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5
/ 2

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1沙吾列提 ·赛依夫汗

2.阿迪达尔 ·阿达尔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  8347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选取的74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与护理前后的舒适状况评价。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表现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就生理、环境、心理精神等方面给出的舒适状况评价更高(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护理当中,对于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度效果显著,有助于全面改善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舒适问题。

【关键词】心理护理;血液透析;舒适度

血液透析是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床上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还需长期坚持持续性的血液透析治疗。但血液透析在临床治疗中除了能够缓解肾病终末期患者症状表现,减轻患者的病情外,还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对患者造成庞大的心理压力[1]。对此,本研究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当中,分析其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现将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男女比为20∶17,患者年龄最低52岁,最高74岁,平均年龄(65.44±3.79)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为22∶15,患者年龄最低54岁,最高73岁,平均年龄(65.86±3.66)岁。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在日常饮食与作息上给予患者指导,并协助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保持一个相对舒适的体位。

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令心理护理能有效开展的首要前提。护理人员在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前,先与患者进行友好交谈,并就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向患者展开介绍,帮助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工作的开展。

(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定期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评估,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协助患者消解不良情绪。此外,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要保证动作轻柔、精准,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从而能够更加安心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3)团体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定期组织血液透析患者展开心理辅导活动,通常将心理辅导设置为每周2次,患者们在心理辅导活动中彼此分享病情经历,在沟通交流中表达出自身对治疗所存在的担忧,从而实现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的效果,提升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接受程度。

1.3 观察指标

护理舒适度。护理干预后采用院内自制舒适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展开调查。问卷采用百分制,患者评价在75分以上表示对护理服务感到舒适;患者评价在50-75分之间表示比较舒适;患者评价低于50分表示不舒适。

舒适状况评价。选用舒适状况量表(GCQ)对患者的舒适状况进行评价,量表将从生理、环境、心理精神与社会文化4方面做出评价,每方面有7项内容,每项内容满分为4分,单方面总分为28分。患者评分越高,表示舒适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23.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研究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61921d293566c_html_64705ca435a84441.gif ±s)表示,计数资料(%、n)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舒适度

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评价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舒适

比较舒适

不舒适

舒适度

观察组

37

21

13

2

94.59%

对照组

37

11

16

10

72.97%

x2





6.366

P





0.012

2.2 舒适度评价

对比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舒适状况评价差异过小(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取得了更好的舒适状况评价(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状况评价变化对比(61921d293566c_html_64705ca435a84441.gif ±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

环境

心理精神

社会文化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观察组

37

13.54±2.26

22.43±3.35

14.22±3.31

23.52±3.21

13.82±3.31

23.04±3.57

14.11±3.46

22.33±3.96

对照组

37

13.56±2.32

18.67±3.27

14.41±3.42

18.33±3.38

14.01±3.19

18.26±3.65

13.97±3.54

17.95±3.77

t


0.038

4.886

0.243

6.773

0.251

5.695

0.172

4.873

P


0.970

0.000

0.809

0.000

0.802

0.000

0.864

0.000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肾病终末期患者缓解病情的关键治疗方式,其对延续患者的生存时长具有显著效果。但与之同时,患者也极易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各类不良反应,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多种强烈的不适感[2]。在长期治疗所带来的不适感困扰下,患者逐渐滋生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转而对患者的治疗带来各种不良影响[3]。对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来消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治疗中的不适问题。

在本次研究中,将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排解治疗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长期保持一个积极正面的心态去面对治疗,从而分散患者对各类不适反应的注意力。经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生理、环境、心理精神与文化各方面的舒适状况评价取得了显著提升(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的舒适度具有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雅春,翟玉萍.支持性心理护理对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兵团医学,2019(04):65-66.

[2]曹丽芳.心理护理联合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22):64-65.

[3]王玉娟.探究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