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D语义分析法的武汉老城区空间环境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基于 SD语义分析法的武汉老城区空间环境评价

徐桥 1 王彬 2

  1. 江苏安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2. 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 城市的空间环境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形态的有形表现形式,城市空间环境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活动行为,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老城区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聚区,也是城市人流的集聚区,是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武汉市为研究样本,采用SD语义分析法,对武汉三镇老城区空间环境进行调查,采用定量的分析技术,揭示其空间品质评价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促进武汉城市空间环境的优化提升。

关键词:武汉三镇 老城区 空间环境 SD法

1.引言

城市的空间环境是市民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形态的有形表现形式,城市空间环境不仅影响着市民的活动行为,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塑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老城区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集聚区,也是城市人流的集聚区,是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新城的重要窗口。尤其在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由“增量”向“存量”转变的过程中,对城市老城区空间环境品质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2.研究区域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端,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水资特别丰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大小湖泊166个,被称为“百湖之市”,共包含7个中心城区和6个远城区,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市境范围内穿过,将武汉市中心城区一分为三,形成汉口镇(硚口区、江汉区、江岸区)、武昌镇(青山区、武昌区、洪山)、汉阳镇(汉阳区),三镇隔江鼎立的城市格局。

本次研究对象为武汉三镇老城区(图1),其中汉口老城区集中在京汉大道至沿江的区域,包括江汉路、中山大道、汉正街等地段;汉阳老城区集中在钟家村、古琴台一带;武昌老城区集在司门口、粮道街、大东门一带;三镇发源于此,这里不仅是武汉历史文化的集聚区,依旧也是武汉人流高度集聚的区域,是武汉城市的核心区。

6191cc0ce5423_html_5c0d619454f01622.jpg

图1:研究范围示意图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心理学的测度方法SD语义分析法,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从而得到被调查对象对环境的评价看法,用于衡量空间环境品质好坏。通过对三镇老城空间环境品质调查,可以反映武汉老城区空间环境品质状况。

经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结合相关文献文分析,本次调查选用的9个环境评价因子(表1),包括空间环境的整体印象、道路交通、建筑、景观、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评价,每组评价因子包括一对反义词,每组评价因子设置5级评价尺度,分别赋值2、1、0、-1、-2,求取每一评价因子的平均值,作为该评价因子的最终得分。

表1:环境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

反义词

整体印象

印象好

印象好

道路

道路方便

不方便

步行友好

步行不友好

建筑

易识别

难识别

建筑整齐

建筑杂乱

景观环境

景观丰富

景观单调

绿化多

绿化少

环境整洁

环境凌乱

文化

文化氛围浓厚

文化氛围稀少

4.评价结果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线上+线下两种问卷调查模式,利用excel软件对所得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得到三个老城区各项评价因子的综合平均值,并绘制出相应的空间环境评价折线图(图2),其中正值代表空间环境评价偏向于左边的形容词,负值代表空间环境评价偏向于右边的形容词。

6191cc0ce5423_html_2a102e2fd9ea71a8.jpg

图2:重点意象区空间环境评价折线图

从图2可以看出,汉口、武昌、汉阳老城区的折线图得分都在0水平以上,说明三个老城区空间环境都偏好,但是仅处于一般到较好的水平之间。

武昌地区整体环境印象最好,并且在易识别、建筑整齐、景观丰富跟文化氛围浓厚等4项得分均最高,其中标志性强、易识别跟文化氛围浓厚这两项最为突出。实际上三个老城区范围内均分布了较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但市民对武昌老城区感知的文化氛围最浓。

汉口老城区仅道路方便及步行友好两项稍强于其他地区,与汉口老城区的道路网系统有关,汉口老城区沿用了被殖民时期修建的路网,道路网较为规整、支路较多、路网密度大,交通可达性较强,拥有江汉路、中山大道等几条专业的步行商业街,整体交通环境相对于其它几个区域更好。而汉阳老城区主要是环境整洁及绿化多两项占优势,拥有月湖风景区、龟山公园等多个绿地与广场,绿地与广场的数量及面积相对于其它几个地区更高,因此在环境及绿化两方面更占据优势。

总的来说武汉三镇老城区空间环境品质都较为一般,其中汉口老城区的优势是交通便利;武昌老城区的优势是文化氛围突出、而汉阳的优势在于景观环境好,三个老城区各具特色,但特色不够突出。

5.优化策略

武汉三镇老城区均属于武汉城市的核心区,均已凸显出各自的特色,但是特色不够明显,并且市民对三镇老城区的整体空间环境品质评价都较为一般。三镇老城区位于武汉城市的地理中心以及意象的核心区,代表了武汉城市的形象,因此急需加强对三镇老城区的环境整治。进一步加强三镇老城区所具备的优势特征,打造各具特色的三镇老城区,并对不足之处进行重点弥补,尤其是三个老城区在环境整洁这一项的评分均不高,都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城区的三旧改造,通过各项改造项目时候,提升老城区整体的环境,并且在老城区跟新改造过程中,尤其要权衡好保护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5.1 汉口老城区

充分发挥较好的道路交通设施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步行商业环境及较长的滨江空间,加强景观环境的设计,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购物空间、慢生活街区。对老城区内现状环境较差的地方,需要采取一定的更新改造措施,包括旧村、旧厂、棚户区、城中村等各类三旧改造项目。对于其中具有保留价值的地区的改造,可以学习广州恩宁路永庆片区的微改造策略,采用政府+开发商模式,充分协调老城保护与功能更新的矛盾、协调原住民与开发商利益的矛盾,加强社会组织、原住民参与到更新改造的过程中,加强公众的参与性。结合改造过程加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弥补城市功能的缺失,提高老城区环境品质。

5.2 武昌老城区

重点发挥黄鹤楼的地标效应及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效应,进一步加强黄鹤楼的绝对地标地位,另外结合老城区范围内的历史文物古迹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之间的关联性,打造文化功能集聚区、游客互动区等,加强对历史文化古迹文化价值的传播。另外也需要加强对区域整体环境的改造,可以结合更新改造在老城区范围内以文化为主题,融入一些文化创意工坊、文化体验区、小型博览馆,即可以加强对该区域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播,同时可以通过微改造提升环境品质及加强老城区的活力。

5.3 汉阳地区

汉阳地区应该重点发挥其公园绿化资源的优势,进一步结合其两侧滨江的地理优势,形成完整的绿地系统,打造绿色汉阳老城。另外也需要加强对该区域的老旧建筑的整治,使建筑整体风貌保持和谐一致,需要加强建筑、景观小品等的特色营造,提升区域环境的易识别性。从各要素出发,包括加强对已有标志性建筑的管理及宣传,提升地区标志性形象;发掘老城区范围内的历史古迹的文化价值,增强区域的文化氛围;加强道路交通建设,发掘老城区范围内的传统的老街区,打造汉阳地区的特色生活性街道,从整体提升汉阳地区的空间意象及空间品质。

参考文献

  1. Lynch K.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34~47.

  2. Lynch K.城市形态[M].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06.

  3. 贺慧,林小武,余艳薇. 基于SD法的绿道骑行环境感知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东湖绿道一期为例[J]. 新建筑,2019

  4. 沈瑶瑶,刘嘉帅. 基于SD法的历史街道使用后评估研究——以通海县御城主街为例[C]//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2020.

  5. 王彬, 徐桥.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的武汉市城市空间意象研究[C]// 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