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CT融合与增强CT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MRI/CT融合与增强 CT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比较

王彤

鹤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鹤岗 154100


【摘要】目的:探究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MRI/CT融合与增强CT检查,并通过其图像对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计算其比值。将比值分为:比值≤0.9,0.9<比值<1.1以及1.1≤比值,如若未介于0.9-1.1之间则差异显著。结果:2种靶区勾画方式的差异较高,MRI/CT主要集中于颅底斜坡髓 质浸范围,而增强CT则主要针对于咽旁组织浸润范围。结论:受到MRI与CT影响显示范围的影响,MRI在鼻咽肿瘤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优势,MRI/CT能够将二者图像的优势相结合,弥补二者的不足之处,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更具准确性,能够保障后续治疗有的放矢,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MRI/CT融合;增强CT;鼻咽癌;靶区

鼻咽癌的治疗往往需要通过放疗的方式,现如今临床之中多采用IMRT及3DCRT对患者进行治疗,但由于二者均为较为精确的治疗方式,因而临床之中也需要充分确定靶区的情况[1]。当前诊断之中多采用CT影像进行靶区勾画,本次研究之中则主要探究基于MRI/CT影像融合的靶区勾画,并与CT影像勾画的靶区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精确性,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MRI/CT融合与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的病灶均集中于鼻咽顶壁、顶后壁,部分患者的病灶对咽旁结构、蝶窦、筛窦等部位有一定侵犯,但侵犯情况较轻。43例患者之中包含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3.39±2.15),依据鼻咽癌的分期标准,患者分期主要包括:T1期4例,T2期9例,T3期22例,T4期8例。

1.2方法

将所有患者均采用仰卧位进行增强CT,扫描范围主要包括头颅顶端至锁骨下端,层厚保持在2.5mm。患者于增强CT扫描后3d内接受MRI扫描,同样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与CT保持一致,并将层厚保持在5mm。扫描后将CT及MRI的图像进行3维重建,并依据图像进行靶区勾画,为了临床对比更佳方便、确切,仅勾画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

二、结果

2.1体积比较

对MRI/CT融合图像与增强CT图像分别与对应的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体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比值≤0.9的患者例数为18例,占比41.86%;0.9<比值<1.1的患者例数为9例,占比20.93%;1.1≤比值的患者例数为16例,占比37.21%,差异较为显著。

2.2MRI/CT融合靶区与增强CT靶区间的差别

MRI/CT融合<增强CT的患者共18例,其中包含8例由于MRI显示范围小于CT显示范围的患者,同时还包括10例将鼻窦的炎症区域进行错误划分的情况。而MRI/CT融合>增强CT的患者共16例,其中包含13例MRI显示颅底斜坡髓质浸润而CT示骨皮质完整的情况。

三、讨论

IMRT及3DCRT等精确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于应用,对于靶区勾画的精确度逐渐提升,当前治疗计划之中大部分需要依靠CT影像对靶区进行勾画,但CT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够更好地对软组织受损情况进行分辨,而MRI则能够更好地对软组织进行分辨,将二者联合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优势[2]。以往研究发现,MRI相较于CT而言,鼻咽周围软组织受侵检出率更高,且颅底骨质侵犯检出情况也更高,但CT在陆地骨质破坏范围检测方面优于MRI检测。因而即便MRI检测鼻咽肿瘤的优势较为明显,却也无法完全代替CT。

本次研究之中将MRI/CT检测相融合,充分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于精确的靶区勾画,结果显示,对MRI/CT融合图像与增强CT图像分别与对应的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区体积进行比较,2种方式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主要是由于:鼻咽癌的形状多表现为浸润性增长,且存在生长不规则情况,CT影像不能够将其与软组织进行更好地分辨。且通过CT影像对图像进行靶区勾画的过程中,往往可能由于为了避免遗漏病灶而将患者的软组织划分在内,进一步扩大了靶区的面积,使得检测结果出现一定偏差。MRI/CT影像融合技术则能够将二者的影像信息进行充分融合,靶区勾画则更加准确。

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37.21%的MRI/CT影像融合后靶区勾画体积更大,充分证实了该方式的检查效果的有效性,充分弥补单一CT影像所导致的偏差情况。且由于鼻咽肿瘤病理大部分为非角化性癌,多呈现浸润性生长的趋势,容易对周围组织进行侵犯,增强CT常难以分辨,因而临床诊断、鉴别之中往往可能被医生忽略,对患者后续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MRI/CT能够将正常的头长肌形态进行清晰的显示,充分避免了靶区遗漏情况

[3]。此外,如若颅底斜坡髓质浸润,CT图像的显示情况较为受限,MRI则能够清楚地显示脂肪高信号的消失,在此过程中如果采用脂肪抑制成像技术则更加清晰,因而MRI/CT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效果更佳。

总而言之,由于MRI与CT在鼻咽肿瘤的检查以及周围结构的显示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因而将二者的图像相融合,能够更有助于诊断监测准确性的提升。同时基于CT图像上勾画靶区相比,MRI/CT融合图像更为准确,该技术具备较高的精确性,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坚,张汉雄,陈意标.PET-CT图像融合对比MRI-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靶区中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0,11(20):75-78.

[2]张威威,王磊,吴怡青,等.CT/MRI融合图像与CT图像在鼻咽癌原发肿瘤靶区勾画中的对比研究[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2):9-10,19.

[3]苏顺英,黄金宁,盛爱萍.比较研究鼻咽癌的CT与MRI诊断效果差异[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v.29;No.173(01):5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