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呋辛序贯疗法预防妇科术后感染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9
/ 3

头孢呋辛序贯疗法预防妇科术后感染疗效和成本 - 效果分析

林爱云 1 洪志达 1 陈瑞欣 2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 1 药学部, 2 妇科 ,福建厦门 361001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术后患者应用头孢呋辛序贯疗法预防感染的实际效果。方法:于2020年06月--2021年06月,以本院妇科纳入的100例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课题对象,尝试将其分组干预对比,分别设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单纯静脉输注头孢呋辛,而研究组给予头孢呋辛序贯疗法。结果: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与常规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高热、感染、恶心等不良反应与常规组无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头孢呋辛序贯疗法高效、安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治疗费用,药物经济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妇科;手术治疗;头孢呋辛;序贯疗法;感染;预防效果

妇科手术治疗方式在现代临床中普遍可见,比如剖宫术、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等,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疗法毕竟属于侵入性操作,无论创伤大小,术后都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加重患者治疗负担,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而且还有可能会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大患者经济负担[1]。因此,妇科术后有必要加强感染预防工作。抗菌素药物是现代临床防治感染的常用药,比如头孢菌素,虽然疗效尚可,但是不合理应用容易引起诸多耐药菌株,降低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治疗成本[2]。因此,探索一种更加安全、低成本、高效、经济的药物应用方案,意义重大。本研究特此以100例妇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主体,尝试了头孢菌素序贯疗法,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100例妇科手术治疗患者的纳入时间均为2020年06月--2021年06月,入组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无麻醉禁忌;主要指标完整齐全。排除标准:对头孢呋辛容易过敏;哺乳或妊娠;肠胃功能紊乱而不利于药物吸收;肝肾功能严重障碍不全;心脑血管疾病;近期曾用过其他抗菌素药物。根据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要求,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组观察课题对象并分别设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年龄24-47岁,均龄(35.8±10.2)岁;19例单纯附件切除术、15例子宫全切术、1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常规组年龄23-48岁,均龄(35.9±10.4)岁;18例单纯附件切除术、16例子宫全切术、16例子宫次全切除术。两组基本信息经过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

1.2方法

常规组50例妇科术后患者单纯静脉输注头孢呋辛(浙江惠迪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5056批号2210412,规格0.75g)预防感染,即:选取0.75-1.5g头孢呋辛钠注射剂,每日2次,静脉滴注5d。

研究组50例妇科术后患者给予头孢呋辛序贯疗法预防感染,即:首先选取0.75-1.5g头孢呋辛钠注射剂,每日2次,静脉滴注,48h之后暂停静脉输注,改为头孢呋辛酯片,每日2次,500mg/d,口服给药5d。

1.3观察指标

(1)手术切口愈合效果判定:切口良好愈合,无红肿、出血、渗血渗液、化脓等不良反应,视为甲级愈合;切口基本愈合,轻微硬结、泛红、渗血渗液、血肿,但是并未化脓,视为乙级愈合;切口愈合不良且红肿、渗血、渗血渗液,明显化脓,需要切开引流,视为丙级愈合。(2)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比如高热、感染、恶心。(3)记录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费用。

1.4数据统计处理

统计学软件以spss22.0版本为主,进一步检验分析本研究课题获得的计量数据以及计数信息,其中计量资料包括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x±s)形式描述,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包括切口愈合率、不良反应,以%(率)形式表述,组间X2检验,数据差异判定结果以P值描述,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 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常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

小组

病例

甲级

乙级

丙级

研究组

50

49(98.00%)

1(2.00%)

0

常规组

50

47(94.00%)

2(4.00%)

1(2.00%)

X2

-

0.492

0.186

0.072

p

-

>0.05

>0.05

>0.05

2.2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 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常规组不良反应对比

小组

病例

高热

感染

恶心

总发生率

研究组

50

1

2

1

4(8.00%)

常规组

50

2

2

1

5(10.00%)

X2

-




0.426

p

-




>0.05

2.3观察研究组与常规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 见表3

表3 研究组与常规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对比

小组

病例数

住院时间(d)

治疗费用

研究组

50

6.1±0.8

263.8±30.9

常规组

50

10.4±2.2

400.8±25.6

t

-

7.035

22.083

p

-

<0.05

<0.05

3.讨论

作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呋辛,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抗菌谱广的半合成头孢菌素,能够稳定β内酰胺酶,具有较高的血药浓度,肾毒性作用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组织透性优良,通常被现代临床用来预防泌尿道细菌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与此同时,在术后感染预防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不同药物的应用方法所获得的抗感染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4]。本研究对妇科术后患者尝试了头孢呋辛单纯静脉输注疗法以及头孢呋辛序贯疗法,结果研究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8.00%与常规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4.00%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提示头孢呋辛静脉输注、序贯治疗效果相当。而且研究组术后高热、感染、恶心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与常规组10.00%无差异(p>0.05)。但是研究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说明头孢呋辛序贯治疗方法优越,能够在显著提高感染预防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降低患者治疗成本,经济效益显著。现阶段我国临床进行感染防治过程中特别重视序贯疗法,是因为序贯疗法能够在确保疗效的情况下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治疗负担,这对于我国医疗体质改革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与此同时,序贯疗法还可以减少诸多院内并发症,非常适合老年、高龄的住院患者[6]。静脉输注虽然也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但是经静脉输注途径有可能会诱发交叉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本。

总而言之,对于妇科术后患者而言,头孢呋辛序贯疗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感染防治效果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现代临床将之作为感染预防的首选。

【参考文献】

[1]陈柳燕.不同抗菌药物预防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09):118-120.

[2]胡彩云.头孢唑林与头孢呋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9,16(02):330-332.

[3]王维红,郭晓霞.头孢呋辛钠不同用药时间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05):573-577.

[4]吴昊,石展英,李兵,等.头孢呋辛与他类抗菌药物在骨科手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效价评估[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3):5399-5402+5410.

[5]郝继晖,邴兰香,王颖.国产头孢呋辛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刊,2015,50(10):96-98.

[6]范洁,底雪梅,黄小萍.妇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管理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15,36(01):29-33.


第一作者:林爱云,职称初级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工作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邮编:361001


通讯作者:陈瑞欣,职称主治医生, 研究方向:妇科,工作于: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邮编:3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