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

孙志萍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200125


摘要:目的:探讨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1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一季度采用常规病案管理模式,二季度采用病案质量管理模式。随机抽取一季度和二季度中的病案各150份,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病案资料的病案等级分布、缺陷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2021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随机抽取的A组和B组病案资料分析可以发现B组中的病案质量明显更高,甲级病案的占比较高,病案缺陷发生率较小(P<0.05)。结论:研究发现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将当前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用于管理工作中,还要采用新模式和制度,采用病案质量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病案资料的管理效率和质量,减少缺陷病案的发生,对于提高病案综合利用率和医疗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病案管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作用分析


病案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中包含了医院医疗信息的大部分内容,优化病案管理的流程有助于提升医疗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的医院在病案管理工作中都引入了信息化手段,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是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样需要与之配套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作为保障,采用更加系统科学的病案管理模式有利于管理工作中的缺陷[1]。病案质量往往被一线医务人员视为防范医疗风险的防线,可见病案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性。因此以下就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案例展开研究,探讨并按质量管理的实际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1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一季度采用常规病案管理模式,二季度采用病案质量管理模式。随机抽取一季度和二季度中的病案各150份,分为A组和B组。将上述两组病案资料包括科室来源和书写医师等研究相关信息收集对比后发现无显著差异,研究资料筛选和分组方式符合随机性原则。

1.2方法

一季度即A组中的病案采用常规模式进行管理,不采取额外措施进行干预,二季度即B组中的病案采用病案质量管理模式,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研判常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由科室主任牵头召集病案管理工作人员召开讨论会议,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以往病案管理工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罗列工作中的常见且典型的问题。通过鱼骨图和头脑风暴法对可能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在现有的病案管理制度下制定可行的解决措施,根据病案质量管理的目标和要求对科室成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落实责任制[2]

1.2.2完善监督机制

院方和科室方面都需要对病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开展针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病案管理科室的工作和业务水平。作为一个具有医技和行政双重职能的部门,尤其需要重视对工作人员责任和风险意识的提升,开展病案信息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联合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活动[3]。除此之外院方和科室共同组建质量管理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病案管理工作进行抽查,对存在问题的环节和个人需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填写《反馈单》,视情况而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

1.2.3提升医疗文件的质量

提升医疗质量文件的质量是降低医疗风险的必要环节,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临床科室医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强调规范书写病历的重要性,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认知。培训的内容需要包括医学术语的运用以及书写的格式等,针对书写不合格的病历需要责令整改[4]。另一方面推广电子病历的使用,引入病案信息管理方面的软硬件设备,减少人为失误的发生,提高医疗文件书写、收集和整理的质量。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观察指标

一是对病案的等级进行划分,评分工作由我院负责病案管理的专家组成员负责,评分标准需要结合病案的入院、病程记录的完整性。二是统计所选病案中的缺陷病案。

2、结果

表2—1 两组病案等级分布及缺陷率对比(n,%)

组别

份数

甲级病案

乙级病案

丙级病案

缺陷率

A组

150

136(90.67)

9(6.00)

5(3.33)

11(7.33)

B组

150

148(98.67)

1(0.67)

1(0.67)

3(2.00)

P


<0.05

<0.05

<0.05

<0.05

根据表2—1中的数据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A组病案,B组病案的质量明显更高,甲级病案的比例较高并且缺陷率也明显更低。

3、讨论

病案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与否将直接决定其法律效力,开展病案资料的管理工作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来我国医院的病案管理工作都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反馈机制不完善、临床医务人员不够重视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院以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医疗风险。病案资料的管理无论是对患者、医院还是社会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用于对患者的临床医疗,另一方面也能用于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提高医院病案的管理质量是提升医疗质量的必要手段。本研究发现相对于常规管理模式,采用病案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缺陷病案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甲级病案率[5]。综上所述医院在病案管理工作中应当从制度、人员培训等多个层面出发,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病案管理质量,进而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杨宏橼,陈丽容,黎思勤,邹慧,陈伯宁.病案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的病案首页数据质量控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6):191-192.

[2]邓忭明,王婷婷,彭燕云.病案管理质量缺陷构成比分析及改进策略制定[J].现代医院,2021,21(07):1033-1035.

[3]陈素艳.医疗总值班在医疗环节质量管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4):143-145.

[4]赵翰卿.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14):2139-2141.

[5]黄静雯.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