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7
/ 2

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

陈琪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610000

摘要: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日常的成本会计实务管理操作中,盈余核算管理已发展成为一项较为重要的财务工作。企业的固定盈余资产管理对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质量、企业资产价值实现最大化的企业财务管理战略目标等都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是企业投资者及时获得相关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要依据来源,其信息质量高低是直接影响投资双方会计信息不对称管理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而对投融资业务双方都可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深入阐述会计盈余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信息服务质量的基本内涵,深入浅出分析我国企业会计盈余财务管理的主要成因,会计信息服务质量与上市公司的负债债务契约性的特征,探讨建立规范我国企业会计盈余财务管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服务质量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盈余资产管理;财务会计信息;银行债务契约

1、盈余管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内涵

盈余财务管理的基本内涵:斯考特认为,盈余财务管理主要是一种指在公司GAAP所允许的管理范围内,通过对企业会计财务政策的合理选择可以使企业经营者自身获得利益或者使企业自身市场经济价值直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行为。凯瑟琳雪珀则这样认为,事实上,盈余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者为特定目的有效使用受控资金发布财务报告的全过程。以下是一些中国民营企业的“信息披露管理”。从这两个权威定义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中国盈余资产管理的基本含义:第一,盈余资产管理的决策主体单位是中国企业资产管理执行当局,包括了总经理工作人员、董事会和其他负责参与企业决策的国家权力行政部门。虽然这些财务部门和管理人员在他们进行企业盈余会计管理的基本动机上也可能有一些分歧,但他们对执行企业会计管理政策和企业对外财务报告中的盈余都不具有重大实际影响,企业内部盈余管理信息的及时披露往往是他们之间相互协调妥协的最终结果。第二,盈余信息管理的企业客体信息是指为企业提供对外财务报告的企业盈余管理信息。这些会计信息不仅仅是指对公司会计财务收益的自动调整和风险控制,而且它还包括对其他有关会计信息公开披露的监督管理。第三,盈余收益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在公司GAAP所允许的管理范围内通过综合分析运用财务会计和非财务会计管理手段运用来有效实现对公司会计财务收益的有效控制和自动调整。它主要内容包括全年会计预算政策的制定选用,应计预算项目的有效管理,交易一段时间的合理改变,交易的方式创造等。第四。盈余资产管理的主要服务目的也就是实现盈余资产管理服务主体自身经济利益的实现最大化。其中主要包括高级管理人员自身整体利益的成本最大化和以以董事会主要成员所长为代表的广大股东整体利益的成本最大化。

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的基本内涵:Joseph M. Juran从会计使用者的业务使用需求的角度明确给出了基本的定义——企业会计信息产品的质量程度应该是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质量程度;Klaus从产品生产者使用的角度明确给出了基本的定义——企业会计信息的产品质量程度应该是企业会计信息企业产品能够满足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经营要求的质量程度(业务系统);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内新颁布的标准lS08402—94(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一科学术语》中有关新的会计信息产品质量的基本定义也就是,会计信息产品满足明确和明显隐含业务需要要求能力的各种特征质量总和。根据以上三个比较权威的标准定义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会计信息化的质量管理应该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因素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用性和信息符合性两个基本方面,具体的五个特征因素应该分别是: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可容易理解性、可比性、及时

性及效益大于成本等。

2、企业盈余管理的成因

(一)企业盈余资产管理的问题产生首先就是源于我国企业资产管理事务当局与发布会计信息的其他主要利益直接相关者间必然存在会计信息不对称。企业资产管理机构当局主要作为企业代理人可以掌握一个企业的全部财务信息,而企业委托人及其他企业利益直接相关者主要通过查阅企业财务部的会计报告可以了解掌握企业的全部有关财务信息,双方由此获得的企业信息并不对称,在这两种情况下,为了利用企业信息,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可以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有选择地,适当地要求提供对其有利的企业信息,,并且隐藏那些对你不利的信息。此外,受财务信息披露成本、会计准则、财务制度和财务合同的限制,企业不能尽可能地披露全部财务信息。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为我国企业资产管理部门开展企业盈余资产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了解企业资产管理中高层的各种切身利益关系是企业盈余资产管理的直接重要动因。企业销售利润平均增长率、销售收入利润率、资产净值报酬率等主要财务指标,是企业委托人对一个企业高级管理层业务绩效评价进行考核最重要的几个指标,指标任务完成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决定了企业评价的绩效等级,关系着得到一个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平均薪酬和其在职务上的升迁,因此,企业高级管理层通常会为了提高业绩上的表现而定期进行必要的企业盈余基金管理,这就是企业盈余基金管理的企业绩效评价主要动因。另外,企业为了进行资金盈余风险管理同时还有其他风险动因,比如:其他资本进入市场风险动因,为了通过发行股票或者让股票成功上市等促进资本运作而同时进行资金盈余风险管理可以保持良好的经营业绩盈利表现;其他税收盈余筹划风险动因,为了减少或推迟各项税费的按期缴纳,同时通过调整进行税收盈余风险管理,减少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其他资本公积筹资风险驱动因素,是为了在获得其他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同时进行资本公积风险管理,使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能够满足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而不受限制。

3、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债契约特征

3.1会计信息质量与债券成本

研究人员发现,信息真实披露好和质量高的信贷企业往往有着较低的贷款信用率和利差(Yu,2005;Bharath等,2008)。沈宜庆(2009)的两个实证分析结果也充分显示了半年报的披露自愿性能和披露成本环境越高,企业首次发行长期公司债的可定增额度和举债融资成本越低,但是这种实证结果在高融资风险高重组的大型企业中并不显著。此外,一些经济学者用美国债券市场评级指数作为计算债券交易成本的一个代理定价变量也因此得出了相同的科学结论。Ahmed等(2002)有人发现银行财务报告中对稳健性高的银行企业债券有很好的债券信用风险评级,aashbaugh等(2006)也有人认为企业债券信用评缀与财务盈余计算质量正确度相关。朱松(2013)进一步从企业审计信用质量、会计信用稳健性和企业盈余资产波动性三个基本角度分析发现针对企业的信用会计信息服务质量评级越高.企业信用风险评级将变得越高。

3.2会计付息质量与其他债券其特征

会计信息服务质量与企业债券发行期限长的关系两个方面。Bhamth等(2008)通过实证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在法定债券中,会计信息采集质量与法定债券发行期限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会计信息服务质量与适用限制性服务条款主要关系两个方面。Nikolaev(2008)的一项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提供更加稳健的企业财务报告的中国企业更多地有可能在税务契约中另外设立一些限制性免税条款。但是,Chava等(2O+0)作者认为针对股利利息支付减税政策具有限制性质的条款可能更有利于可能在那些会计信息采集质量差的中小企业中广泛运用。

4、结束语

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盈余核算管理突出问题不仅仅它是企业会计管理问题,而且它更是复杂的经济社会管理问题。盈余财务管理的成功产生与发展存在必须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实际条件,应该通过加快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建设、规范会计公司企业治理、加强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体系建设、强化外部财务监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企业盈余财务管理在合法、适度的经营范围内有序进行,以有效提升我国企业会计管理信息服务质量,维护广大企业会计信息服务使用者的合法利益,促进现代我国会计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盈盈、王淑珍.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例分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07).

[2]王奔.审视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会计之友(上),2006,(10).

[3]任秀梅。赵晓华,施继坤.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作者简介:陈琪1991.07.28),四川籍贯

硕士学历,现就职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职称,研究方向: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