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取样单元性能评价方法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液化天然气取样单元性能评价方法及应用

崔巍

长兴华润燃气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100

摘要:液化天然气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能源,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液化天然气计量结算及应用中,应重视天然气的取样及单元性能评价。本文在阐述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就其单元性能评价方法的应用要点展开分析,期望能准确判断液化天然气的性能,为天然气的贸易结算和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预处理;取样方法;性能评价

前言

天然气是极为重要的化石燃料,其在现代工业生产及社会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19年,我国成为世界天然气进口第一大国,在天然气进口贸易中,能量计量结算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该方式能减少不同起源地液化天然气物性差异对计量计价的影响。在实际计量中,应重视液化天然气的取样和单元性能评价。

一、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方法

(一)取样预处理方法

取样预处理是液化天然气计量计价工作开展的基础,在液化天然气取样中,若温度、压力等要素发生变化,则液化天然气会沸腾气化,这会造成天然气总能量的变化。故而应重视取样预处理方式的合理选择。在ISO8943-2007规范中,针对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提出两种取样方式,一是连续取样,二是间歇取样。就连续取样而言,其多在全速卸料的稳定过程中实施取样,并且在取样过程中,要求按照一定比例,连续性地将天然气收集到储气罐,随后通过分装将天然气样品保存在钢瓶,为不同组分天然气的性能分析奠定良好条件。而就间歇取样是将天然气直接收集到样品钢瓶,在间歇取样过程中,要求重视取样时间间隔控制,同时需进行取样量的精准管理。从液化天然气预处理过程来看,两种取样方式不仅在取样流程、控制方式上有所差异,而且在硬件设备配套存在较大差异。值得注意的是,两者在液化天然气性能评价方式选择中具有一致性[1]

(二)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影响因素

液化天然气连续取样及单元性能评价分析中,以进入分析仪器为界限,将之前的操作内容均划归到取样预处理阶段。结合工程实践可知,影响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的因素包括:其一,温度会造成液化天然气气化,引起取样量的变化,对此在气化器之前的取样管线设计中,应重视一体化绝热设计,要求通过持续保冷措施,抑制液化天然气气化。其二,在液化天然气中,除轻烃、重烃外,惰性气体的泡点温度具较大差异,这使得在进入气化器后,液化天然气会发生局部先气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应重视气化器结构、功率的系统控制,要求在这些指标的控制下,能确保正确的热传递和变迁,消除死区内重烃组分残留,保证液化天然气全组分瞬时气化。

二、基于取样预处理的单元性能评价方法应用

(一)实时数据评价

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中,重视实时数据评价方法应用,能实现取样过程中参数偏差的实时采集,继而为预处理单元本体性能评价奠定良好基础。就实施采集数据参数而言,其不仅包含气化器的入口温度和出口温度,而且涉及气化器加热温度以及出口处的流量。就气化器入口温度而言,其需要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冷度计算精准计算,该环节中,应重视最低温度阈值的设计,确保液化天然气的冷量不会发生变化。气化器出口处的温度相对较高,且高于液化天然气泡点温度10℃[2]。在取样预处理及单元性能评价中,针对气化功率检查,应重视气化器加热温度控制,通常加热温度需结合热交换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气化器出口处流量控制中,除考虑取样点压力、气化后压力外,还需要重视取样管线尺寸的系统控制,确保这些参数满足设计要求。然后结合实施数据的监测结构,验算气化前后流量变化情况,判断气化天然气是否全部气化。

(二)实验室离线色谱评价

作为液化天然气单元性能评价的重要方式,实验室离线色谱法在接收站贸易结算中应用广泛,采用该方法,能实现取样系统性能的有效评价。在实验室离线色谱评价中,一方面,应重视标准气标定色谱分析仪的合理使用,要求该分析仪具备有效标定证书,其在设备使用前,其2次标定和验证的重复性均满足GPA2261要求。另一方面,按照不少于2次的要求对取样钢瓶收集的样品进行分析,在满足重复性检测要求的基础上,需重视样品单位体积发热量与货源地实施情况的对比。分析两者发热量的偏差。此外, 针对样品单位体积发热量频繁持续超出偏差的情况,应在考虑计算参数的同时,对取样预处理单元的性能进行再次评估。

(三)在线色谱评价

在线色谱分析是实时监测卸载液化天然气品质的一种方式。该方法下,需重视取样周期内大量组分数据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然后需利用这些数据分析取样预处理单元的修正误差。其一,使用在线色谱分析仪之前,要求采用标准气对设备进行标定和验证;其二,进行取样周期内的实时分析;其三,在完成取样分析后,需在排除异常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样品组分不确定度的准确计算,基于该不确定度结构,可实现取样预处理单元的系统误差的有效评价。

(四)主要评价参数

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中,不论是在线色谱评价,还是离线色谱评价,其在具体评价中,均需要考虑标准偏差、重复性和不确定度三个参数[3]

就标准偏差而言,其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了数值相对于平均值的离散程度。在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性能评价中,计算该指标,能实现预处理单元温度、流量等指标稳定性的控制。针对离线取样分析方法下的取样预处理性能评价,在重复性参数控制中,要求参数重复度满足GPA2261规定;而在在线色谱分析中,考虑到测试样品数量众多,在重复度分析中,应对样品数量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度进行有效分析,并且需考虑其与归一化组分物质量分数的标准偏差。受测量误差影响,液化天然气在取样预处理性能评价中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该误差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性能评价中,针对不确定的控制分析,应考虑取样周期、样品气实时组分数据差异等因素,尽可能地减少取样分析及评价的不确定度,提升单元性能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基于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的结果分析处理

完成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后,还需要重视其评价结构的有效处理。通常在离线测量模式下,针对其评价结果,可使用艾默生、安捷伦等主流色谱分析仪进行组分分析,实现数据的标定处理。另外、ABB组分分析法也是较为常用的离线测量结果分析方式。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在线评价时,针对具体的评价结构,可在考虑取样周期内组分平均值、标准偏差的基础上,对评价结构的重复性和不确定度进行计算,实现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结果数据的深层次处理,为液化天然气的计量计价提供有效依据。

结术语

规范开展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能为天然气的计量计价和贸易实现创造有利条件。新时期,人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液化天然气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评价的必要性,结合项目实际,合理选择评价方法,这样才能做到对天然气取样预处理单元性能的准确把控,确保液化天然气计量计价和贸易结算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冰,田靖,邢楠.液化天然气取样单元性能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2021,46(1):34-37,89.

[2]刘再斌,石坤,管坚,等.液化天然气汽车加注装置检验与评价[J].低温与特气,2021,39(2):37-41.

[3]陈兴,叶超,奉宁琛.LNG加注船C型舱优化方案设计[J].中国舰船研究,2020,15(2):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