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1

围手术期低体温预防的护理

刘旭垚

天津市眼科医院 300020

围术期低体温是麻醉和外科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显示,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50%~70%人体核心体温的正常范围为36.5℃~ 37.5℃ 。正常情况下,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间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体温,而围术期由于各种原因使该平衡破坏,常导致病人处于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4.0℃~36.4℃)的状态,围术期低体温对机体各系统有诸多不利的影响。以往护理人员对低体温重视不足,但是近年来围术期低体温病人的保温护理已成为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

1低体温对手术病人的影响

1.1正面影响 如降低机体代谢率、增加组织器官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低体温对感染病人可预防恶性高热等。

1.2负面影响

1.2.1 影响凝血功能 围术期体温降低显著增加了失血量和对输血的需求,轻度低温可使血液丧失增加30%,并显著增加异体输血量。

1.2.2增加切口感染率 术中温度低于35℃,伤口的感染率增加3倍,住院时间延长约20%。

1.2.3加重代谢紊乱 机体在34℃时,记忆力减退消失,低体温病人( 34.8℃±0.6℃) 的平均出手术恢复室时间较正常体温病人(36.7℃±0.6℃)延长40 min。

1.2.4 增加心血管并发症 围术期低体温还会增加循环血中儿茶酚胺的水平,导致病人出现高血压及全身血管收缩反应,从而增加病人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几率。

1.2.5降低机体免疫力 侵入人体的细菌及病毒要由体内的白血球来对抗,但每当体温降低1℃,白血球所提供的免疫力便会减少37%,从而使病人抵抗力下降。

1.2.6 其他不良影响 在围术期未作有效保温时,寒战发生率约67%。低温还可导致呼吸抑制、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 引起病人围术期低体温的相关因素

2.1 手术前后相关因素

2.1.1 心理因素 患者因恐惧等精神因素,对外界事物反应加强,会使血液重新分配,影响了回心血量和微循环灌流量,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低体温。

2.1.2保暖措施不力 病人在转运过程中保暖措施不利,麻醉复苏时保暖措施不利。

2.2手术中相关因素

2.2.1环境温度影响 一般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在22℃左右,对于病人来说,皮肤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过大,使辐射和对流散热明显增加,再加上麻醉药导致的体温调节机制受损,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围术期低体温。

2.2.2输入大量室温液体 手术过程中,常会给病人输入大量室温温度的液体,这样能明显降低机体温度。

2.2.3麻醉 全身麻醉病人体温在手术40min左右时降至最低。麻醉损害了机体体温调节机制,是导致手术病人发生围术期轻度低体温的最重原因之一。

2.2.4年龄因素 儿童由于体表面积相对体重大,且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老年患者(年龄>60岁)自身体质较差,对于冷刺激敏感性较大,易引起体温下降。

3 综合保温措施

3.1覆盖保暖物 在不影响术野的前提下,在非手术区域的四肢和躯干用保暖棉垫等覆盖以减少散热是最简易的方法。

3.2增加手术室环境温度 升高环境温度是防止中心体温下降的最有效最简单的办法,目前主张将室温设置于23℃~25℃,湿度50%~60%。

3.3 红外线辐射器 婴儿加热表面大小与身体大小之比较成人大,辐射加热器效果较好。

3.4液体加温 1L冷晶体液使体温下降0.25℃输入大量液体时,必须加温。输液加温泵对预防低体温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5可控温体位垫或手术床 使用加热毯、自动控温手术床等设备可有效地维持患者正常体温。如条件许可,其是较适宜的控制体温的措施。

3.6复合保温 临床实践表明,单一的保温方法并不一定能起到保温作用。为了提高围手术期患者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手术期间采取复合保温措施非常重要(保持温暖的环境;术中加强覆盖,避免不必要的暴露;术中可控温体位垫的应用;对静脉输注的液体进行加温;加强手术团队的合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等)可有效地维持病人正常体温。

4小结

目前,很多医院手术室已意识到维持手术病人正常体温以及围术期保温护理的重要性。手术室护士除了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体核温度,及时发现体温降低现象,还应提高重视,主动采取保温措施,防止由于低体温带来的并发症,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减轻病人的经济压力,以利于早日康复。无论是应用什么样的保温措施,既要保证利于手术,也要让患者舒适,感受到细心细致的护理温暖,真正体现出人文关怀的服务精神。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