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研究

龚雪

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 普外科, 409000

摘要目的: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和研究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4月,我院共收治了100例结肠癌手术病人,决定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分析和研究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结论:针对于结肠癌手术病,在术后护理发生并发症概率中,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针对于结肠癌手术患者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基于患者病情的特征,针对性的展开护理干预策略,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结肠癌;并发症

在临床上,结肠癌属于一种常见的肿瘤,且性质为恶性,有较高的死亡率。手术切除是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方式,但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患者的高效率和存活率[1],在手术过程中,还要为患者提供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方法,辅佐手术计划共同治疗,从而强化临床治疗最终效果。本文研究内容为针对于结肠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分析和研究并发症发生率,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在2019年9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手术病人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有28例男患者,有22例女患者,患者年龄的最小值为47岁,最大值为68岁,平均年龄为(54.96±1.32)岁。对照组:有27例男患者,有23例女患者,患者年龄的最小值为46岁,最大值为66岁,平均年龄为(55.06±1.53)岁。通过以上数据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即P值>0.05,具备比较研究意义。

1.2方法

针对于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这其中涵盖疾病解释、换药等。

针对于观察组患者,基于常规护理模式,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树立人性化护理观念

想要有效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首先就要改变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观念。在还未正式落实之前,医院要加强培训于护理人员,转变传统的护理人员工作观念,使人性化护理观念深入人心,始终秉承着一切为了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立足于患者需求,在护理期间,密切关注患者个人的身体各项指标和实际情况,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基于患者切实情况和需求,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全面性,从而切实满足于患者治疗需要。

1.2.2医患沟通

落实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否具有有效性和高效性,就要高度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问题,为此,各个护理人员要积极沟通于患者个人以及患者家属。在经历过手术后,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患者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压力,由此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若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就会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和熟悉患者实际情况,而后立足于各方面情况,针对性的提供相关措施,有效缓解患者不安的情绪,与此同时,在与患者交流期间,要为患者有耐心的解答和说明各个方面的情况。

1.2.3健康教育

在还未展开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工作,为患者解释和说明手术期间以及手术后各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在手术进行期间,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一系列的治疗工作。与此同时,针对于此病,还要为患者讲解相关内容,包括:疾病发展、预防方法等,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包括:讲座、多媒体播放等。

1.2.4体征观察

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确保病房流通的空气、充足的光线以及干净的地面,不仅如此,护理人员还要记录好患者个人身体的各项指标,高度关注患者的病情状况,密切关注患者引流颜色情况以及具体的液体量,确保畅通的导尿管,认真仔细勘察患者伤口情况,确保患者保持平衡的水电解质。

1.3观察指标

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要记录患者各项身体特征情况,涵盖发生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意义

通过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检验以上所有数据,以(%)率和(均数 ± 标准差)分别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利用t和卡方展开检验,在对比和分析两组相关数据后,比如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率,在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观察组(4%)都低于对照组(34%),数据差异性明显,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表一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率 (n/%)

组别

泌尿系统感染

切口感染

呼吸道感染

总发生

观察组

2(4.00)

0(0.00)

0(0.00)

2(4.00)

对照组

7(14.00)

7(14.00)

3(6.00)

17(34.00)

X2




14.6199

p




0.0001


  1. 讨论

结肠癌主要是由于各种致癌因素导致恶性病变发生在黏膜上的一种疾病,辅助放化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治疗方式[2]。老年人是结肠癌主要发生群体,主要是因为老年患者没有较高的免疫力,预后差,为此,需要更高要求和标准的临床护理工作。伴随着医学的发展,人性化护理模式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中[3]。人性化护理模式注重患者的人格自尊,确保患者多个方面的舒适性。在此次研究结果中,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切口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十分显著,P<0.05,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而言之,在结肠癌手术病人术后护理中,使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欢欢,茅雪莲,李大卫.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467-469.

  2. 唐小玲,邓秀蓉.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作用探讨[J]. 医学美学美容,2019,28(19):147-148.

  3. 唐洁. 人性化护理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20,7(3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