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病人的输血疗效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探讨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病人的 输血疗效 及策略

阙庆和 梁冬香 钟昌瑞 罗秀芬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输血科 36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及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3月-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必须进行输血治疗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的内科系统20例患者资料,患者与大量献血者进行交叉配血,选择微柱凝胶法与盐水法配血凝集最弱或者阴性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统计患者的输血治疗情况。结果:①20例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为90.0%(18/20),部分有效率10%(2/20),无效率为0%(0/20);②本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体温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特异性不明确不规则抗体的患者,需要做好交叉配血试验,选择两种方法配血最佳者进行输血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取得预期的输血效果。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输血安全;输血治疗


不规则抗体会引起溶血反应,并且对交叉配血和ABO血型鉴定造成一定的干扰,给临床输血治疗带来较大的影响[1]。为了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性,不规则抗体筛查是输血前的重要检查项目。对于存在不规则抗体的患者,还需要进一步鉴定不规则抗体有无特异性,选择无对应抗原的配型相符血液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性[2]。但是目前临床对于特异性不明确不规则抗体患者的输血治疗尚未制定统一标准,因此还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3]。为了评估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文章对20例内科系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7月20例本院内科系统收治需要输血治疗且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5~85岁,平均为(46.5±10.6)岁。入选标准: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均为阳性,且鉴定无法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经临床医生评估确实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微住凝胶卡(西班牙黛安娜公司)、ID-Incubator37SI孵育器(瑞士Diarned公司)、DG SPID离心机(西班牙DIANA公司)及3系谱细胞(上海血液制品有限公司)、16系谱细胞(荷兰Sanquin公司)。所有仪器均经专业部门进行校准,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于阳性患者进行手工盐水法进行进一步筛查,盐水法筛查为阴性的患者,认为存在IgG类不规则抗体,然后使用10系和16系谱细胞进行进一步鉴定,当鉴定谱与患者血清反应,凝集强度不一致,反应格局与谱细胞格局差异较大则认为无法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

选择ABO和Rh各抗原均与患者相同的献血者血液与患者样本进行交叉配血,经大量盲筛,选择微柱凝胶法与盐水法均凝集最弱或者阴性的血液进行输注。

1.3观察指标

回顾统计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疗效判断标准:临床症状缓解且血红蛋白含量升高≥5(g/L)×60/患者体质量(kg)者为有效患者。输注后血红蛋白水平高于输注前但增量<5(g/L)×60/患者体质量(kg)者为部分有效;输注前后临床症状与血红蛋白含量无变化的患者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本组患者治疗结局

20例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为90.0%(18/20),部分有效率10%(2/20),无效率为0%(0/20).

2.2本组患者输血前后体温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

本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体温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输血前后体温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变化

组别

体温(℃)

血红蛋白含量(g/L)

间接胆红素(umol/L)

输血前

36.5±0.4

65.5±6.5

12.7±2.6

输血后

36.4±0.5

103.6±8.9

12.6±2.5

t值

1.112

5.432

1.111

P值

0.102

0.044

0.102


3.讨论

输血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ABO血型以及血清抗体等因素的影响,在输血前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的配血,从而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的抗体,包括ABO亚型抗体与非ABO血型系统抗体,多为免疫学抗体,在人体中具有较强的活性[4]。免疫性抗体在盐水中不会造成红细胞凝聚,需要通过其他介质(如酶、低离子强度溶液、聚凝胺等)才能够引起红细胞凝聚反应,因此需要通过盐水法与微柱凝胶法进行进一步的筛查。虽然临床研究发现多数不规则抗体是IgG类抗体,在筛查出阳性患者之后,通常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筛查,避免IgM性质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漏查情况,威胁输血安全。

血清与谱细胞反应,凝聚强度不一致,而格局相差较大时通常无法鉴定其特异性,这主要是由于:①部分抗体存在剂量效应,因此反应不够充分;②低频抗体抗原,或者谱细胞抗原谱中不包含的抗体。对于无法确定不规则抗体特异性的患者,如果不进行有效的配血就进行输血治疗,很可能出现溶血反应,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严格的交叉配血方法,选择ABO和Rh各抗原均与患者相同的献血者血液与患者样本进行交叉配血,经大量盲筛,选择微柱凝胶法与盐水法均凝集最弱或者阴性的血液进行输注。对于抗体剂量效应无法确定其特异性的样本,还需要对疑似抗原进行分型检验,从而选择阴性的配血进行输注,避免溶血反应的发生。本组20例患者输血治疗有效18例,部分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本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后体温与间接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明确患者选择与自己抗原表型相同的血液,进行大量筛选盲配,筛选最佳的血液进行输注,能够确保输血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存在不规则抗体特异性明确患者,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有选择性的筛选表型相同血液,同时做好交叉配血试验,选择最佳的血液进行输血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兆云. 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及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42-43.

[2] 毕玉虎,褚光敏.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患者的输血疗效及安全性评估[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23-24.

[3] 曾桂娟,李绮萍,陈意稳,等. 不规则抗体特异性不明确病人的输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罕少疾病杂志,2019,26(6):109-111.

[4] HOUSTON, BRETT L., UMINSKI, KELSEY, MUTTER, THOMAS,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examic Acid in Major Non-Cardiac Surgeries at High Risk for Trans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Transfusion medicine reviews,2020,34(1):51-62.





第一作者:阙庆和,男,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输血检验工作。

第二作者:梁冬香,女,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输血检验工作。

第三作者:钟昌瑞,男,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输血检验工作。

通讯作者:罗秀芬,女,本科,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输血检验工作。邮箱:380849699@qq.com


单位均是: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