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能治疗骨折吗?疗效如何?

/ 1

针灸能治疗骨折吗?疗效如何?

刘若非

自流井区中医医院,四川自贡, 643000

相信大家都知道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其能够治疗很多的疾病,并且副作用很小。那么你知道针灸能治疗骨折吗?又是如何治疗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针灸治疗骨折相关科普小课堂吧!让我们看一看针灸治疗骨折的疗效如何!


1针灸能够治疗骨折吗?

对于骨折,我国中医学对其早有认识,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那时就已经出现“疾骨”、“疾胫”等病名。不过,对于针灸治疗骨折,查阅古医籍并没有发现相应记录。

据现代相关医学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骨折最早出现在60年代,却直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时候,针灸治疗骨折及相关疾病才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采用针灸疗法矫治骨折后的外翻畸形;又如进行骨折手术时所采用的针刺麻醉;再如,采用针灸法治疗脊髓折所导致的截瘫等。

据临床实践研究表明,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骨折,不但对四肢长骨干骨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股骨颈骨折、相体骨折等也有着不同凡响的疗效。

最后,对于针灸治疗骨折的方式,除了传统针灸疗法外,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又出现了诸多方针灸疗法,比如电针、拔罐、激光穴位照射等。不过要知道,针灸治疗方式仅是中西医治疗骨折的一个方面,通常是在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整复及固定后才可行针灸治疗。

2、所有骨折患者都可行针灸治疗吗?

在对骨折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医生也需要对患者的适应症进行确定,并不是人人都能够进行针灸治疗的,比如下述骨折患者就不建议行针灸治疗:

(1)糖尿病患者

如果骨折患者有糖尿病症状,那么就不应该考虑对其进行针灸治疗了,主要是因为该类患者的血糖相对较高,行针灸后的针孔很难愈合,稍有不注意就可能引发针孔感染等问题,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2)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如果骨折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比如血友病患者等,也不适合在对其进行骨折治疗的过程中行针灸。主要是因为这类患者的凝血时间比正常患长,所以行针灸后很容易发生流血不止的问题,进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3)其他疾病患者

除了上述所提及的几类骨折患者外,一些其他类疾病的骨折患者也不宜行针灸,比如某些皮肤感染、溃疡、瘢痕患者,以及部分肿瘤患者,因为这些疾病的部位很可能与针灸穴位冲突,乱行针灸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所以要酌情使用。

另外,如果骨折患者有白血病,那么也不适合针灸治疗。

3、骨折是如何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的?

当患者骨折部位整复固定后,让患者取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并且要将骨折对应部位的健侧,以及其上下左右的相应穴位露出来,比如天应穴、三阴交穴等。在准备好穴位后,医生会对针灸所用针进行常规消毒,最后毫针直刺。

在此过程中,需要医生施以缓慢的提、插、捻、转手法,各手法实施1min即可。完成上述操作后,医生需要将提前准备好的中间有一小洞的硬纸片套在针灸针上,要经针尾套上,然后将其自然放置在患者针刺的局部表皮上。

这时,需要医生取约2cm的艾条,并将艾条的一段套在针柄上。需要注意,艾条的下端不可直接与皮肤接触,需要离皮肤3cm左右。其次,使用线香,从艾条的下端将其点燃,以此使其能够自燃施温针灸。需要注意,在此过程中,如果患者能够感受到明显的灼烫感,那么可在前硬纸片下再添加一片硬纸片,避免烫伤患者皮肤。最后,当艾条自燃成灰后,需要将去掉,并重复上述温针灸操作3-5次。

上述所有操作完成为一个治疗程序,需要每天进行一次,可连续治疗10d后,休息2d。

通过对骨折患者进行针灸治疗,不仅能够达到消肿、止痛的治疗目的,同时肝藏血、肾填精生髓功能旺盛,在三阴交处行针灸还能够起到脾化生气血、统摄血液、促进骨折快速愈合的作用。

小结:

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也可采用针灸等中医方式进行治疗,不仅能够促进骨折的愈合进程,而且能够降低再次骨折的几率。但是需要注意,在采用针灸治疗骨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骨折情况,正确选择针灸穴位,避免造成适得其反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