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5
/ 2

优质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效果观察及有效率评价

金颖 邓慧 叶晓琼 崔舒晴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联合针灸的价值。方法:纳入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研究(2019年9月~2021年2月),按双盲法分为2组,采用优质护理者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针灸者3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结果:(1)护理效果: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2)并发症率:观察组(3.33%)低于对照组(23.33%),组间对比P<0.05。结论:优质护理联合针灸在脑卒中偏瘫护理中可行性较高,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及神经肢体,亦可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优质护理;针灸;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并发症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血管性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若病情未及时控制不仅可增加致残率,亦可危及患者生命[1]。近年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脑卒中救治成功率明显升高,但治疗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改善其预后效果需及早采取科学方案干预,旨在降低并发症率。优质护理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强等优势,以患者实际需求入手,可针对性满足其临床及康复需求,而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达到疏经通络的目的,为深入明确二者联合应用临床价值,本文遴选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选自2019年9月~2021年2月区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纳入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双盲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中男(n=17)女(n=13),年龄自60到78岁(均值66.25±5.24岁),14例左侧、16例右侧;对照组30例中男(n=18)女(n=12),年龄自61到79岁(均值66.74±5.28岁),15例左侧、15例右侧,数据统计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1)急性期:在急性期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活动,例如辅助其翻身、按摩四肢等,避免其长期卧床发生压疮等并发症。(2)恢复期:在患者恢复期护理人员可通过播放视频等方法进行肢体训练教学,使其掌握握手训练、运动训练、起坐运动要点,并由护理人员对其肢体进行被动训练,达到缓解其临床症状的目的。在恢复中后期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进行适量的下床训练,帮助其掌握简单的站立方法、平衡训练方法等,并结合其实际情况指导其循序渐进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合理控制训练强度、幅度等,避免其出现不适感。(3)心理护理:患者经治疗后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从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人员需给予其充分的理解、支持,对其提出疑问及时解答、回复,主动疏导其出现负面情绪,提高其康复积极性。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针灸:采用醒脑开窍针法,选择双侧内关、涌泉穴、三阴交、双侧太冲穴、足三里穴、丰隆穴、合谷穴,并选择偏瘫侧行间穴、肩髑穴、血海穴、手三里穴、阳陵泉穴、阴陵泉穴、太溪穴、昆仑穴、地仓穴、颊车穴,采取平补平泻发行针,得气后留针30min。

1.3观察指标

  1. 根据肢体功能(参考FMA量表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恢复越理想)、日常生活能力(参考ADL量表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恢复越理想)、等评价护理效果[2]

  2. 记录两组压疮、肌肉痉挛、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研究涉及数据以SPSS23.0分析,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6168f9443691b_html_b1c066bf4bbd14f4.gif ±s),实施统计学t值检验;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n,%),实施统计学卡方(X2)检验。两个项目经统计学分析最终可得到P<0.05(有统计差异)、P>0.05(无统计差异)。

2结果

2.1统计两组护理效果

护理前两组FMA评分、ADL评分对比无差异,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见表1。

表1:护理效果(6168f9443691b_html_b1c066bf4bbd14f4.gif ±s,分)

组别

FMA评分

ADL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n=30)

40.22±2.91

76.25±5.98

46.25±8.99

85.25±3.82

对照组(n=30)

40.25±2.99

58.24±6.92

46.26±8.92

60.34±4.82

t

0.039

10.785

0.004

22.184

P

0.968

<0.001

0.996

<0.001

2.2统计两组并发症率

观察组出现1例肌肉痉挛,占比3.33%;对照组出现2例压疮、3例肌肉痉挛、2例血栓,占比23.3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6168f9443691b_html_2c1911cf584c9247.gif =5.192,P=0.022。

3.讨论

近年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重,脑卒中发生率持续增加,疾病若未及时控制可增加致残、死亡风险。偏瘫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为避免其影响患者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需在抢救完成后及早进行康复干预,促进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在缓解其身心状态的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

结果显示: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见优质护理联合针灸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避免压疮、血栓等并发症影响其预后效果,分析:针灸通过刺激相关穴位可改善血液循环,亦可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脑组织生理活动状态;其次针灸可刺激自主收缩前肌、腓骨长、短肌,实现靶肌肉自主收缩,促进偏瘫侧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优质护理的实施以患者康复进程为前提,从急性期、恢复期入手进行康复指导及训练,循序渐进促进机体各功能恢复,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将其与针灸联合可从不同渠道作用于机体,在增强其治疗及康复信心的同时,提高对康复进展的了解,改善整体预后效果[4]

综上,优质护理联合针灸在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中可行性较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陈智广,曾亦红,曾宏辉.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5):4-6.

[2]刘艳丽,杨彩侠,李萌,等.认知疗法结合理性情绪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4):2118-2120.

[3]罗艳文,刘达星,刘其昌.针刺足三阳经穴联合指压穴位刺激在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06):102-103.

[4]陈茜.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1,45(10):1063-1064.


姓名,金颖,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9.08.19,民族,汉,籍贯,黑龙江双城市,学历,大学本科,学位,无学位,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康复护理,工作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