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2
/ 2

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普外营养不良患者的疗效

俞兵

武定县人民医院 云南省武定县 651600

摘要目的 分析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普外科96例营养不良患者,其中48例采取常规胃肠外营养治疗,为参照组,48例采取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为观察组。治疗后测量体重、采集患者血液标本进行营养指标检测并采用FAI量表进行疲劳度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明显增加,各项生化指标数值高于参照组、FA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结论 低热量胃肠外营养疗法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吸收营养,增长体重,在该治疗模式下,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得到显著改善,疲劳感得到有效缓解,临床应用价值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营养不良;普外科;营养指标;体质量;疲劳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普外科选择96例营养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含48例患者。参照组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介于31-75之间,平均(43.78±1.49)岁,体质量42-70kg,平均(55.62±1.93)kg;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介于29-76岁之间,平均(53.89±1.52)岁,体质量41-69kg,平均(54.96±2.04)kg。所有入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肠道梗阻或胃肠道功能紊乱现象,无法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经医学验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皮肤干燥、乏力、消瘦等症状,符合营养不良的临床指征。均对研究内容及过程知情,并能全程配合调查者;排除合并糖尿病患者、躯体重要器官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沟通患者以及存在出血倾向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肠外营养干预治疗法。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营养治疗方案。首先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体质量及营养缺失情况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患者补充脂肪、葡萄糖、非蛋白热量、氨基酸以及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各种营养物质补充量为:脂肪120KJ/kg、葡萄糖230g、非蛋白热量70KJ/kg、氨基酸1g。

观察组患者采取低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建立静脉通道,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每日为患者补充180-230g葡萄糖、86.5-100KJ/kg非蛋白热量、1-1.2g氨基酸,然后再根据身体检查报告中患者的营养缺失情况给予适量的维生素治疗,并针对患者机体出现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度失调状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对两组患者进行持续15d治疗。

1.3观察指标

(1)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体质量检测,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案对患者体质量变化的影响。

(2)治疗前后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对其血清蛋白(TP)、血清前蛋白(PA)、白蛋白(ALB)等营养指标进行检验。

(3)应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对两组患者的疲劳程度进行评定。该量表包含29个条目,每个条目目等级1-7,得分越高表明疲劳程度越严重。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效果优:体质量明显增加,生化检验中各项营养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精力旺盛,疲劳感明显减弱;治疗效果良好;体重增长,各项营养指标及疲劳程度均有所改善;治疗效果差:上述指标均未达标。治疗有效率=优秀率+良好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相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明显较参照组患者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质量值

组别

治疗前(kg)

治疗后(kg)

参照组(n=48)

55.62±1.93

56.12±1.97

观察组(n=48)

55.96±2.04

58.63±1.72

t

1.246

3.786

P

0.189

0.027

2.2生化检验结果及疲劳评分

根据血营养指标检测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血清蛋白、血清前蛋白以及白蛋白含量均较参照组患者高,疲劳评分中,观察组患者较参照组低,两组在营养指标和疲劳度对比中均表现出观察组优于参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疲劳程度对比

组别

TP(g/L)

PA(mg/L)

ALB(mg/L)

FAI(分)

参照组(n=48)

60.27±6.71

270.12±17.12

33.12±5.92

32.12±3.02

观察组(n=48)

73.27±5.98

312.35±15.26

41.87±6.07

44.17±3.29

t

3.256

4.958

4.012

3.978

P

0.029

0.011

0.019

0..23

2.3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参照组治疗有效率81.25%,组间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组别

优秀(n)

良好(n)

差(n)

有效率(%)

参照组(n=48)

25

14

9

81.25

观察组(n=48)

33

13

2

95.83

X2




5.173

P




0.003

3 讨论

普外科是医院的重要综合科室,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手术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要求患者进行相应的禁食,或者因手术创伤造成患者应激反应,胃肠道无法将食物消化吸收,使其转化为患者躯体的营养物质,由此可诱发患者体内蛋白质能量失衡,诱发营养不良症状发生,进而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康复以预后疗效,因此针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及时给予营养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是现阶段临床针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的常规手段,但热量不同,所取得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更有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善机体营养,促使其体质量上升,疲劳感降低。观察组患者在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模式下,经过15d治疗,体质量明显提升,血清蛋白、血清前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均较参照组高,FAI疲劳程度评分较参照组低,说明,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普外科营养不良效果确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改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保证机体营养所需,进而对缩短康复期,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普外科营养不良患者应优先选择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尽快帮助患者获得机体活力,改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