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9
/ 2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与常规开放手术的比较研究

李海峰 顾邵通讯作者 罗钧黎 贺声雷 王大兴 李群辉

( 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开放手术与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而观察组则运用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术前,两组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并且可以改善神经功能。

关键词开放手术;颈椎前路减压术;显微镜

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由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的一种标准技术[1]。而国内脊柱外科医师由于神经外科的基本训练缺少,大部分术者以常规手术为主,而关于镜下手术的研究报道较少。随着脊柱外科的进一步发展,再加上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人数的增加,对颈前路减压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精确性的要求也明显提高,所以选择一种合适的术式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的临床运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病程12-48个月,平均(29.6±6.2)个月,年龄48-75岁,平均(61.4±9.5)岁,其中13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观察组病程13-49个月,平均(29.7±6.3)个月,年龄49-76岁,平均(61.5±9.6)岁,其中14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两组的病程、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行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即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麻醉后,取颈椎前路体位,选择颈部右侧为手术入路,做一个切口呈弧形,将椎前隙充分显露出来后,对颈长肌进行剥离,直到Luska关节内源,然后运用Caspar自动牵开器对术野进行固定,在待切除椎体或间盘的上下椎体处,运用Caspar椎体撑开器将间隙撑开,在肉眼直视下将椎间盘切除。同时,在行安装手术时,运用显微镜,调节目镜至适当的工作距离,通常为350-420mm,行镜下减压术,采用高速磨钻,打磨至后纵韧带层面后,运用神经根剥离子对硬膜和韧带之间的间隙进行分离,将韧带切除,使硬膜囊充分显露出来,对于硬膜表面和后纵韧带的微小出血点,可运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然后将显微镜移除后,固定和融合在肉眼直视下进行。本组的33例患者中,1例植入人工颈椎间盘假体,4例为单纯融合器固定,7例为钛板+钛网固定,21例为自体髂骨植骨行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

1.2.2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开放手术,其体位和麻醉与上述基本一致,33例患者中,2例单纯融合器固定,10例钛板+钛网固定,21例为自体髂骨植骨行椎间融合钛板内固定。

1.3观察指标

运用神经功能评分(JOA)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得分与神经功能呈正比关系。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喉返神经损伤、神经根损伤以及硬膜损伤等。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对比,并且计数资料比较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JOA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术前的JOA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两组JOA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术前

术后

对照组(n=33)

7.6±2.7

11.9±2.5

观察组(n=33)

7.7±2.8

14.6±1.8

t值

0.864

9.343

P值

>0.05

<0.05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比较[n%]

组别

喉返神经损伤

神经根损伤

硬膜损伤

发生率

对照组(n=33)

2(6.06)

1(3.03)

2(6.06)

5(15.15)

观察组(n=33)

1(3.03)

0(0.0)

0(0.0)

1(3.03)

X2




5.963

P值




<0.05

    1. 讨论

    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外科医师在颈椎和腰椎减压手术中运用显微镜,能够提供同轴光源,并且双目镜具有三维立体成像的特点,所以与内窥镜或者肉眼观察相比,显微镜下的立体感和清晰度较高[2]。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显微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将颈前路减压的适应证范围扩大,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能够使颈前路减压手术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提高。因为在显微镜下,具有较高的清晰度,术者能够准确辨认微小组织,可以对硬膜外出血点、静脉丛、后纵韧带的双层结构以及椎体后缘压迫程度等进行准确判断,可以顺利完成硬膜甚至脊髓上的双极电凝操作,从而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3]。但需要注意的是,镜下手术作为精确的一种手术,因为放大目标区域和入路,缩小了术中视野,所以手术医师要对影像学资料进行仔细评价,了解全面、充足的信息,有助于术中对镜下的病变部位和解剖标志进行熟悉,尤其是改变术中依赖“探查”的习惯,术前制定针对性手术方案,从而提高操作的充分性和精确性[4]

    综上所述,相比较常规开放手术而言,显微镜下颈椎前路减压术具有诸多优点如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并且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忠军.党耕町.马庆军.等.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2):90-92.

    [2]鲍圣德.颈椎病手术治疗的现状[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9(11):481-483.

    [3]颜滨.朴庆右.肖建德.等.显微镜直视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5):334-336.

    [4]Maroon J C.Current concepts in 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J].Neurosurgery,2002,51(5):137-145.



    作者姓名:李海峰 性别:男 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

    邮编:650000 籍贯:吉林 学历:硕士研究生 出生年月:1987年9月

    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职称:中级

    通讯作者:顾邵 性别:男 籍贯:云南宣威 邮编:650011

    学历:硕士 出生年月:1985年8月 现有职称:主治




    项目: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科研课题课题-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临床研究 项目编号2020-04-0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