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美好幸福家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8
/ 2

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构建美好幸福家园

唐翠红

贺州市平桂生态环境局

摘要:现今社会,人类文明愈加发达,人们对于美好家园的向往更进一步,但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这一美好追求。为了缓解这一难题,必须要开展合理的、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人类社会的幸福家园建设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分析了生态环境面临的污染问题,同时又提出了几点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的措施,期望能够为美好幸福家园的构建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生态环境;幸福家园;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它的基本内涵指的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的水、土等资源的总称,它包含这些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对其加以保护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生态环境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具有较为复杂的特性,倘若想要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就需要全面深入掌握其本质。现阶段,人了文明高度发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内涵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更加广泛的延伸,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又包含了经济以及科技等因素,形成了现代化、多元化的保护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更加困难,但也相对更加全面。

从环境保护工作意义的角度来说,以往人类社会会将发展的目光更多注重在经济层面,从而忽略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恶劣的破坏,在此背景下,人类社会为了能够满足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要求,就必须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是对人类的生存有着保障的作用,也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宜的、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从而为构建幸福家园提供便利的、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生态保护工作的实施,可以缓解水土流失等资源性问题,从而减少沙尘暴等影响环境等灾害的发生几率,进而保障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除此之外,生态保护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为生产力的提升做出贡献,环保与生产相互融合,不仅仅能够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由此可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尤其是在人类美好幸福家园建设方面,更是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阶段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被社会所重视,但其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全面的探究,才能够保障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性。

2生态环境保护中存有的环境污染问题

2.1大气污染

当今社会,在能源消耗方面主要是以煤、石油以及天然气等为主,这其中产生的污染物极大影响了空气质量,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机动车辆也越来越多,其产生的尾气也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随着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一定影响,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出现概率也呈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2水污染

伴随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化工以及钢铁等产业也在逐渐增加,这些工厂大多都分布在城市以及其周边地区,致使城市周围的水体遭受了许多的污染,有机污染是更加严重的存在;制药企业周边,水资源中往往COD的含量非常高;而对于冶炼相关工业来说,其周边的水资源通常会遭受到铅或是汞等重金属的污染;另外,生活中的各种污水的排放,使得城市中相应的湖泊呈现了富营养化的状态。所以,这些污染问题的大量存在,给城市的水质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对其利用率越来越低,丧失了其原本的利用价值,最终导致了水资源极度匮乏的情况。

3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的措施

3.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般来说,影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效果的因素非常之多,人员因素、环境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等,都会或多或少的对生态环境保护带去影响,若是想要有效开展此工作,构建出美好的幸福家园,首先需要从法律法规出发,因为这是强化其工作效果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近些年,我国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对于强化生态保护工作效果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落实过程以及适用性等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从而使得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拥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需要强化落实力度,通过宣传等方式让更多的人认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效果,进而为建设美好幸福家园夯实基础。

3.2创新结构,转变思维

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在于让人类社会更好地发展,只有强化此工作的力度,才能够确保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仅仅是单方面治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思维,对工作体系结构进行创新,如此才可以让生态保护工作更加顺畅开展下去,从而收获更好地工作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科技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有效的研发项目不会遭受资金方面问题的困扰,这样才能够促使环保工作的开展更加现代化,从而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相关研究人员也需要从民生等问题出发,让科技与社会充分融合,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从而为构建美好幸福家园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工作体系结构的创新需要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只有万众一心,同心协力才能够使得生态保护工作的结构由于工作开展更为顺畅,通过高新技术的辅助,形成现代化的特色模式,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将此状态保持下去,持续的、坚持的研发与创新,让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更进一步。

3.3改善制度推动生态环境发展

为了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可以对政策方面进行适当的改善,必须要严格遵守发展原则,即保护工作由相应的开发者负责,恢复工作也同理,由相应的破坏者负责。利用这种有偿使用资源以及治理恢复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促进环境保护以及建设工作的共同有序发展。另外,还需要遵守区域优势特点以及生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规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更加科学的运行制度。创新相应的投资模式,以多元化、多样化以及多渠道等为主要方式,有效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所占据的最大比例。制定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对领导干部等各项工作的考核为前提,实施其自然资源等资产的离任审计工作,达成最终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机制。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在其科学的制度之下,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加健康、更加有序的发展。

3.4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必须全面完善其工作机制,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与责任感,使人们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保持建设美好家园的决心。需要对此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对人民群众的教育方面进行明确的划分,特别对象特别对待,根据划分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教育方式以及学习内容。对干部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活动,使他们可以详细的了解资源保护以及人类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在各个学校也要设置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教师团队可以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此外,社会中的各行各业也应该进行科学的培训活动,使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意识全面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现今社会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科学的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现象,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通过全面实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以及完善环境保护机制等措施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使人们的生活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莫文希.当代中国生态价值观建设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19.

[2]杨立业.美好生活视域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