。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做好槽底泥浆和沉淀物的测定,确定其质量是否达标。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要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设置地下连续墙施工所用混凝土材料,按照既定的流程合理设计所用,本工程采用的是C35防水混凝土,其有着良好的抗渗性和抗腐蚀性,抗渗等级能够达到P8。在浇筑混凝土期间,技术人员需要注意控制好浇筑过程,坚持连续性原则,保证均匀地浇筑。在导管下料后,施工人员要注意控制好混凝土的上升速度,通常按照2m/h的速度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按照2~4m的范围控制导管的埋设深度,如果出现意外需要将浇筑时间中断,那么要注意避免超过30min。统一浇筑混凝土,施工人员注意观察混凝土面上升情况,对管道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尽量保证其能够处于匀速上升状态。按照500mm以内的高度差控制两组导管,避免出现夹层。在施工中尽量避免采用横向运行的方式控制导管,避免混凝土中混入泥浆、沉渣等物质对混凝土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2.5钢支撑技术

在开展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中可以结合应用钢支撑技术。钢支撑主要应用于第2~4道水平支撑中,钢管壁的厚度为16mm,使用法兰螺栓连接各个管节。在具体施工中,配备的短钢管长度不同,从而保证施工中能够随时改变基层断面。起吊方式选用双点起吊方式,施工人员将其固定在连续墙预埋件顶端,在支撑件上搭接好活络端。在安装支撑结构过程中,需要对其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围护墙平行于断面,并且工作人员要仔细检查每一段的连接情况。

2.6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

在开挖深基坑土方过程中,可以利用失控效应最大程度地减小基坑变形量。在开挖阶段,施工人员可以选用垂直分层开挖方式,将其划分为四层进行阶梯形退挖。开挖的同时做好基坑支护,保证一次性完成开挖支撑工作,保证支撑安装能够达到规定标准要求。施工人员要合理设置安装和挖土的时间,避免发生工期延误的现象。横向施工期间可以按照分块开挖的方式,将底端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进行开挖作业。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按照从中间到两边对称的方式开挖,最后将紧邻地下连续墙的部分开挖,尽量缩短连续墙暴露的时间,降低支护结构变形的概率。由于深基坑内部有着较为密集的支撑解耦股,在施工中缺乏足够的施工空间,所以开挖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施工意识,避免违规操作影响到周围维护结构的稳定性。在开挖到最后一层土时,要注意预留300mm的位置便于人工将底部清理干净,同时避免机械设备扰动基层土。

结语

地下连续墙作为一种施工阶段的养护结构,可以称为土木基础的一部分。地下连续墙结构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具有良好的止水性、刚度,是目前深基坑施工中常用的支护方法。但是,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容易满足多种复杂环境的要求,技术要求也较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关键工序的控制,做好施工期间的支护工作,对地下室主体结构进行综合考虑,对桩基进行合理安排,防止质量和安全问题的发生,以确保施工顺利、安全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郑银忠.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4):40-41.

[2]杨守斌.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3):240-242.

[3]万永虎.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20):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