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自检测创新型接地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输电线路自检测创新型接地线

于传维 于浩善 狄东贺 丁光宇 张艳辉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聊城 252000 )


摘要:输电线路的检修工作决定了区域内电力系统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提供优质电力服务的重要保障。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势地理和人为因素对接地线的影响,为了确保检修工作人员作业时的人身安全,接地线的可靠接地尤为根本重要。本文就输电线路接地线的可靠接地,研究了一种自检测创新型接地线。

关键词:输电线路;创新型;接地线


引言: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在运行过程中的隐患问题未能及时检修消除,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持续运行。为了确保检修工作人员作业时的人身安全,开展了对输电线路自检测创新性接地线技术的研制。

1输电线路接地线的常见安全风险

输电线路接地线常见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输电线路附近的接地线挂设风摆容易脱落,造成为有效短接导线至地电位,无法保护检修人员工作地段安全。其次,接地线和保安线的数量过多,在开展检测工作的过程中,为安全起见,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停电一段时间,分散工作不仅让检修的任务量变大,时间跨度长的检修,很容易消耗检修工人的精力,而且在各个作业点还会因搬运丢失接地线和保安线。最后,停电检修线路的接地线和单独的保安线,也会因为人为因素,而出现疏忽和遗留的现象。应加强对创新型智能接电线设备和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大对接地线检修作业质量的全面检修[1]

2输电线路自检测创新型接地线技术应用分析

2.1自检测功能的接地线技术类型

就现阶段的电力系统检修施工过程来看,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的装置是与接地线两端相连的导线和塔杆。然而,在具体的操作中,许多检修人员在将接地线两端的线夹接在导线和塔杆后就以为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了,实则不然,接电线路在长期的接线运行中,导线上会出现相对较厚的氧化结构,正是因为氧化结构不具备导电性,且导线和塔杆连接处存在不导电物体,所以事实上并不具备可靠地电气连接作用,也就无法保护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目前,现有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两项智能自测性接地线,其中一项以定位杆为基准的防误操作短路接地线,其构成主要包括操作杆、接地夹、接地引线、引出端和接地端夹头,接地夹头借助接地线引出端和接地引线相连,接地引线又与接地端夹头相连,在操作杆靠近的接地夹头位置还设有自动预警装置以及防误操作闭锁。而另一项则是便携式多功能短路接地线,在前者的基础上,在导线端与接地端添加了复合线夹,能够集中地解决,在停电检修输电箱变和输电屏柜时,突然来电引发的检修人员触电问题,加强在突然来电时的声光预警。以上两种技术都是通过导线塔杆的线路带电情况来分析接地线状态的,但对于外接电源的状态判别还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我国电力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种带有自我检测功能的负荷携带型短路接地线被发明了出来,通过优化了电力系统的接线连接设计,同时在外部加设了一个检测电源,能够证明接地线是否真正地与接地网和导线的相连,真正的发挥了接地线保护作用,并提高了电气连接的紧密程度与稳定水平,为线路检修人员提供了更有力的保护机制。

2.2接地线输电线路的故障检测

接地线对输电线路来说不仅能有效保护其系统,还能维持其正常运行,减少线路故障的发生情况。变压器应用、设备外壳和塔杆接地是常见的接地线保护措施,可以稳定不同地区住宅建筑的电力电压系统,确保其运行平稳,避免出现有人意外接触触电和电流电压负荷过重的现象。输电线的接电线路自检测技术,在进行接地故障的检测时,会用到试电笔和万用表等仪器和设备。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检修人员定期对主干线及其分线的断路器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跳闸的状况,对于出现跳闸情况的输电线路来说,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检测来确定故障问题的具体位置,及时处理,避免后续安全事故。当检测人员发现检修线路的对地电阻比较小时,可以用绝缘电阻表对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进行精细测量,以进一步确定接地故障是否切实存在。若是检测人员未能输电线路的对地绝缘电阻,则需要先切断电源,再对需要检测的区域进行仔细排查,进而确定接地线故障[2]

2.3提高接地线安全系数的有效措施

对于输电线路和输电网络来说,其自身的材料、结构等符合也会为接地线的输电、输电线路造成一定影响,使其出现一系列故障。为了确保接地线、输电线路和输电线路始终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负荷参数也应处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然而,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一直都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行状态中,因此,十分容易出现输电线路超负荷故障的情况。不仅如此,许多地区夏季极易发生输电线路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在高温的环境下,居家办公都会使用很多大功率电器,在输电线路长期负荷运行的状态下,输电线路的温度难以下降,会进一步引发线路烧毁,甚至严重的火灾事故等危险问题。

在运用输电线路的超负荷检测技术时,首先,检测人员要对输电线路和接电线电流的最大负荷和运行电流、电阻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以免出现过载的问题,降低输电线路出现超负荷问题出现的几率。其次,电力和输电企业在铺设输电线路时,还要选择质量有保障、寿命长且性能完备的电气元件和输电线路,尽可能地降低因电线质量和设备硬件问题而产生的超负荷故障发生的机率。最后,在选择输电线路的过程中,供电企业还要严格遵守国家的输电线路安装安全载流的相关规范,加大对电线发电量和电流量的有效控制力度,并严格按照输电线路的设计方案进行输电系统的施工建设。此外,还要加强常规的线路检测和维修工作,通过合理定期的检查,却确保能及时发现输电系统和输电线路的异常发热问题,保证电力系统供应的稳定性,提高区域内输电系统的安全性。

2.4合理应用输电线路接电线的GPS技术

为了避免停电检修的风险,可以采用带有巡检设备系统的GPS管理技术,以GPS设备管理的模块与接地线设备相绑定,确保每隔半小时自动发送定位信息至检测后台系统。通过接地线GPS管理监控设备和系统,能够配合最新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满足保护输电设备的安全需要。在GPS技术的设计和应用中,不仅要充分结合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势特点,还要通过高精度的双模定位模式、5G网络通讯技术、大数据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对输电设备接电线的创新型自检测监控,加强对接地线的有效管理,确保及时掌握各处接地线和保安线的使用情况,跟踪输电和输电状态,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确保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全面防止人为操作的各类失误。

总结: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输电线路是最重要的运行设备,决定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输电部门应加强对输电线路的定期检查,在掌握常见的故障类型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加大对自检测智能型接电线的检查力度,保证第一时间处理,使影响降到最小,确保区域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振敏.输电线路接地装置的防腐措施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1(07):47-48.

[2]宋恒东,潘灵敏,韩学春,等.智能接地线的研制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21,23(03):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