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灰阶超声与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灰阶超声与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体会

李凤萍

灵川县人民医院 541299


【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之中灰阶超声、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所选患者均经过灰阶超声、彩色超声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2种超声检查方式在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方面的诊断准确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彩色超声的总准确性高于灰阶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之中,彩色超声诊断的总准确性高于灰阶超声,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灰阶超声;彩色超声


甲状腺结节有良性、恶性之分,主要以良性结节为主,大约5%的结节为恶性[1]。临床针对甲状腺病变的治疗方案主要取决于发现时期与良恶性[2],因此早期发现与鉴别良恶性对疾病治疗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随着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在甲状腺变化的早期诊断中应用越发广泛,准确性比较高。本研究将回顾性选取60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研究灰阶超声、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现汇报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 基线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患者之中选取60例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所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进行确诊。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24例、26例;年龄在32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36±5.48)岁;病程在20d至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7±0.53)年;病灶直径在3mm至42mm之间,平均病灶直径为(16.35±5.69)mm;其中42例为良性病变,18例为恶性病变;15例单发病灶,45例多发病灶。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进行。

1.2 方法

检查方法:应用超声仪器对患者的甲状腺进行检查,指导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将探头频率设置为10MHz,仔细观察甲状腺的超声情况,先后应用灰阶超声、彩色超声进行扫查病灶的横纵切面,详细记录好病灶的数目、大小、形态、位置等,同时注意观察切面的血流、钙化、回声、边界、晕环等情况[3],测量切面的最大后径及长宽。

血流分布与血流分级:血流分布有Ⅰ、Ⅱ、Ⅲ、Ⅳ型,其中Ⅰ型为无血流型,超声检查显示结节周边与内部均无血流信号;Ⅱ型为周边型,血流信号集中在病灶周边,而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微弱或没有;Ⅲ型为中央型,血流信号集中于病灶内部,而病灶周边血流信号微弱或没有;Ⅳ型为混合型,病灶周边与内部的血流信号差不多。血流分Ⅰ、Ⅱ、Ⅲ、Ⅳ级,其中Ⅰ级是指同一层面有少量血流或无血流;Ⅱ级指同一层面少于2条血流影;Ⅲ级指同一层面有3-5条血流影;Ⅳ级指同一层面有超过5条血流影[4]

诊断标准:基于临床经验进行观察肿块边界、钙化情况、内部回声、形态分布等情况。良性病变的诊断标准:病灶边界比较清晰,其周边带有晕环,形态规则,无钙化现象,有均匀的内部回声,表现为纯囊性结节,以多发病灶为主,血流分布为Ⅰ型,分流分级为Ⅰ、Ⅳ级。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以单发病灶为主,病灶边界较模糊,形态显示不规则,内部有钙化结节,有低回声而后方回声表现为衰减,血流分布为Ⅱ型,血流分级为Ⅱ、Ⅲ级,表现出丰富的血流信号[5]

1.3观察指标

对比灰阶超声、彩色超声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2种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2种超声检查方式在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方面的诊断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超声的总准确性高于灰阶超声,P值<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一。

表一 2种超声的诊断情况 (例)

分组

例数

良性病变(42例)

恶性病变 (18例)

总准确性

灰阶超声

60

33(78.57%)

13(72.22%)

46(76.67%)

彩色超声

60

39(92.86%)

16(88.88%)

55(91.67%)

χ²

-

3.50

1.60

5.07

P

-

0.06

0.21

0.02


3 讨论

甲状腺的病灶结构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导致其影像显示也同样复杂多样,容易与其他疾病的影像表现混淆,导致误诊。所以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时,应观察多个特性指标以综合诊断,从而达到较高的准确性。

甲状腺病灶的大小不分良性、恶性,若其影像特点越加明显,则病灶就越大,就越容易诊断。有研究表明,诊断直径大于2cm的恶性病灶的准确性高达96%,诊断直径在1cm至2cm之间的病灶的准确率为90%,而诊断小1cm直径病灶的准确率低于90%,诊断难度更大,尤其是小型多原发恶性病灶、小型恶性病灶并发良性病变或良性病灶内含恶变区。灰阶超声能较好地显示出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回声、钙化等信息,利于综合判断;彩色超声可显示出大于1cm直径病灶的血流信号,增加了血流信号指标,利于诊断病变的良恶性。

从文中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2种超声检查方式在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方面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但彩色超声的总准确性高于灰阶超声(P<0.05)。

总而言之,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良恶性诊断中,灰阶超声有重要作用,彩色超声的总准确性更高,利于后续治疗,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桂婕.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32(02):43-44.

[2]陈军.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24):102-104.

[3]窦利梅.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05):109-110.

[4]余成秋.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及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对比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70-71.

[5]沈小娟.灰阶超声检查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的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5):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