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滋兴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813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整理分析其病历资料总结有效的临床手术经验。结果 对收治的48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行手术治疗,采取对症处理,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其中35名病情较轻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出现,13名病情较重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和急性胃黏膜病变,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结论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确定行手术治疗需医疗人员熟悉手术指征,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手术,提高临床效果,利于病人早日出院。

关键词: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引言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常由胆道内的蛔虫、感染或炎性水肿等引起,发病时结石堵在壶腹部,胆汁由共同管道逆流进入胰管内,胰管即出现感染。胆结石在排出过程中会使Oddi括约肌产生麻痹性松弛,肠内容物易反流如胰管内导致胰腺炎。患者临床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或消化道出血等。腹痛起于上腹部,呈持续性刀割感且伴有阵发性加重,随着炎症扩散范围扩大至全腹。恶心呕吐前期为喷射状,晚期肠麻痹可呕出粪样物。由于本症致死率较高,因此多采用手术治疗。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4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确保其病历资料完整,患者症状和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类标准相符。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28-78岁之间,平均年龄(45.3±3.2)岁。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8例,急性坏死出血型胰腺炎20例。按外科分类主要分为Ⅰ型:胰腺坏死,胰外无侵犯;Ⅱ型胰腺坏死合并有广泛的胰腺外侵犯;Ⅲ型:胰腺本身坏死不严重,主要表现为胰周的侵犯。48例患者中Ⅰ型13人,Ⅱ型19人,Ⅲ型16人。

1.2诊断标准

血清淀粉酶测定可用于诊断本症,血清淀粉增高在发病后24小时内有明显表现,可升高超过500U/dL,随后一周内数值会缓慢降至正常值40-180U/dL。患者出现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通常伴有急性胰腺炎症状。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则通过腹腔穿刺可抽取混浊液,并发感染时淀粉酶增高的时长会增加3天左右。患者胸部透视可见左侧膈肌升高,中等量左胸腔积液或左下肺不张。 CT检查显示局灶性或弥漫性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外形不规则,胰腺或胰腺周围存在积液。病人体征主要表现为,第一,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多数患者腹部压痛,以上腹部为主,但程度不如胃肠穿孔或胆囊穿孔,部分病人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第二,休克。病人脉搏加快,血压降低,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指端厥冷,神情淡漠或烦躁。第三,出血征象患者外溢的胰液沿组织间隙深入皮下脂肪,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局部皮肤出现青紫色,可见于腰部、前下腹壁或脐周。第四,肠梗阻及移动性浊音。肠梗阻为麻痹性,腹腔内出血、渗出较多时,可叩击出现移动性浊音。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合并感染的患者,白细胞计数会增高,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加,二氧化碳结合化碳结合力降低。血糖在发作初期增高,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急性坏死型患者血钙在2-5天开始降低,若降至1.75mmol以下则说明患者病笃。

1.3方法

在积极对症,积极疗法基础上,待病人急性症状缓解后再行延期手术。一般在急性发作后一周进行。对诊断不肯定和经使用多种支持疗法基础上病情仍进行性恶化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根据胆道病变不同而选择,对胰腺本身处理可采取胰腺引流和胰腺切除的术式。35名病情较轻患者中30例有胰腺肿大情况,5例无肿大或坏死现象。患者非手术治疗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和胃肠减压,症状较轻患者进食少量清淡流质,恶心、呕吐、腹胀明显时需胃肠减压。支持疗法包括静脉补充电解质,维护足够循环血容量,补充足够全面的营养,对于提高本病疗效十分重要。配合抗生素使用可抑制肠道细菌生长,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多选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的措施也可应用。18名患者症状好转后在四周内选择合适时机进行手术,采取开腹胆囊切除术。7例出现急性胆囊炎,在入院后3天内进行胆囊切除术。13例病情较重患者,有8例存在腹腔渗液,3例经CT检查胰腺坏死面积达一半以上且腹腔内存在积液,入院后3天内采取胆囊切除术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进行T管引流。2例患者腹腔内只有少量积液,胰腺坏死范围在30%以下,在进行15天左右的保守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选择合适时机进行胆囊切除术。

2 结果

48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经过积极治疗均顺利出院,身体功能恢复如初,无死亡病例。35例病情较轻患者未出现黄疸、休克和出血征象等并发症。13名病情较重患者中的8例经过早期手术,术后有一人出现出血征象,1人出现感染,经处理后病情好转。

3 讨论

胆源性急性胆囊炎是常发肠道疾病,会有危重急腹症表现。此病起病急和发展迅速,易出现坏疽、穿孔。行早起手术者较择期手术者难度大,出现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概率较高。所以恰当选择手术时机较为重要,对病人预后效果有重大影响。在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时,需注意胆道疾病的处理,病情较轻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病情基本可得到控制,再择机手术,如此利于消除肿胀,使Oddi括约肌功能改善,得到松弛,缓解梗阻。非手术治疗时密切关注患者身体状况,避免化脓性胆管炎症出现,一经发现立刻手术。

本组48例胆囊炎患者,有部分经过非手术治疗病情缓解再行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概率,但炎症治疗期长,需住院一段时间。有部分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一周后无好转甚至加重,则及时手术,48例患者行手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行胆囊切除术60%以上的病人可在胆囊底部距肝脏1cm处切开浆肌层后,寻出合适间隔,以手指可将其自胆囊床剥开来,观察认定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后切断结扎。出现炎性症状粘连度较大患者,经钝锐结合仔细分离后,可顺利实行胆囊切除。出现腹部刺激征或坏疽、穿孔患者应早期手术。高龄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需在术前准备周全时早期手术。发病快,病情加重出现高烧寒颤等全身中毒症状患者也应早期手术。行非手术治疗患者,局部病情无改善或血象变坏,黄疸加重患者行早期手术。病情反复或第一次发病不超过72小时的患者,炎性情况加重,此时行胆囊彻底切除风险性强,所以可部分切除,将胆囊底部、体部、颈部之间的前壁切除,而贴附在肝脏表面的后壁需要保留,并去除多余粘膜,对胆囊管进行结扎。

需注意患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高龄患者由于器官功能退化,病情发展速度较一般人更快,当患有肠梗阻时,中毒现象可能会使黄疸进行性加重,需要尽早手术,解决肠梗阻问题是为了避免胰腺坏死,提高病愈率。大部分高龄患者有此症还伴有化脓性胆管炎,若不加以遏制会使炎症恶化,器官衰竭。对此类患者进行早期手术治疗时需配合抗炎治疗,使效果加以巩固。老年患者有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择期手术会有一定空档期,在此期间并发症难以控制,虽有药物治疗,但也出现过因未成功控制炎症发展导致患者全身功能失代偿存在应激反应。

4 结语

急性水肿型预后良好,但当胆道疾病治疗不彻底,初次发作后仍会有频繁复发的可能。出血性坏死型预后会存在多种并发症可能。此外,本病基本由胆道疾病引起,因此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可有效防止本病出现。

参考文献

[1]仇欣.普外手术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8,8(35).

[2]杜干荣.胆道及胰腺手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4).


作者简介:王滋兴(1978-),男,青海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