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服务方案改善情绪障碍患儿情绪评分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2

心理护理服务方案改善情绪障碍患儿情绪评分的效果研究

玛依拉 ·买买提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情绪障碍患儿采用心理护理服务方案对情绪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情绪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开心程度、合作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与合作程度均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满意度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心理护理服务方案有着显著改善作用,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服务方案;情绪障碍;情绪评分;改善效果

儿童情绪障碍发病率在不断攀升,主要临床症状为焦虑、抑郁等,会对患儿心理与生理发育产生影响[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情绪障碍患儿,共60例,均为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以此来分析心理护理服务方案的价值,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情绪障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其中常规组患儿30例,年龄为9-12岁,平均年龄为(10.25±1.57)岁;观察组患儿30例,年龄为9-11岁,平均年龄为(10.63±1.42)岁,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组间数据比较,P>0.05。

纳入标准:(1)患儿家属知晓研究并签署同意书;(2)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精神病史;(2)急诊抢救者;(3)脑器质性疾病史。

1.2实施方法

常规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等。观察组患儿采取心理护理服务方案,首先需要让患儿学会发送,通过轻松的情景与活动来疏导患儿紧张情况,然后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来帮助患儿改变固有认知习惯,并增加患儿自信,有助于患儿焦虑程度降低。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倾听患儿的困难与痛苦,给予患儿足够的鼓励与支持。针对强迫障碍患儿,需要对其进行紧张、放松、再紧张、再放松的反复练习,以此来缓解患儿的不适感。护理人员还可以让成功案例患儿向其讲述疾病战胜反复,从而帮助患儿树立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开心程度(通过《开心程度表》[2]来评估患儿开心程度,分数高则优,分数低则差)、合作程度(按百分比对患儿配合程度进行计算)、焦虑程度(利用SAS焦虑自评量表[3]进行评分,分数低则优,分数高则差)、抑郁程度(利用SDS抑郁自评量表[4]进行评分,分数低则优,分数高则差)、护理满意度(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护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患儿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X2检验;计量采取(x±s)表示,T检验;当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开心程度与合作程度比较

护理前,常规组患儿开心程度为(15.45±0.18)分,合作程度为(48.52±0.17)分,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为(15.87±0.22)分,合作程度为(48.38±0.14)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常规组患儿开心程度为(43.83±0.48)分,合作程度为(76.83±0.52)分,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为(56.64±0.74)分,合作程度为(95.84±0.44)分,护理后有差异,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

2.2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有差异,且观察组患儿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负性情绪评分比较(x±s)

组别

焦虑自评量表(分)

抑郁自评量表(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30例)

68.82±3.65

42.93±8.72

71.19±3.55

43.86±8.72

常规组(30例)

68.42±3.71

57.84±8.54

70.57±3.43

58.37±8.74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比较

常规组患儿非常满意5例、满意18例、一般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76.67%(23/30);观察组患儿非常满意9例、满意20例、一般1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96.67%(29/30),两两比较有差异,且观察组患儿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

3.讨论

目前多数家长会过分溺爱孩子,而且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容易对各种有害因素出现敏感反应,所以容易诱发情绪障碍,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开心程度、合作程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儿,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该护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该护理能够对患儿心理进行分析,然后给予个性化护理来满足患儿不同的心理需求,不仅能够帮助患儿克服负面情绪,同时还能够对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明显改善,有助于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服务方案是能够提高患儿开心程度与合作程度,并且能够降低患儿不良情绪,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将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红燕. 绘画疗法在1例骨折伴多发伤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心理干预体会[J]. 全科护理,2021,19(5):719-720.

[2] 曾秀,黄冬荷,王桂花. Teach-back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腭裂修补术后语音障碍患儿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医药卫生,2021,37(7):1212-1215.

[3] 心理护理对创伤后骨折患儿早期应激障碍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8,16(19):2347-2349.

[4] 多站式延续性护理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9):1-4.

[5] 张丽,刘花艳,刘玉娟,等. 基于授权理论的自制动画教育联合亲情干预对癫痫患儿自尊水平、心理状态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5):5-8.

[6] 范丽伟. 心理干预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家长焦虑抑郁情绪的对照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21,34(2):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