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0
/ 2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探究

王金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但是,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进一步分析其不足,并对应做出改进能够提升电气工程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减少一些人为因素使得工程运转出现的影响,从而在整体上推动该技术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探究

引言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企业对能源需求量逐步增加,而通过热能动力装置的应用,能够解决日常生产中对能源需求的问题。但是热能动力装置在运行中容易发生故障,需要我们提高对检修与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结合设备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采取技术措施,保证热能动力装置性能不受到影响。

一、我国热能与动力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会大量消耗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大量消耗不仅降低了我国常规能源的储备含量,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的大气环境被污染。除了煤炭资源之外,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也非常大,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因此推动了汽车等新型行业的发展,也加剧了我国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使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受到了挑战,加剧了潜在安全隐患的产生,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了如何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开发,以及持续发展能源工业的迫切性。在对能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可利用资源含量十分有限,而且不能高效率的对能源进行开采和利用,导致我国的能源消耗速度非常快,长此以往,低开采效率、高消耗速度的能源发展方式,会导致我国的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也加剧了我国能源工业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2.1能源流失

通常情况下,热能与动力工程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造成热能损耗严重,可以通过节流调节来调整设备参数,降低负荷承载,但是发电厂普遍通过控制汽轮机功率,作为主要调节电力输出的方法,但同样会造成大量能源流失和电力质量损坏,导致发电厂节流调节工作效果并不明显[4]。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热能与电力工程对节流调节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并没做出科学的整合,使得整个系统工程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缺少相应的运行数据和指标参数,导致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际运行不够全面,而将发电厂与该工程相结合,出现矛盾冲突,二者无法得出统一的结论,从而使得一个发电厂内有两套互不相干的系统,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流失,影响整个电厂的运行效率。

2.2工作效率问题

在电气工程之中,生产效率是衡量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内容。由于自动化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而且该技术各个领域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所以更多的人对于生产工作效率越来越重视。由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以及软件技术的漏洞等,这会导致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效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在设备采购以及维护上也需要花费很高的费用。所以,提升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效率非常关键,这对于电气工程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设备使用存在着不科学性,在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会导致设备的工作效率得不到保障,如果设备的运行系统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下去会使得设备出现更多运行不稳定的问题,最终影响生产的效率。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策略

3.1选择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

在电厂运行过程中,要想实现节能环保,首先要从调频方案入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在节能损耗中的应用提供辅助,以便能够尽快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想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工作人员首先要掌握电厂的整体运行情况,了解电网运行频率,时刻调整电网运行机组的动态性能。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外界实际负荷情况,确保电网频率能够正常运行,这样才能够为电网运行机组节能损耗提供保障。此外,在制订调频方案时,还需要在原调频方案的基础上,选择比一次调频难度低的二次调频,分别采用手动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调频。频率调速这种方式对于电厂运行而言,具有耗能少、效率高以及范围广等优点,对于电厂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十分有利。总而言之,工作人员想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调频方案,就需要从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入手,有效落实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提高电能生产效率。

3.2给水泵的检修和维护

在热能动力装置中,水泵系统一般由多个给水泵构成,通常在2~3台之间,借助备用水泵,可以在主机系统出现故障而不能顺利运行后,防止为整个热能动力装置正常使用带来干扰。分析实际情况可知,给水泵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电机过热的现象,为日常生产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要想避免发生这类安全事故,我们要及时落实相关措施,逐步优化给水泵运动方式,加大停机状态下水泵检查力度。在给水泵维护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热能动力装置运行时一般启动2~3台给水泵,剩下的1~2台给水泵为备用,这样整个给水系统运行才更加稳定与可靠。对于给水泵的维护,需要重点关注电机过热的情况,通过定期转变给水泵运行方式,可以有效消除电机过热问题,并做好停机维修处理工作。在对给水泵运行方式进行更换时,要加大对电压波动的控制力度,若是传动系统轴承发生缺油现象,或轴承部件出现损坏,要做好维护工作,采取添加润滑油、更换零部件等措施[4]。第二,对600MW机组给水泵进行维护的过程中,要重视对电机绝缘故障的处理与预防,此时要选择增容技术,也可以通过变频技术对给水泵进行改造。例如:把3台3×35%给水泵运行方式转变为2台2×50%给水泵一起运行方式,并相应的调节耦合器,让给水泵最大出力值与调峰需求相符,而切换启停操作间隔时间为15~30d。改造变频的过程中,主要是把3台3×35%给水泵转变为2台2×50%与1台1×35%一起运行方式,这样能够提升对电机绝缘系统的保护效果。

3.3优化产业结构,应用节能技术

优化热能与动力工程,需要增加节能技术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更为合理的热能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措施。首先,推动热能与动力工程发展,要注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系统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更好的使用节能技术,增加发电厂设备运行动力,提高发电功率,从而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其次,热能是通过动力工程技术所完成的能源转换,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时,需要对生产服务业能源进行结构升级,打造更为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并且及时对生产设备进行处理,采取更换或维修升级的方式,淘汰与生产效率不相符的劣质机器,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优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最后,节能技术在热能与动力工程建设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的利用率,通过运用新型节能技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对先进设备的应用,提高工业生产产能,解决能源与动力方面所产生的问题。

结束语:

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激发出了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于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视。因此,要想在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新技术的研究。所以,需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加大对热能与动力工程的探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过程中,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能源动力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J].山海经,2016(12):191.

[2]野博.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77.

[3]田猛.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68.

[4]宋小亮.浅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发展[J].才智,2011(02):26.

[5]黄建设.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及发展前景[J].邵阳高专学报,1998(0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