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学习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有感

李小雪

延安革命纪念馆 716000


摘要:习近平在陕西视察时讲到,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战胜挑战、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延安精神在“求差距,抓落实,定方向”上为实现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历史借鉴。在习近平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新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时情、世情,我们需要从延安精神中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得到教训和经验。

关键词:延安精神;党建

一、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一)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政党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科学指导,牢牢把握党在革命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不仅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面对敌人的进攻和封锁,面对无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带领无数革命先烈和进步青年奋勇投身于滚滚历史洪流。

(二)精髓:实事求是

延安时期,毛泽东提出“实事求是”的口号,并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明了全党整风的方向,就是要破除马克思主义静态孤立的观点,要动态联系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于社会调查分析研究的思想工作更加全面系统和成熟,并最终将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成为一个转变作风、克服主观主义的重要基础环节。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革命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思想,后来才形成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和精髓,也是中国革命事业成功的思想基础。

(三)根基: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45年党的七大强调“党除了人民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将为民服务的人民观正式纳入了《党章》,确立了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因此,提倡“到人民群众中去,向人民群众进行学习”的人民观,既是延安精神的本质和根基,同时也是全党最根本的爱和最高的信念。

二、延安精神与从严治党的内在逻辑

(一)生成逻辑的内在统一性

从延安精神与从严治党生成的逻辑来看,延安精神与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方向上的内在统一,即两者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努力解决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1937年7月至1940年7月,我党正处于迅速壮大阶段,党员人数从4万增加到80万。然而,这其中也包含重大的隐患。因此,毛泽东发动延安整风运动,贯彻“四三”决定,分别针对学风、党风、文风进行整治,肃清了延安时期党内存在的消极、腐败的政治风貌。

(二)历史逻辑的前后贯通性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汲取了延安发展时期的丰富营养,产生了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在组织层面,习近平提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敢于面对、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敢于指出、帮助改正别人的错误。在政治建设层面,习近平重提“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6],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纪律层面,习近平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观念,提出“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防止出现‘破窗效应’。”[7]在思想文化层面,习近平强调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观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炼就“金刚不坏之身”,防止思想上的滑坡和病变,在重大社会政治经济考验前保持政治定力,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上勇挑重担。

三、坚持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力量

(一)从延安精神中学习坚持正确政治风向的政治观

在延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下,仍然面临着党内腐败的问题,为此当时党内进行了一场大运动,最终肃清了腐败、懒惰、投机等不良的风气。以史为鉴,在当代之中国我们也应有一场针对党内思想的整风运动,面对一些领导干部“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向往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不信马列信鬼神”等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现状,要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想信念,用坚定的理想信念补上领导干部精神的“钙”,避免“软骨病”。延安时期,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内部和外部挑战,带领老百姓艰苦奋斗,关键在于我们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因此,我们要汲取延安精神中坚持正确政治风向的政治观,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金刚不坏之身”,从而建立一个风清气正、团结统一的政治生态。

(二)从延安精神中学习“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奋斗观

在延安革命时期,自然环境恶劣,老百姓生活窘迫,党内物质资料极其匮乏,在党的领导下军民进行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最终摆脱了既没有吃又没有穿的窘境。在过去的革命岁月里,人民以这种精神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物质基础早已超过了延安时期。然而,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员干部越不能丢掉过去的优良作风。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观念,要相信“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大力加强高端科学人才的培养,争取早日打破发达国家科技封锁的禁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结束语

延安精神是党在延安时期的具体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史为鉴,追本溯源,从以往革命的经验和精神中汲取力量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照抄,而应该立足于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行创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吏”“以民为本”,做到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进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今日,仍然有必要汲取延安精神的精髓,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社.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44.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8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60.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960,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