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果树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4
/ 2

试论果树种植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杨文盖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果树种植中最为重要任务是防治病虫害,一旦未能落实这项工作,将会影响果树生长,使产量严重下滑,同时会出现大量烂果和劣质果子,导致种植效益差。文章围绕种植过程中病虫防治讨论,介绍现存防治问题,探究优化防治策略。

关键词: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现状;优化策略

引言:果树种植困扰来自病虫害,防控和治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产量,也会使劣质果子增多,最终难以获得预期效益。长期以来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手段单一、污染严重、预防不到位等,防治整体成效不够好。果树种植事关农民致富与农业经济发展,因此要针对病虫害防治进行探究,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防治手段结合,以及建立科学防控预警系统等,促进防治综合效果提高。

  1. 病虫害防治存在问题

  1. 防治手段单一

果树种植风险来自病虫害,对产量与果品有直接影响,将使农民遭受严重经济损失。从病虫害防治现状看具有手段单一问题,以化学防治技术为主,虽然可起到立竿见影效果,但也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情况不理想。

  1. 污染严重

果树种植针对病虫害,大量使用农药,并且基本上都是化学属性。农药在喷洒的过程中,有部分进入到土壤之中,不但会使土质受到污染,还会在冲刷下渗到地下,污染水源。农药也会污染大气,使整体种植环境遭受破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果子中农药残留物多,有害成分威胁人体健康,果品安全无法保障。

  1. 预防不到位

病虫害出现具有一定规律性,果树种植中没有充分掌握,存在盲目和经验式防治问题,最终成效低下。果树种植预防意识不够强,同时具有缺乏针对性现象,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病虫害隐患,长期受其困扰,影响种植效益和质量。

  1. 病虫害防治优化策略

  1. 农业防治技术应用

农业防治技术操作简单,属于无污染技术,既能促进果园管理质量提升,还能起到防治病虫害效果。做好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以外,还要挑选抗病能力强的品种。栽种要合理控制密度,稀疏会影响产量和浪费土地资源,过于稠密又会给病虫害提供空间。因此要确定好株距和行距,依据树木品种,使其具有足够生长空间,保证果园透光性和通风效果好,打破病虫害滋生环境链条,从源头上进行控制[1]

做好果园管护,及时处理枯枝和腐烂树枝。修剪存在病虫害枝条以后,应将其运到果园之外进行处理,防止病菌进入到土壤之中。每年在特定时间修剪,主要集中在冬季和春季,不仅要剪掉无用枝干,还要通过修剪增强通风与透光性。提高水肥管理能力,依照果树每个阶段生长实际需求进行,以此强化树木自身抗病能力。避免单一使用一种肥料,做好酸性氨基酸调整,有助于预防蚜虫和螨虫。定期除草,利用机械设备,做到不使用除草剂。

  1. 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有污染性,但病虫害防治无法完全不使用这种技术,当前所要做的是规范化学防治技术应用。化学防治强化宣传教育,必须要使农民意识到存在危害性,在防治中选择高效低毒性和残留少的药物[2]。强化对农药市场管控,查处高毒农药和高残留农药。病虫害在可使用生物和物理手段解决情况下,不选用或者是少选用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要增强科学性,果树病虫害有很多种,不同病害有自身特点和出现规律性。防治要提前进行,最好能够听取专家建议,合理选择药物,并依据规定的浓度配制。喷洒要选择合适时间点,避免在温度过高的时候进行。化学防治要连续用药,但要根据所防治病虫害种类,合理确定喷药周期。病虫害防治中可选择农药比较多,应当交替使用,防止出现抗药性[3]

  1. 生物防治技术

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应改变思路,增强生物防治意识,合理应用这种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优势突出,主要体现在不会对环境和果子形成污染,具有安全可靠和绿色的特点。生物防治可建立有利于病虫害天敌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采取在果园周边栽种契合天敌昆虫生长条件的作物,比如油菜,有助于捕食螨生长。

生物防治要科学应用生态学理念,做好果园生态系统平衡,为病虫害天敌和有益的生物构建生长环境。这样就能促使有益生物对抗病虫害,发挥生态调控和控制病虫害出现作用,达到比较好的抑制效果,最为关键的是无污染和副作用。红蜘蛛是常见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中可利用百花草。应注意的是生物防治技术运用,需要建立在对所栽种果树足够了解,明确其常见病虫害和抗性等,在此基础上才能获得更好防治效果。

  1. 物理防治技术

果园病虫害防治中要加强物理技术应用,根据所掌握病虫害出现规律性,提前在果园内设置防虫网,或者是布置粘虫板。病虫害防治要利用害虫特性,针对趋光性特点,挑选杀虫灯,使其吸引害虫和捕杀[4]

生物防治中针对病虫害,可用生石灰熬制石硫合剂,也可直接在市面上购买波尔多液。提前喷洒一般会获得良好的效果,既有驱虫和杀菌作用,又能起到良好预防效果。

  1. 坚持综合和绿色防治

果树病虫害极为复杂,出现时间节点不同,有时会同时出现几种病虫害。单一采用化学手段,亦或者是生物和物理手段,无法达到理想预防与治理效果。故而当前果树病虫害防治应综合防治,且要做好绿色防治。增强预防意识,病虫害未出现之前,依据各类病虫害特点和掌握滋生规律性,提前进行预防,同时使用两种防治技术,或者是两种以上技术结合,防治效果会更加突出。

病虫害综合防治要增强科学性,避免盲目混合使用,而是要从病虫害抗性、特点等出发,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病虫害爆发之后依据实际情况,使用农药防治外,合理采取物理、生物技术等,及时控制病虫害和治理,提高防治效率和质量。病虫害防治在坚持综合防治外,应当朝着绿色发展,利用生态化农药和矿物农药,强化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研究,并要做好宣传,使绿色防治技术真正用到果树防治中。

  1. 完善防治预警系统

果树病虫害防治成效提升,应建立健全防治预警系统。农业部门要发挥作用,做好调查工作,明确本地所栽种的果树种类,搜集病虫害资料和信息,全面系统研究,明确自然环境与病虫害关系,以及诱发病虫害各种原因等。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和归类病虫害特征、形成原因、规律性等[5]。根据病虫害属性,研究综合防治技术,将其归入到农业部门病虫害防治平台上,农民自行学习,帮助其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病虫害出现具有规律性,针对气候条件会引发病虫害情况,提前进行预警,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扩散,指导农民提前预防。根据病虫害出现规律性,提前做好防治提醒,并要进行方法指导,可提高防治综合成效。果树病虫害防治会同时面对几种病虫害,最好能够统一防治,减少药物使用。

  1. 结束语

总之,果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是大事,当前还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过度依赖农药,造成严重污染问题,同时也使水果有一定食用风险。针对病虫害防治现状,应加强对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综合应用,还应落实绿色防治和建立病虫害防治预警系统。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治下,果树病虫害会减少,果园产量有保障,商品果和优质果会变多,种植经济效益会增长,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申虎. 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策略[J]. 山西农经, 2017(13):43-43.

[2] 陆继玫. 果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策略概述[J]. 农村科学实验, 2020, No.622(02):82-83.

[3] 杨玉霞. 果树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 农家科技, 2020, 000(002):54.

[4] 玄利艳. 果树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防治策略[J]. 农技服务, 2016(14).

[5] 梁艳霞, 马碧虎.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农技服务, 2016, 33(005):150-150.

作者简介:杨文盖(1971—),男,汉,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人,本科,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