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量统计数据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煤炭产量统计数据分析

刘英华

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 陕西 榆林 719000

摘要:文章立足于企业煤炭产量,针对相关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首先探讨了煤炭的统计指标,包括生产量及消费量,接着将煤炭企业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国家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得知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一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统计渠道、统计范围、统计方法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炭企业;统计数据;煤炭产量;煤炭工业协会


引言:从我国煤炭发展来看,我国不但是煤炭生产大国,而且还属于煤炭消费大国,不管是电力工业的能源供应,还是家庭消费能源等,大多数能源都是煤炭提供的。由此可知,煤炭能源对于我国能源生产及消费的重要性。近些年,想要全面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健康运行,需进一步提高煤炭产量。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煤炭产量逐渐突破历史新高,实现快速增长。因为煤炭生产及消费指标,决定着工业及经济的发展趋势,因而社会各界逐渐对煤炭的统计数据重视起来。

1.煤炭统计数据回顾

就煤炭企业来说,它经历了多次的变迁。想要促进煤炭安全生产,煤炭企业内部也设置了相关监督部门,针对生产工作开展监督工作。在这之后,企业还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要求,对能源生产规划及媒体开采等行为制定规划,并督促内部相关部门进行执行,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及运用等,这一过程,需接受发展及改革委员会的监督及管理[1]

现阶段,针对数据统计部门来说,它属于煤炭企业的主要部门,可以通过构建统计报表机制,来完成煤炭指标统计工作,该项制度的制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同时根据有关文件中的标准要求,对煤炭企业而言,应定期上报煤炭行业有关的信息,进而促进自身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为其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表1为2015年到2020年煤炭产量和消费数据表。

1 煤炭主要统计指标

指标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生产量

1130万吨

1231万吨

1207万吨

1198万吨

1302万吨

1152万吨

消费量

1028

1198

1202

1165

1287

1105

在2015年之前,煤炭市场的需求量是非常多的,高达数十亿吨,但是因为煤炭企业并未对煤炭生产进行科学管控,供大于求趋势较为显著,尤其是对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具备安全生产意识的煤窑来说,这导致了极大的资源浪费现象。在2015年之后,政府对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煤炭出口,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煤炭企业供大于求的市场压力。从表中可以看出,煤炭产量逐年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在侧面反映出我国煤炭企业开始走出困境,实现扭亏为盈。在2018年之后,我国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工业生产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使得煤炭需求量逐渐增多,煤炭生产也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煤炭产量。2019年煤炭年产量增长幅度达到5.3%,之后又开始出现供应紧张的趋势。我国政府对此也进行了宏观调控,根据煤炭出口的实际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结合供求变化逐渐让为煤炭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助力,进而平衡煤炭的进出口量,减少企业的煤炭库存量。

2.煤炭统计数据差异成因解析

2国家统计局及煤炭企业的产量对比表


项目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国家统计局

367374万吨

335278万吨

333425万吨

334348万吨

373442万吨

312632万吨

煤炭企业

375462万吨

343525万吨

334508万吨

327569万吨

374851万吨

312533万吨

根据(表2)近五年的煤炭产量数据显示,我国煤炭年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煤炭企业以及国家统计局,这二者统计的煤炭产量有着很大的区别。除了2017及2020年的数据差不多之外,别的年份的数据都相差上千万吨,如2015年煤炭产量相差8088万吨,2016年煤炭产量相差8247万吨。如果统计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异,将对企业领导的决策带来很大的干扰和麻烦,无法对企业或国家的政策或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煤炭产量数据的差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渠道及统计范围上存在着差异,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1)这二者的统计渠道是根本不一样的。就国家统计局来说,它主要是通过构建统计报表机制,借助各省、自治区等垂直系统开展的数据报送工作,进而完成煤炭指标的统计分析。对于煤炭企业本身而言,它主要是借助自身各个部门开展的指标统计工作[2]。如果统计渠道不相同,那么不管是统计范围还是统计主体,它们都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就能立足于统计渠道来分析国家统计局发送的数据,同煤炭企业本身发送的数据存在差异的原因。

(2)统计范围存在区别,也会导致数据产生很大的出入。通常情况下,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属于煤炭生产的中坚力量,它的产量达到整个煤炭产量的一半以上,且国有煤矿企业通常都是跨地区开展作业,例如,注册地为山西的某一煤矿企业,但却在内蒙古开展生产活动,如果把该煤矿企业的生产都纳入本省统计范围,且上报至统计机关,进而来开展数据统计,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致使系列问题,例如统计重复、结果过大等,与煤炭企业本身的情况不符。即便能够依托统计机制的构建,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具体进行操作时,还是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导致统计局数据统计同煤炭企业本身的数据产生出入的关键原因。

(3)统计方法的差异也会导致数据产生出入。比如,煤炭企业在对煤炭指标开展统计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做的工作较为复杂,且就现阶段规模以下的煤炭指标统计工作来看,一般都是利用估算方法实现的,实际统计的过程中,难以将数据细化的准确的额水平,其估算依据通常都会定期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煤炭企业对自身的生产开展了全方位的调查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估算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其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但是不管估算得多么准确,由于估算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就会导致国家统计局同其他煤炭数据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这是必然趋势。

结论:综上所述,煤炭产量及消费统计数据,针对煤炭企业的分析及决策,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及现状开展分析,促进政府部门作出正确的能源生产规划,制定科学的政策,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对此,煤炭企业应当针对煤炭的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视,对其工作要求也逐渐增高,有利于全面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但是因为煤炭的统计范围是比较大的,又由于体制机制的限制,导致煤炭专业统计还应进一步完善。煤炭企业应当强化有关的分工协作,注重相应机制的建设及统计团队的构建,并遵循煤炭统计报表机制的相关标准来上报统计资料。只有持续强化行业及企业的统计机制,变革有关的方法,才能推动统计工作有序进行,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亚飞,白向飞,涂华.对我国煤炭产量统计计量方法的探讨[J].煤质技术,2020(S1):1-9.

[2]姜澍.煤炭产量统计数据解析[J].数据,2018(04):32-33.

作者简介:姓名:刘英华(1990.1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陕西省渭南,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统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