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张 宇

吉林省中部城市供水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水利工程用于防洪、蓄水和调节径流等,特别是在降水较多时节,水利工程将面临更大的洪水侵袭。因此,可实施堤防护岸施工,堤防护岸能加固岸堤,保护岸堤坚固性,从而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堤防护岸有多种形式,要根据水利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护岸形式,并注意施工技术的科学选配,以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护岸;施工技术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水利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河道堤防施工,不仅影响社会经济效益,而且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关部门需重视堤防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影响,提高水利工程整体效益。

一、水利工程堤防护岸的重要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利工作中的堤防和护岸属于两种不同结构工程。堤防作为一种常用的挡水建筑物,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的作用包括:①约束、限制洪水,尤其是在雨季河流径流量突然增加或湖泊水位暴涨等情况下,堤防能将洪水限制在行洪道内,减少洪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冲击影响。②在临海水利工程中,堤防还能有效抵挡风浪或海潮的冲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海水对水利工程主体结构的侵蚀。工程型护岸指确定加固处理岸坡方案仅出于防洪、输水和航运等工程需要,将原有天然岸坡改造为混凝土、砌石等为代表的刚性工程护坡。混凝土、浆砌块石等建筑材料的广泛采用原因是这些材料的抗冲、抗侵蚀性及耐久性好,同时对输水的人工运河,还可减低糙率,提高输水效率,减少渗透损失。

二、堤防技术的应用及技术要点

1、选择开采土料。在一些堤坝护岸工程中,合理选择土料,与工程在整体上的施工质量紧密相联,所以,在选择土涂料前,需对以下内容予以关注。首先,与防渗要求要相吻合;其次,按就近原则选择材料。施工前,在有关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土料时,对堤防的水分、开采条件和土质等要综合考虑。就均质土来讲,应选择中壤土和亚粘土,就那些铺盖和心墙的防渗体来讲,应选择粘性较大的土壤;一般在堤后重盖上应采用砂性土壤,在填筑时不适合应用一些材料,比如,杂质土、淤泥土、膨胀土、冻土块等,在对土料进行开采前,清理表层是最先需做的事情。

2、堤基清理。在堤基开挖前,需做好淤泥、污水、杂草等清理工作,随后按要求开展路堤清理施工,其主要涉及到堤身、压载基面与铺盖的清理。在清理堤基过程中,要确保能彻底清理基础范围内的杂质,以确保后续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同时,在路堤边缘线清洁工作中,要确保其比基底清理宽50cm左右。在维修旧堤坝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加高加厚,这样能确保施工安全。在堤基清理与一层填充结束后,要对其开展压实处理,从而有效提高土壤密度,并满足后续施工要求。

3、开展填筑操作。当需填筑部分情况不同时,需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若水利建设工程提防横断面坡度不能大于1︰5,应要填充建筑的地表起伏不平,要先处理地表情况,达到填筑要求后再作业。在面对堤防不同水平分层,要按从下往上顺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工程的长度,针对人工、机械施工2种情况,设置长度标准也大不相同。当施工长度大,在100m以上时,采取机械作业相对效果更明显。只要水利工程不出现界沟,不论是碾压还是铺土,都要注重各作业面的操作,相互配合,才能实现效果和收益的最优化。若要对水利建设工程界面处进行搭接,需注意的是有时水利建设工程坝基为软土,此时要对水利建设工程的众多观测点实施观测。若局部地区遇到“弹簧土”,要对土壤进行得当处理,土料的选择在填筑时对工程影响大。涂料的选择要掌握一定技巧。如在严格控制施工速度基础上,用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对水利工程进行分层填筑,这样工程截面对整个操作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防止整个堤身两旁的压载平面,发生位移与断裂。在这项操作验收合格后,填铺新土,确保水利工程建造质量及后续工作的展开奠定基础。

4、压实施工。对水利工程堤防进行压实操作是为保障堤防护岸后期工作的稳定性,这也是水利工程质量管控的重要步骤之一。在工程施工操作前,要保障施工各项指标数据能为压实操作提供参数指标支持,以此来保证控制工程质量。在压实操作前,相关工作人员要事先检测土料水分是否达标,否则要将其控制在参数内。在压实施工操作时,为避免发生过度碾压或缺压现象,要在施工进程中安排检测装置,以此判定施工效果,要将压实填埋建筑的土方量保证在0.2~0.4之间,压实砂石时,可利用洒水装置将其控制在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含水量里,因量控制不好会对后期工程产生影响。

三、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技术的应用

1、坝式护岸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堤防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坝式护岸施工技术的应用频率较高,能有效提升丁坝及顺坝结构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项目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在施工技术应用中,主要借助项目要求和具体参数将水直接引至远离施工段的位置,能减少施工中护岸结构受边坡结构的水流影响。该技术能将整体运行结构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升级,确保坝式护岸施工技术能借助不同坝形对护岸项目进行集中整合和考量,从而提高技术的应用价值。此外,在水利工程堤防项目及护岸施工技术运行中,能有效集中调整水流,并强化重点施工结构和间断性护岸形式的有效性,提高整体丁坝式护岸结构的实际应用价值。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对坝式护岸施工技术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分析管控时,要保证施工区域内水流速度和河床宽度贴合河流地段的整体需求。

2、坡式护岸的施工技术。坡式护岸施工重点在于护岸工程的根基,即下层护脚工程,根基的稳固性直接决定着护岸工程质量。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有一定要求,必须能抵抗水流冲击及磨损,具有很好整体性能,能预防河床变形,也有不错防腐性能,也能方便工程在水下的施工,同时易于修补。石护脚是平顺坡式护岸下部固基的重要方式,主要适合在枯水期组织施工,并按设计要求施工,设计好抛石船位置,从上游往下游,由远及近,进行先设点后拉线。然后按顺序,循序渐进、先深后浅、从上向下的进行分层均匀投置。这种沉枕护脚的方式是较常用的一种形式,主要结构是先使用柳枝扎成梢把,然后再用绳系在枕架上,再在上面放置石块,石块之上再放梢把,最后再用绳子将其捆紧。一般情况下,沉枕都会设计成单层,对一些局部的陡坡,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成双层或多层。为防止在枯水期沉枕露出来,要求水利建设工程将沉枕的上段设置在年枯水水位下0.5m的位置。而沉枕护脚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在水下设置掩护层,并保证其柔韧性。在入水后可紧紧贴住河床,这样能起到很好的防冲作用。同时,其中也易滞沙落淤,所以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3、墙式护岸施工技术。墙式护岸是一种多用于城区河流或海岸防护,是指顺堤岸修筑竖直陡坡式挡墙的一种形式。在河道狭窄,堤外无滩且易受水冲刷,受地形条件或已建建筑物限制的重要堤段,常采用墙式护岸。墙式防护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扶臂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等型式。墙护岸一般临水侧采用直立式,在满足稳定要求前提下,断面应尽量减小,以减少工程量。墙体材料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和浆砌石等。墙基应嵌入护脚一定深度,以满足墙体和堤岸整体抗滑稳定及抗冲刷要求。如冲刷深度大,还需采取抛石、打桩等护脚固基措施,以减少基础埋深。混凝土护岸可采用大型模板拉模浇筑,按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杨志清.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18(04):256.

[2]赵小芳.关于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价值工程,价值工程,2019,38(35):251-252.

[3]李清贵.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水电水利,2019,3(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