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大肠癌化疗患者 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

罗艳梅 杨有平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肛肠科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分析。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4月/2020年3月(开始/结束)80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护理中采用预防护理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预防护理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的生活压力不断加大,人们的饮食习惯不规律,导致大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提升[1]。通过化疗的方式可对大肠癌进行有效治疗,并可降低肿瘤转移和复发的风险,但是化疗使用的药物具有较大的毒性,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使患者血管造成损伤。通过PICC置管可减少血管损伤,并减轻患者的痛苦,但是通过PICC置管会产生较高的感染率,引发患者静脉炎,并造成导管堵塞等现象。因此加强对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研究以80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效果,具体报告下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80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采用预防护理干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55.21±1.27)岁;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5.24±1.5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所有患者自愿入组,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并加强对患者生活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

观察组:给予预防护理干预。①置管前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PICC的优点,并耐心解释化疗方案以及化疗的过程。对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行缓解,保证患者的情绪稳定,向患者了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如静脉炎、恶心等情况,帮助患者做良好的心理准备,加强患者的配合程度,保证穿刺置管及化疗顺利进行。②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护理,置管操作前后应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证严格的消毒,并在置管中使用无菌最大的屏障防护措施,有效减少相关疾病的感染,并定期更换贴膜,每次用酒精进行清洁,保证碘伏作用在合理的位置上,并保证穿刺部位的干燥与清洁。观察患者有无红肿症状现象,对产生不良反应的位置上进行碘伏消肿,观察穿刺部位的周有无脓性分泌物出现。③对患者进行出院后护理,告知患者出院后更换贴膜时间,叮嘱患者密切观察周围有无红肿现象发生,若出现异常现象,应当及时就诊处理,并指导患者避免在置管侧肢体进行测血压以及静脉穿刺等操作。保证患者不进行剧烈运动,并告知患者洗澡前应当将置管进行保鲜膜包裹,包裹后再进行沐浴,使得贴膜处清洁干燥,产生潮湿现象时立即更换。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PICC置管感染率、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有数据行统计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组间对比616d2dbf7c74a_html_709a2c930081ed66.gif 检验,P<0.05,统计意义标准,工具SPSS 23.0软件。

2.结果

2.1 2组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

见表1,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护,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比对(%)

组别

例数

穿刺部位感染

穿刺部位渗血

静脉炎

总感染率

对照组

40

5(12.50)

4(10.00)

2(5.00)

11(27.50)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2(5.00)

χ2

-

-

-

7.440

P

-

-

-

0.006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38/4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7.50%(27/40),两组对比616d2dbf7c74a_html_11df05358fad0e1e.gif =9.928,P值0.002<0.05,观察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大肠癌化疗患者的PICC置管会产生不同部位的感染,且多发生在使用PICC导管的初始时期,经过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后,使得局部并发症减少,并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2]

采用预防护理的方式可对患者产生良好的效果,在置管前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置管护理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相关护理要求进行[3]。帮助患者做良好的心理准备,加强患者的配合,保证穿刺置管及相关治疗顺利进行。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良好的护理,在置管操作前进行无菌操作原则,并保严格地消毒,减少相关疾病的感染,叮嘱患者定期更换贴膜,并保证每次用酒精进行清洁,保证碘伏作用在合理的位置上,使穿刺部位干燥清洁。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部位进行消肿,观察穿刺部位周围的红肿现象,并对患者产生的红肿现象进行及时处理,对患者进行出院后护理,叮嘱患者更换贴膜时间。结合本研究结果发现,80例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观察组患者的PICC置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对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大肠癌化疗PICC置管患者采取预防护理效果明显,有效降低患者PICC置管感染率,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慧慧. 大肠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感染的预防护理研究[J]. 临床研究, 2019, 027(005):156-157.

[2]邓桂兰,符信萍. 舒适护理在PICC置管患者门诊维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5(31):209-210.

[3]路立华. 加强护理对PICC置管患者血栓发生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