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2
/ 2

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研究

刘章琴、杨林 【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针对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报警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针对性护理管理(观察组,n=35),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35),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在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感染、体温下降、心率失常、穿刺处出血、睡眠障碍、低血压)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针对治疗过程展开针对性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质量。

关键词: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常见报警;处理方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是通过净化医疗装置去除患者体内异常血浆成分、蓄积药物毒物以及代谢产物的一种治疗方式,其能够调节患者体内环境,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发生心率失常、低血压、穿刺处出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针对性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6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案,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观察组患者(针对性护理管理,n=30),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介于4-12岁,平均年龄(7.52±1.57)岁。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n=35),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介于4-12岁,平均年龄(7.15±1.91)岁。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配合主治医生完成血液净化治疗,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预防感染等;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①疼痛护理。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在结束治疗时往往伴有强烈的疼痛,此时护理人员应先给予患者安慰,消除患者因疼痛产生的焦虑、抑郁负面情绪,此外对患者病灶处疼痛的性质、疼痛程度以及疼痛持续时间等情况进行观察评估,可适当播放舒缓的音乐及患者喜爱的电视节目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达到降低患者疼痛的目的,必要时可给予患者镇痛药止痛;②穿刺及创口护理。在进行净化穿刺时应注意尽量规避感染部位,如在扣眼穿刺过程中发现穿刺点出现发黑、感染等迹象时应当立即停止穿刺,并更换穿刺点,将血透导管创口的护理措施做好,对导管口及隧道的感染进行积极处理;③其他护理。对血液净化室内的环境进行清洁,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适宜,在患者接受血液净化时应尽量做好陪护管理,避免该阶段尤其是上下机时间内血液净化室内有无关人员进出,保证血液净化室内的洁净,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概率,定期对血液净化室内的空气、医疗用品的细菌培养及净化用水的监测,保证早每次使用时相关物品均能达到合格标准;医护人员在进行血液净化及后续护理中,应严格按照医院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有效避免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对患者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2]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1724baf6bf23_html_f424173bff83a9e5.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连续性血液净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感染、体温下降、心率失常、穿刺处出血、睡眠障碍、低血压)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下表1:

表1 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n

感染

体温下降

心率失常

观察组

35

1(2.86%)

2(5.71%)

1(2.86%)

对照组

35

7(20.00%)

8(22.86%)

6(17.14%)

x2

/

5.0806

4.2000

3.9683

p

/

0.0241

0.0404

0.0463

组别

n

穿刺处出血

睡眠障碍

低血压

观察组

35

1(2.86%)

1(2.86%)

1(2.86%)

对照组

35

6(17.14%)

6(17.14%)

8(22.86%)

x2

/

3.9683

3.9683

6.2477

p

/

0.0463

0.0463

0.0124

3讨论

对于儿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患者而言,其年龄尚小,低于治疗的耐受度较差,且在治疗过程中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在对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不难发现,由于大部分血液净化患者均合并有慢性病史,需长期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而部分患者又接受过肾移植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来促进恢复,因此该类人群机体抵抗能力较正常患者较低[3],此外,血液净化患者本身尿量较正常人较少,存在一部分尿液残留于膀胱内,未及时排出,易滋生细菌,造成感染,并且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患者血液存在着与外界相通的血管通路,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本次研究对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通过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在围治疗期内注意个人卫生与保健,通过并发症干预最大程度提高患者对于各类风险事件的预防能力,促进患者的预后改善[5]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连续性血液净治疗患者,针对治疗过程展开针对性护理管理,可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质量,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杨娟娟,易永红. 儿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低体温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20,35(4):334-337.

[2]黄小泰. 儿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7):194-195,198.

[3]方柯南,程东良,洪小杨,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严重脓毒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0,27(9):678-682.

[4]谢雯婷. 儿童严重脓毒症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体会[J]. 透析与人工器官,2020,31(1):50-52.

[5]刘丽杰,陈学兰.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难治性水肿患儿的效果观察及护理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