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

阮书婷

杭州博度计量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22

摘要:环境监测实验室里的污染物及废水,如果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出,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环境监测实验室一定要注重固态污染物及废水的处理方式。从根源处理这些污染物借助科学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减少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出现及外排。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水处理;污染防治

1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来源、分类和危害

1.1废水来源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主要产生于样品分析、仪器清洗等过程。样品分析环节,针对不同监测项目,人们需要采集样品进行分析。为了得出样品的精确浓度,人们需要进行多次分析,期间就会产生废水。另外,仪器清洗环节也会产生部分废水。按照污染程度,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分为低浓度废水和高浓度废水。其中,实验室器皿清洗废水、实验室卫生清洁废水和冷却废水等都属于低浓度废水,高浓度废水主要是实验室液体废弃物,包括样品分析试剂的剩余液、剧毒物品试验后的清洗水等。样品分析需要根据要求调配分析试剂,这些试剂部分有存放时间要求,如果过期,就要及时处理,否则它可能成为新的污染源。

1.2废水分类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可以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和微生物废水。其中,有机溶剂废水、清洗剂废水、石油类废水属于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属于无机废水,病原体废水属于生物类废水。按照来源划分,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主要包括残留液、过期溶液与剩余样品溶液。

1.3废水危害

由于实验室污水物质繁杂,尤其是包含锰、铅、锑、汞、镉、铜、六价铬等重金属及众多的细菌污染物,还可能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及化学药品等。以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为例,在研究样本的时候,使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会产生含有六价铬的废水;研究水质挥发酚的测定(三氯甲烷萃取法)时,使用三氯甲烷加以有效萃取,从而会产生含有三氯甲烷的废水,另外,其他项目的分析中,也会产生含有污染物的废水。实验室废水里包含很多有害成分,如不科学地处理,直接排至地表,这些污染物会经过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而生活污水处理厂不对包含镉、铅及汞等一系列重金属的实验废水进行处理,最终只可能排入地表。如实验室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毒微生物等未获得及时的处理,会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长久的危害。

2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的特点、方法

2.1特点

(1)处理难度大:环境监测实验室研究内容多、废水源头多,物质繁杂,让实验室废水后一阶段处理难度大;(2)处理数量较少:在样本研究操控阶段会出现很少的实验废水,以及少量的超过期限的样本与各类试剂,大部分废液具有强毒性、挥发性及氧化性,因此废水的处理量较少,极易被忽略;(3)危害大: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虽说数量少,然而危害性却很大,如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在研究包含高浓度氯离子样本时,按照标准需要添加硫酸汞,从而掩蔽掉氯离子的干扰。实验废水中会出现包含硫酸汞的残留液体,从而导致重金属污染。

2.2方法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有很多种处理方法,不同的废水成分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同。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可以中和后进行处理。絮凝沉淀可以处理含较多重金属离子的无机溶液,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法适应于处理含有六价铬的废水,硫化物沉淀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汞、铅等重金属的废水,焚烧法适应于处理有机溶剂浓度较高的废水。

3合理的实验室污水污染预防措施

3.1建立实验室处理废水设备

依照当下的废水处理状况以及环境监测实验室当前的设施条件,一定要构建整体的监管系统,提升当前的硬件,加大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投资,保证实验室测验工作的有效推进。此外,针对部分价格较高及难度较大的废水处理,实验室可以从外购入专业的废水处理服务。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工作者要提升职责思想,切实注重实验室废液处理情况,不断总结与优化处理方法,注重科学研究,基于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废水处理科技,应用新的处理理念及新的处理科技。

3.2强化排放源头控制

为了有效控制废水产生量,环境监测实验室要从排放源头加以控制。因此,实验室技术人员要持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了解各种试剂的化学性质,尽量用浓度低、毒性低的试剂代替浓度高、毒性高的试剂。实验室技术人员要培养绿色环保意识,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规范进行试验,为打造绿色实验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及时更新试剂信息,让技术人员有更多可选择的余地,避免选择毒性大、浓度高的试剂,使内部形成良性循环。此外,要强化试剂管理,列出近期需要的试剂清单,尽量选择危害性低和不易挥发的试剂,然后进行资源共享,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和污染。

3.3做好废水防治管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要规范废水管理流程,根据监测业务合理制定防污措施和废水处理作业指导书,要求全员知悉并认真执行。作业指导书需要明确废水的来源、分类和存储方式、地点等,为了保证落实到位,要将责任明确到人,谁的责任谁承担,采用问责形式约束全员,推行属地管理,要求每个人管控好自己的操作区域,做到科学规范防治。

3.4实验室自根源控制污染的合理举措

3.4.1实验措施的挑选

环境监测实验室里,每一个项目均有多种分析法,在挑选实验方法时尽可能思考试验产生三废的环境兼容性,根据实验室本身的仪器设备,尽量选择污染小的监测方法,减少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应用的类型和计量。如针对汞的测定,可选择原子荧光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氨氮项目的方法主要包括: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酚盐分光光度法、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水杨酸分光光度法及蒸馏-中和滴定法,但鉴于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的操作简便、高效、环保,该方法在监测水样中氨氮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和广泛。

3.4.2倡导微型实验措施(即减量法)

当下我国推行的研究措施,不管是国标法抑或行业规范措施,均属于常量研究。实验研究之后均会剩下众多的规范溶液、样本液、试剂、众多的样本废液及校准系列废液。为此可以推广使用微量法或者半微量法开展实验研究。此外,针对保存时间短,应用频率低的有毒标准溶液(如农药、铍、砷、汞、有机物、重金属等溶液),要依照研究目标,在确保研究质量基础上,尽可能现配、少配有毒成分内容的标准溶液以及试剂,进一步合理掌控有毒有害试剂的应用及废液的处理量。

3.4.3严格执行污染物分类收集机制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恪守实验室废弃物管理规定,根据相关规定将废弃物处置编入实验室管理体系,并形成具体的规范要求,从而做到对实验室的废弃物进行严格管理。实验室可依照废液的化学特征,根据有机废液或无机废液进行分辨后,再具体区分类型。对废液区分类型后,按废液性质将废液存储在相应的容器内,定期收集处理。储存废液的容器要求不易损坏、老化及变形,且可预防扩散、渗漏。废液收集容器要贴上标签,标注废液种类、名称、性质等。

4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实验室开展化学研究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其中产生的污水由于其特殊性,会含有碱性、酸性甚至重金属离子,需加强处理。首先从源头控制污水的产生,然后根据污水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最后再排放,从而避免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樊爽.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的处理及污染防治[J].中国高新区,2019(9):167.

[2]沈晓莹.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水处理与污染防治[J].河南科技,2018(15):153-154.

[3]纪舜君,吕晶,郑柳青.环境监测废水处理技术分析[J].化工管理,2019(18):171.

[4]杨璐,朱雨欣.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污染控制探讨[J].中国化工贸易,2019,9(26):153.

[5]梁颖红.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防治[J].广州化工,2010(7):174-175.

[6]杨志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的监测水平[J].工程技术,2017(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