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马云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21

摘要:目的:从门诊护理角度进行有关岗位设置以及绩效管理方面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将以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内的护理工作加以分析,并把门诊护理岗位进行层次分化,明确处于不同层次的岗位内容以及职责。结果:通过开展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工作,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质量都产生了极大的提升,在患者有关护理的满意度层面上也有着较为明显的提升(P<0.05)。结论:事实证明,岗位设计与绩效管理的联合应用,对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激发工作性质,同时还能够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各方面需求。

关键词:岗位设置;绩效管理;门诊护理管理

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医疗机构在开展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并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使得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医疗机构同样也要增强对护理人员能力上的培养,并开展较为科学的管理方法,将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同时还能够起到满足患者护理需要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本文开始对有关门诊护理工作内容加以分析。由于门诊区域的项目分布情况具有复杂性,且所要面临的就诊人数相对较多,因而在进行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层面的设置,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患者的就诊需要,应当设置六大项目服务,分别为导诊服务项目、采血检验项目、住院服务项目、病症手术项目、伤口处理项目以及输液服务项目。实验中所涉及的门诊部门护理人员在数量上为25,平均年龄在(31.2±2.12)岁,性别不限,其中主管人员共有5人,副主任护师的人数则为2名。

1.2方法

在开展试验与分析前,先将门诊岗位护理进行分层化处理,不同层次所具备的责任与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为了方便区别,使用S1、S2、S3、S4、以及S5进行代替。由于不同岗位护理工作的工作性质不同,所要面对的患者基数也会产生偏差,并在科研教学内容方面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而需要对其开展较为有效的绩效管理,并结合服务项目进行内容上的细节化规划,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门诊管理质量,同时还能确保患者的护理感官能够得到满足[1]

在整个护理管理工作之中,门诊部门应当加强对不同层次岗位职责的明确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岗位责任制度的分化与应用,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日常工作的实际重心,并引导人员开展责任层面的科学分工。

处在S1层的员工在进行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其工作性质就是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病症引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就诊咨询工作,并及时对门诊开展疏导,避免人流量过多而出现交叉感染或是伤病恶化的情况[2]。处于S2、S3、以及S4层的员工在工作性质上大体相同,一般都是对物资开展相应的运输与管理工作,并对材料与设备进行质量上的把控与核对,以此来为后续的医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S5层的护理人员在开展专项服务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开展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参加学术研究工作,并对有关护理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与提升。

在开展岗位分层管理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绩效管理体系合理化的应用,根据门诊的当前现状进行责任制度的合理规划,通过不同指标来对门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开展相应的评定工作,对于达到要求的员工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3]。同时,在所有绩效管理的工作中,还会进行不同绩效的周期规划,通常是以月度与年度绩效为主,前者主要是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开展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并通过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问题上的反馈与处理,以此来确保整个护理工作在质量层面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本文主要是对就诊患者进行筛选与抽取,为了确保整个实验的有效性与合理性,选取1000例在诊所中的患者进行分析,并对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三大指标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在开展统计学方法的过程中,选用SPSS20.0软件来完成相应的数据计算,以x±s来对计量资料进行相应的表示,并开展相应的检验工作,通过P<0.05的差异需求来判断结果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2020年3月前,门诊部门并没有开展相应的护理管理优化工作,在岗位设置以及绩效管理方面都是选用常规的管理手段,而在2020年3月到2021年4月之间,通过开展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的联合应用,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对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以此来确保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管理前与管理后之间所具有的差异十分显著,因而能够满足统计学意义需求(P<0.05)。

表1门诊护理管理前后相关指标对比

分组

例数

工作质量

护理满意度

工作素质

管理前

1000

67.4

70.9

71.6

管理后

1000

88.2

91.4

92.1

t

-

9.718

9.578

9.578

3.讨论

对于门诊护理工作而言,在开展日常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培养,确保护理工作在质量层面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将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结合,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整个门诊护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同时还能够对后续工作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地影响,以此来满足患者的就诊需求[4]

在本文实验之中,通过开展护理管理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与质量都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提升,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得到了积极有效地影响,对于医疗行业的发展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澍君,任雅娇.绩效考核联合岗位设置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年18期,2997-2999页,2020.

[2]石丽,范禹.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0,017(001):74-75,78.

[3]赵文波,李桂杰.岗位设置联合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养生,2020,000(002):118.

[4]原亮,许晓亮,袁丽,等.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年15期,190-191页,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