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1
/ 2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 C反应蛋白的检验研究

周劲松

江苏省无锡市锡北镇卫生院 214192

【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择取4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另外择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所选研究对象均实施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从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均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P<0.05;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来说,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与健康儿童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

手足口病在儿科比较多见,这一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病情进展迅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患儿通常会出现手足部、口腔周围疱疹及溃疡等现象,甚至会导致患儿心肌炎、脑膜炎等,对患儿健康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及时准确诊断非常重要[1]。据相关研究指出,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这一疾病关系密切,因此临床中可以对通过免疫球蛋白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辅助临床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2]。本文分析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进行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所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择取4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童26例,女童14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6个月,均值(2.52±0.41)岁;另外择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童25例,女童15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6个月,均值(2.50±0.40)岁;经统计学检验分析组间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研究组患儿均经肠道检验阳性,伴随手足部及口腔周围疱疹,并伴随高热症状,所选儿童家属均知晓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其他感染性疾病等。

1.2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均实施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先采集2ml空腹静脉血,之后在室温条件下静置30分钟,并用37℃水浴处理,之后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转,离心时间为10分钟,通过罗氏诊断cobas 8000 e801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配合配套试剂盒,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照分析两组免疫球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其中免疫球蛋白检验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按照(`x±s)方式展示,并利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按照(n/%)方式展示,检验方式为X2,若P<0.05则有意义。

2结果

从免疫球蛋白水平分析,研究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均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P<0.05;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对比(`x±s)

组别

免疫球蛋白A(g/L)

免疫球蛋白G(g/L)

免疫球蛋白M(g/L)

超敏C反应蛋白(μg/ml)

对照组(n=40)

1.27±0.46

14.09±5.32

1.08±0.25

1.19±0.25

研究组(n=40)

0.70±0.32

8.57±3.66

1.79±0.48

10.95±1.29

t

6.433

5.406

8.297

46.977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手足口病属于婴幼儿常见疾病,通常是因儿童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肠道病毒侵袭而导致。轻度症状患儿经过对应治疗及护理可以迅速痊愈,但若未及时予以有效治疗,则会随着病情发展,累及患儿脑部组织,产生神经功能损伤,使疾病危险程度增加,所以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来说,及早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对病情进行了解,方便实施针对性治疗

[3]。临床中,手足口病通常是以临床症状及体征为主予以判断,同时还需要结合临床检验方法,对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验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支持[4]。免疫球蛋白作为人体体液免疫应答系统中重要成分,由浆细胞分泌而来,对外界侵袭蛋白质有抵御作用,还可以起到调和作用,另外还有介导作用。在手足口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受到病毒侵袭而使免疫系统形成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抵御病毒侵袭期间,部分免疫球蛋白将会被消耗,主要是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这也将会使这两种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进而降低了免疫功能,发生免疫反应之后,将会生成大量免疫球蛋白M,在病毒感染作用下,使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炎性反应介质大量生成,对机体产生刺激作用,使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5]。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异常也是机体非特异性炎症的反映。在本次研究中,相比于健康体检儿童,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更低,免疫球蛋白M、超敏C反应蛋白更高,由此可见免疫球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可以将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健康状况反映出来,为病情判断提供辅助作用,方便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使疾病危害性减轻。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来说,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检验与健康儿童有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起到辅助诊断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存娥.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特别健康,2021,01(32):125.

[2] 张文. 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研究[J]. 中外医疗,2021,40(10):185-187.

[3] 杨燕萍,刘红梅,陈艳.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检验中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应用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2020,02(46):53.

[4] 潘飒,刘丽萍.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1(22):20-21.

[5] 谭秀芳,张倩,姜丽. 小儿手足口病免疫球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价值[J]. 特别健康,2020,02(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