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

阎磊磊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有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在这个阶段中,一系列较为优秀的建筑拔地而起,但同时在城市的建设中还存在许多老化的房屋尚未处理,这些老化的房屋在质量和结构上都存在安全隐患。建筑物的结构质量是否满足国家标准决定着今后使用人群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建筑物结构的检测鉴定是城市居民较为关注的话题,也是影响建筑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主体结构检测 建筑工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TU3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结构物施工质量检测中,主体结构检测是一种直观性、权威性和适用性较高的检验方法,其中钻芯法作为传统的检测方法在质量控制检测中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钻芯法通过采用钻芯机械直接取芯的办法,将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呈现在施工管理人员的面前,管理人员通过芯样分析确定引起建筑结构物质量问题的原因。本文针对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物结构鉴定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研究,得出主体结构检测具有适用性、直观性、权威性的特点。

1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1.1检测鉴定内容的完整性

(1)对建筑项目整体情况的了解。一般在建筑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企业需要对建筑项目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重点包括建筑项目实际的占地面积、施工中会使用到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这些都包含在检测鉴定的工作内容中,检测企业需要全面掌握建筑项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检测鉴定工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在多数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建筑企业都会将施工中的不同项目分包给各个施工团队,这样也会让施工责任较为分散,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因此在施工阶段,建筑企业需要明确好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主体,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检测鉴定工作中找到相应负责人,对有问题的施工环节或者建筑主体结构进行返工。(3)建筑主体结构需要检测鉴定的原因。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后期,为了能够保证建筑主体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对结构进行检测鉴定,有针对性地对容易出现施工失误的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检测,从而制定出更加全面、更加综合的鉴定检测报告。

1.2检测鉴定相关协议的具体性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鉴定的过程中,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需要对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所涉及的相关协议的具体性给予重视。(1)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鉴定工作开展前,需要与相关企业部门签订工作协议。由于检测鉴定的工作内容专业性较强,主要的检测鉴定内容是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以及建筑主体结构安全性的详细鉴定。(2)在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实际施工结构的情况作为参照,详细规划检测鉴定的工作范围。在现阶段的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加注重的是建筑主体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检测,而没有将结构鉴定检测划分得更细。检测需要精细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和施工步骤当中,这样的检测能够更加准确地对建筑主体结构中的重要施工环节进行检测。此外,建筑单位还需要对整体工程在施工完成后存在的弊端进行鉴定,重点对建筑主体结构的变形情况、层面裂纹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制定相关检测方案,保证检测鉴定具有针对性。(3)为了保证鉴定检测中的相关内容更加具体,委托人可以对检测鉴定内容进行详细划分,明确每一项检测的具体内容,对协议中较为模糊的检测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需要对模糊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保证后期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1.3检测鉴定调查任务的合理性

对建筑物结构评估工作流程的分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需要在建筑物结构评估的背景下,根据改进的评估任务,包括评估工具的方法要点、发现分析的任务等,对评估任务进行全面规划和更全面的设计。必须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现实而科学的研究。(2)质检部负责建筑体的建筑,建立更高水平的合格认证检测团队,确保工作人员具有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认证措施得到充分落实,这是建筑结构评估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专业认证机构的支持下,确保测试范围和影响资质的资质内容构成后续调查任务的基础。(2)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以检查已经存放和尚未完工的建筑物。受影响地区必须积极与各自的目标群体沟通,收集建议和反馈,以确保认可结果的有效性。此外,有必要对首次认证审查的结果进行结构化和分析,以确保数据完整性并补偿返工。

2检测过程及抽样情况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设计文件、基桩检测报告、沉降观测成果等技术资料,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鉴定方案,征求建设各责任单位、当地主管部门和业主代表等意见,调整后开展现场检测工作;鉴定检测抽样方式主要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同时对钢筋质量问题进行重点检测;整个现场检测、取样和实验室试验等均各方代表见证下公开、公正进行。

3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3.1传统经验鉴定方法

传统的认证方法主要基于技术熟练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他们根据多年的经验和专业储备,在实际仪器的背景下检查建筑主体结构,并根据设计规范直接分析和评估建筑主体结构。这种仪器的过程比较简单,但由于仪器没有专门的数据采集测试设备,保证结构稳定性和真实性的理论比较薄弱,检测技术也不太系统。此外,传统的经验验证方法过于个人化,不同的学科对研究结果有不同的看法,往往也不尽相同。这允许建筑单位基于特定主题的建议执行更保守的测试,并增加检测成本。

3.2适用性检测鉴定方法

仪器方法的应用主要是一种用于确定建筑物可靠性的标准化工具,与传统的经验评估方法不同,它不是必需的,在使用面向实践的测试方法时,它更侧重于人类操作的技能,并且需要审查员了解各个测试组的方法和结果。在建筑砌块测试中,检查员可以使用特殊的测试技术对建筑进行全面的数据收集措施,及时组织收集的数据,对其进行系统和规范的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建筑的设计数据进行比较,以识别建筑主体结构中的问题并做出明智的决定[1]

3.3概率检测鉴定方法

概率评估的探索性方法主要是利用概率论和专家知识以及统计数据的计算方法来确定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方法。如果建筑主体的结构在检测过程中承受载荷,则建筑围护结构必须处于“失效”状态,即基于概率的专有技术,该概率可以通过计算失效概率来确定。所以,为了有效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既要增加概率的计算,又要降低离散形式的原材料强度。此外,不同建筑主体结构的概率指标在研究过程和校准实验的结果分析中有所不同,这就是为什么有必要对建筑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选择概率计算的最佳计算方法,并考虑建筑类型、施工环境、施工技术等,精确控制不同场景的概率指标的参数范围[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主体结构质量安全的检测鉴定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指导地位,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着使用人员日常生活的质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结构质量检测鉴定的工作加以重视,万不可松懈怠慢,争取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建设奠定良好基础[3]

参考文献:

[1]潘艳.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9):62-63.

[2]刘军.某住宅项目钢筋质量问题的结构检测与处理研究[J].安徽建筑,2021,28(09):240-241.

[3]龙向天,崔建世 . 分析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检测鉴定的程序及要点 [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026):1509-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