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油区深层钻井液技术难点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5
/ 2


罗家油区深层钻井液技术难点及对策

左胜利 王黎瑞 李云贵

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渤海钻井总公司,山东东营, 257200

: 罗家油区深层处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深层钻探目的主探沙三中,兼探沙四下亚段新含油气情况。由于钻探储层埋藏较深,地质情况非常复杂,钻井过程中存在高压层出水、上漏下涌等技术难点。本文从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稳定性控制,防漏堵漏方面介绍了技术难点,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为技术方案的优化和钻井提速提效提供借鉴。

关键词 罗家油区 高密度 稳定性 流变性 防漏堵漏

罗家油区深层处于济阳坳陷沾化凹陷罗家鼻状构造带,北临渤南洼陷,南靠陈家庄凸起。由于罗家油区深层存在高温 、高压、盐岩及多压力系统,钻井液密度在 1.85g/cm3以上,

1 施工技术难点

钻遇高压地层的钻井过程中,存在高压水层、上漏下涌等复杂故障。

(1)临井深层可参考资料少,新探井地层压力、坍塌压力等重要地质参数不清晰,平衡地层压力的钻井液密度很难确定;

(2)同一裸眼井段出现多套压力体系,造成上漏下涌、垮塌技术难题;

(3)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稳定性控制问题比较突出。各种污染(如盐膏层、高矿化度地层水、固相等)均会造成钻井液性能维护处理工作的复杂化。 

(4)固控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高密度情况下,为了尽可能减少加重剂的损失,通常是停止使用离心机,只使用振动筛和除砂器,虽然可以保证加重剂的损耗降至最低,但同时进入体系中的较细的钻屑也无法得到有效清除,影响高密度钻井液性能的调控。

(5)高密度钻井液体处理剂配伍选择较难。各类钻井液处理剂选择配伍,现场使用须要谨慎,避免钻井液性能不稳定、流动性变差现象。

2 技术施工对策

随着罗家油区深部油气勘探开发,针对高密度钻井液稳定性、流变性控制,防漏堵漏、高压层钻井液调整技术难点,总结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以期为技术方案的优化和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指导和借鉴。

2.1 高密度钻井液流变性、稳定性控制技术

罗家油区深部井段钻井,使用高密度复合盐钻井液,主要钻遇地层为沙三、沙四地层,钻井液密度在 1.60~1.85g/cm3,沙四下亚段高压层钻井液密度在 1.85~1.90g/cm3

具体技术对策:

(1)钻屑、加重剂固相的控制,一是加强对固控设备的使用,最大程度上降低钻屑在钻井液中的积累程度,振动筛筛布选择150目以上。二是由可溶性盐类,提高钻井液液相密度,降低钻井液固相的体积分数。在保6%KCl的基础上,尽量加大NaCl含量,使固相颗粒粒度及级配,既满足失水造壁要求,又能获得“足够”的游离自由水,有利于高密度复合盐钻井液流变性流变性和稳定性的调整。

(2) 膨润土含量控制,合理膨润土含量是控制高密度钻井液性能的核心。高密度钻井液应将坂含控制在靠近下限。同时固含也必须保持最低,加重前一次性地将坂含、固含调至所需的最低量限,获得更多游离自由水,实现高密度钻井液良好流变性和稳定性。从钻井液基浆密度时就开始控制,基浆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10 g/cm3,钻井液密度在1.85g/cm3 以上时,坂土含量控制在16~20g/L。

(3)钻井液的强抑制性,复合盐钻井液抑制性主要用HPAM、胺基聚醇。其中,HPAM有效含量要维持在0.2%~0.3%,胺基聚醇有效含量要维持在0.5%左右。钻进过程中及时补充各种钻井液处理剂,维持处理剂的有效含量。

(4)处理剂配伍选择,处理剂组合品种少,要抗盐、抗钙、抗土侵(包括岩屑)污染能力强,钻井液维护处理的加入,要提前做好定型试验。

(5)PH值的控制,正常钻进pH 值控制在9~10之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磺化类处理剂的效能发挥,利于钻井液性能稳定。在盐膏层井段适当提高钻井液pH值至10~11,配合用硅氟类降粘剂维护处理,保持钻井液很好的流动性。

2.2 防漏堵漏、高压层钻井液调整技术

罗家油区深部沙四下亚段存在高压低渗油、水层,并且同一裸眼段存在多层压力系统,钻井液密度窗口较窄,在钻开高压地层后,出现水侵、上漏下涌等复杂故障。

(1)合理设计井身结构,技术套管封隔上部低压地层。罗家油区沙二段砂岩地层承压较低,深部沙四下亚段存在高压层。

(2)处理井漏做到“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综合堵漏”。采用细颗粒纤维状堵漏剂,随钻防漏、堵漏。在漏失量较大的情况下,堵漏选用复配堵漏材料,把颗粒状、纤维状堵漏材料搭配使用,以增强堵漏效果。

(3)钻井液受油气水侵钻井液调整:注意观察返出钻井液变化,加密测量,排放掉油气水侵的低密度钻井液,按复合盐钻井液配方比例,加入复合胶液维护处理钻井液,恢复良好的钻井液性能。

(4)沙四下亚段高压渗层的钻井液密度确定。正常钻进钻井液密度在 1.80g/cm3,基本能够平衡地层压力。完钻起钻前多次短程起下钻,测量循环周,确定安全钻井液密度范围,同时配制高密度润滑钻井液,从井底封过高压油气水层至技套,以缓解油气水侵入。

3 结论与建议

(1)高密度复合盐钻井液中有足够的自由水,可保持良好流变性、稳定性。

(2)钻井液加重通过提高滤液密度,减少重晶石用量。

(3)尽量降低膨润土含量,在密度超过 1.80 g/cm3 ,膨润土含量控制在16~20g/L。

(4)从体系的抑制性、流变性和润滑性入手,选择各类钻井液处理剂,处理剂胶液维护,有助于钻井液性能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鄢捷年.钻井液工艺学[M].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5.

[2]蔡利山,胡新中,刘四海,等.高密度钻井液瓶颈技术问题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