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让你重新认识胃脘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中医让你重新认识胃脘痛

段定山

成都市青白江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300

在临床消化道疾病中,胃脘痛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为胃脘近心窝处的疼痛,还伴有恶心、反酸、腹胀、嗳气等症状。在中医当中,胃脘痛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内经》,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有关,中医在对其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1. 中医胃脘痛的辨证治疗

1.寒邪客胃型

在对寒邪客胃治疗的时候,良附丸是基础方,方中的高良姜能够温胃散寒,而香附有止痛的作用。对于寒重者,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的,可以加入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若是胃寒比较轻的,可对局部进行温熨,或使用姜红糖,就能够散寒止痛。对于严重气滞者,可以将佛手、元胡索、香橼加入其中,能够理气止痛。若是存在着寒热身痛证者,可以添加苏叶、生姜、藿香、佩兰,或使用生姜汤来进行散寒止痛。对于伴有呕吐、胸脘痞闷等症状的患者,需要将枳壳、神曲、鸡内金加入其中,能够达到和胃降逆、消食导滞的功效。

6170d8a035f80_html_a8fbf4221c5aec51.png

2.饮食停滞型

对于饮食停滞型来说,在治疗当中,保和丸是比较通用的药方,该方有着消食导滞的作用。药方当中的山楂、莱菔子、神曲具有健胃下气之效,半夏、茯苓、陈皮能够健脾和胃,化湿理气。对于食积化热的患者,可以添加上黄芩、黄连,达到清热泻火的功效。对于大便秘结的患者,可联用小承气汤。对于泛酸患者,可以加入煅瓦楞子、乌贼骨来进行和中制酸。

3. 肝气犯胃型

肝气犯胃型主要症状表现为胃痛与肝气郁结,在对这一本型进行治疗的时候,主要运用柴胡疏肝散,该方当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能够疏肝解郁,陈皮、枳壳能够理气和中,诸药共奏能够达到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对于气滞胀重者,可以加入青皮、郁金,有着理气解郁的作用。对于胁痛严重者,可以将川楝子、元胡放入,达到理气止痛。

4.肝胃郁热型

胃痛与肝气“郁”“热”是这一类型的主要症状特点,在治疗上,主要通过疏肝、泄热、理气、和中。在方药当中,柴胡、白芍、当归、薄荷能够解郁、止痛,白术、甘草、生姜、茯苓可以和中健胃,栀子、丹皮能够清肝泄热。在左金丸当中,黄连能够起到清泄胃火,吴茱萸可以散肝郁。该类型存在着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等。

5.胃阴亏虚型

胃痛与阴虚是胃阴亏虚型的主要表现特点,治疗上使用益胃汤联合芍药甘草汤。该方当中的沙参、生地、麦冬、玉竹能够益胃养阴,芍药、甘草能够对止痛起到和中缓急的作用。对于严重胃阴亏损者,可以适量添加干石斛。对于脘腹灼痛、泛酸者,可以配合使用左金丸。对于胃热偏盛的患者,能够将生石膏、玉竹、知母、芦根加入,起到清胃泄热之效。对于明显便秘者,可以添入郁李仁、瓜蒌仁等来达到润肠的效果。疼痛严重者,可以使用一些理气、不伤阴的药物,比如厚朴花、香橼、玫瑰花、佛手等。

6170d8a035f80_html_1edf5f9c3d3803f4.png

6. 脾胃虚寒型

在对脾胃虚寒型治疗时,使用黄芪建中汤。对于泛吐清水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加入一些药材,达到温胃化饮的效果,比如,干姜、吴茱萸、半夏、茯苓等。对于脾虚湿盛、温胃化饮者,可以与二陈汤联用。对于肾阳虚者,主要体现在肢冷、腰膝酸软、头晕等,可以加入肉桂、附子等,来起到温脾和胃的作用。每天使用1剂,分早晚2次服用,共计治疗4周。

2.中药外治

1.中药外敷

依据辩证来对处方进行选择。对于脾胃虚寒,或者感受寒邪者,可以使用丁桂散。药方有15g丁香、6g吴茱萸、15g肉桂、9g小茴香。对于瘀血疼痛患者,可以加用乳香、没药。对于胃热作痛的患者,选择使用三黄散、黄芩、黄连、大黄。以上药物研细末,在中脘穴部位进行外敷,使用纱布围固,每日使用1次。

2.搽药疗法

将30g鲜姜捣烂,15g香附研成细粉,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筷子搅匀后,使用毛巾蘸药,轻轻在胃脘部摩擦20min,2次/日,适合虚寒胃痛者。

3.兜肚疗法

对于瘀血胃痛的患者,使用15g三棱、15g莪术、15g高良姜、45g艾叶、10g木香、10g肉桂、10g草果、10g丁香、15g水仙子、15g红花、6g砂仁。对于寒性胃痛的患者,使用15g干姜、10g甘松、10g吴茱萸、10g细辛、10g白芷、10g肉桂、30g艾叶、6g大茴香。将以上药物研细末,使用40cm柔软白棉布,折成布兜,把药均撒上,将塑料薄膜作外层,之后进行密封,避免药末堆积,在胃脘部放置1-2个再进行更换。

3.饮食疗法

在对胃脘痛治疗的过程中,中医强调三分治疗,七分保养。可见,饮食疗法对于胃脘痛的治疗和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明显的改善。可以食用佛手粥,主要需要使用15g佛手柑,煎汤之后去渣,之后放入10g粳米,加入适量的冰糖,一起煮粥。粥成后放佛手汁,稍微煮沸就可以了,2-3次/日,比较适合肝胃不和证。猪肚汤需要1个猪肚3g莲肉、3g肉桂、30g红枣、9g小茴香、60g白糯米。米与药一起放入肚内,用线来扎口,外面使用清水煮烂。该方具有健脾益胃、止痛的作用。将100g粳米煮半熟,再加30g麦冬汁,并放入冰糖,一起煮粥。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体更容易过度疲劳,降低了机体的抵抗力,再加上不合理的饮食,很容易出现胃脘痛。在对胃脘痛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能够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运用辨证治疗,且在治疗过程中,还可运用中医外治的方法和食疗,能够起到较好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