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3

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

黄利鹏 吴燕煌

南安市医院泌尿外科 福建 南安 362399

摘 要目的:讨论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手术,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膀胱肿瘤患者中使用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闭孔反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闭孔神经阻滞;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应用


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在传统手术治疗中使用开放手术,在手术后很容易复发,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手术的难度。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在手术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创伤较小,手术后身体恢复较快[1]。在手术中,需要将肉眼可见的肿瘤全部切除,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分级以及分期[2]。在切除肿瘤后需要让正常的膀胱壁肌层露出。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闭孔神经反射,导致无法控制电切镜,从而发生膀胱穿孔等症状。另外,闭孔反射还会影响手术效果,出现遗留的病灶,提高患者疾病复发率[3]。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严格进行膀胱灌注,从而降低闭孔神经反射,提高手术效果。本文中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其中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3:1,年龄均值(62.32±1.71)岁。TNM分期:有25例患者为Ta,有15例患者为T1,有8例患者为T2,有2例为T3。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1:1,年龄均值(61.29±1.38)岁。TNM分期:有26例患者为Ta,有16例患者为T1,有7例患者为T2,有1例为T3。选择患者经过手术前B超检测,CT检测,膀胱镜检查,活检检查确诊为膀胱肿瘤。

1.2方法 在实验组中使用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在患者脊椎L2到3的间隙中通过穿刺注入麻醉药物,在麻醉平面出现后使用闭孔神经阻滞。在麻醉中使用外周神经刺激器(德国贝朗公司)实行闭孔神经阻滞操作。在操作中患者使用截石位,在患者的耻骨的结节外侧下方2厘米位置实行浸润麻醉,并使用穿刺针在这个穿刺点中进针,在达到耻骨边缘后,拔出,在向耻骨下支的外缘进行进针,将神经刺激器连接在针尾处。在神经刺激器中使用1.5毫安的初始电流,1Hz的频率。当穿刺针进入到闭孔神经周围后,诱导闭孔神经,导致肌肉群进行颤搐,调节神经刺激器,减低电流到0.5毫安。继续诱导肌群的颤搐反应。使用注射器注入5毫升0.25%的布比卡因。在肌肉的震颤消失后,调高电流到1.5毫安,如果没有发生大腿的收缩,表示神经阻滞成功。如果仍然存在肌肉收缩,需要再次追加2毫升到3毫升的0.25%的布比卡因。在对照组中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下经尿道肿瘤电切手术。在患者脊椎L2到3的间隙中通过穿刺注入麻醉药物,在麻醉完成后,使用电凝对距离肿瘤1.0到1.5厘米的膀胱壁进行刺激,如果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情况,需要积极补救,加强手术的麻醉深度,使用每小时每千克6毫克到10毫克的异丙酚微泵注射,可以酌情加入每千克0.3到0.5毫克的琥珀胆碱,促进手术完成。

1.3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闭孔反射发生率,肿瘤进展,肿瘤转移,复发率,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卡方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情况 两组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较大(P<0.05)。

表1两组的治疗效果的情况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50

39(78.00%)

10(20.00%))

1(2.00%)

98.00%

对照组

50

25(50.00%)

16(32.00%)

9(18.00%)

82.00%

Χ2





12.500

P值





<0.05

2.2两组的闭孔反射发生率的情况 对照组中有2.00%发生膀胱穿孔,有2.00%发生轻微反射,有94.00%发生闭孔反射;实验组中有0.00%发生膀胱穿孔,有4.00%发生轻微反射,有4.00%发生闭孔反射;差异较大(P<0.05)。

表2两组的闭孔反射发生率的情况

组别

例数

闭孔反射

轻微反射

膀胱穿孔

实验组

50

2(4.00%)

2(4.00%)

0(0.00%)

对照组

50

47(94.00%)

1(2.00%)

1(2.00%)

Χ2


82.313

3.265

3.358

P值


<0.05

<0.05

<0.05

2.3两组的手术后复发情况 对照组中有4.00%出现肿瘤转移,有10.00%出现肿瘤进展,总复发率达到14.00%;实验组中有0.00%出现肿瘤转移,6.00%出现肿瘤进展,总复发率达到6.00%;差异较大(P<0.05)。

表3两组的手术后复发情况

组别

例数

总复发

肿瘤进展

肿瘤转移

实验组

50

3(6.00%)

3(6.00%)

0(0.00%)

对照组

50

7(14.00%)

5(10.00%)

2(4.00%)

Χ2


7.352

5.221

3.658

P值


<0.05

<0.05

<0.05

2.4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P<0.05)。

表4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心理功能

情感功能

总生活质量

实验组

50

90.35±1.22

91.33±1.52

91.75±1.39

90.77±1.59

90.37±1.28

对照组

50

80.11±1.73

81.06±1.77

80.29±1.65

80.65±1.90

80.35±1.92

T值


12.985

13.795

13.209

13.559

13.38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在手术治疗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在手术后恢复快,创伤较小[4,5]。但是在手术中,由于电切手术距离闭孔神经较近,闭孔神经会造成肌群颤动,从而带动手术台上身体移动,从而造成膀胱穿孔,甚至形成结肠损伤,髂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使用闭孔神经阻滞,可以通过电刺激诱导鼻孔神经,提高定位准确性,注入麻醉药物,达到阻滞闭孔神经的作用

[6,7]。还可以通过神经刺激器确定组织闭孔神经效果,如果出现问题,还可以追加麻醉药物,从而保证闭孔神经阻滞成功率。通过闭孔神经阻滞,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

本文中选择在2018年2月到2020年2月治疗的膀胱肿瘤的患者100例,使用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98.00%>82.00%),闭孔反射发生率较低(4.00%<94.00%),肿瘤进展较低(6.00%<10.00%),肿瘤转移较低(0.00%<4.00%),复发率较低(6.00%<14.00%),生活质量评分较高(90.37±1.28>80.35±1.92)。

综上,在膀胱肿瘤患者中使用硬膜外麻醉下的闭孔神经阻滞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评分,降低闭孔反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谭林华,彭俊敏.超声引导下近端肌筋膜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1,42(05):1105-1107.

[2]吴城,胡立,江能,周红梅.闭孔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05):569-572.

[3]周敏敏,韩超.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0):49+52.

[4]郭李伟.大腿内收肌群扇形阻滞与改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大医生,2017,2(Z1):70-72.

[5]肖建芳,吴善苏,王永富,张耀海.新径路闭孔神经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06):113-116.

[6]于艳慧,孟令瑞,刘喜文.经腹股沟入路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8):19-21.

[7]王帅彬,顾腾飞,包云帆,何有华.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0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