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血管病140例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缺血性脑血管病 140例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观察

王迎淼

邢台市第九医院 / 巨鹿县医院 055250

摘要:目的:在此次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缺血性脑血管140例全脑血管造影进行观察,来确定全脑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血管的影响,并对缺血性脑血管的病人进行治疗,使病人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方法:对现有的14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的现有病况特征、全脑血管造影、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治疗以及对患病期间出现的一些并发症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140例患者分别做全脑血管造影,通过对患者术后的一系列病症以及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来观察手术的有效性。结果:在对现有的14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后发现,其中有139名患者成功完成了全脑血管造影的手术,通过手术成功完成后续治疗的病患有117例,术后使病患引起其他病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2%、15.5%,使患者动脉窄的现象的到了控制,10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在术后得到了良好的恢复。结论: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通过全脑血管造影以及术后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病症得到相应的改善;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把握好介入治疗的时机,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他病症的发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治疗

引言:

随着现代化医学技术的不断精进,在脑血管方面研究出的很多新型治疗方法也在很多的医院和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并不能快速掌握患者病情,由于医生诊断的手段有限,不能够动态、全面的对患者的患病的部位以及患病的程度进行了解,因此全脑血管造影术仍是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该种病患来说,只进行常规性的治疗还是不够的,只有加入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才能更好保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所以,现在对140例现有的患者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并对其进行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现有的140例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男女分别有73例和67例,年龄分别在4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3±5.3岁,伴有冠心病的有40例,高血压的有52例,糖尿病的有48例,所有的患者都使用CT影像进行检查并确诊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并且,这些患者都接受了一定内血管的治疗,对于出血严重、凝血功能缺失、及其他现象的并发症等的患者进行排除,可以参考的具体的参数为:血小板≤80*1012/L、血肌酐>250mol/L等。

性别

例数

平均年龄

伴发病评分

既往病史评分

73

52.3±5.3

2.93±1.63

3.25±2.23

67

3.15±1.22

3.65±3.26

T


0.33

0.53

1.32

P


>0.05

>0.05

>0.05


1.2研究方法:

1.2.1使用全脑血管造影的仪器对患者的进行手术,使用该系统进行手术的原因是因为该系统产自荷兰的飞利浦公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1]。医生经过对患者的进行告知后,将取其左斜位的位置进行手术的开始,在手术的过程中,先要为患者的主动脉位置放入长达5F的猪尾巴导管,使后续的手术过程可以更精准[2]。然后,用导丝对其进行引导,在导丝的引导下就可以对主动脉进行造影,在造影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剂量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一般执行的标准为20-30ml,所需要的速度为3帧/s,在此过程中,医生要对患者双椎动脉的起始端、颈总动脉、升主动脉以及双侧锁骨的下动脉等重要的动脉点进行观察。设置相应的采集模式和参数对全脑的血管进行造影灌输这一步骤,在进行造影灌输的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具有可疑性或者可能产生病变的血管进行重点性的造影,并适当的增加投射所需要的位置。

1.2.2介入治疗:

所谓的介入治疗主要是在患者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的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前要为患者更换动脉鞘和引导管,并且动脉鞘和引导管的型号应相互匹配,除此之外,术前还要为患者用3d的方式进行阿司匹林和氯呲格雷,阿司匹林在术前为患者摄入的剂量应为0.1g,氯呲格雷的摄入量应为75mg,每天都要对患者进行一次注射。有些患者在手术之前会出现紧张、不安的一些负面情绪,医护工作者可以为其注射地西泮的方式让其保持镇定,每次注射的剂量不超过10mg。在对患者进行造影手术之前,要准备充分的多巴胺以及阿托品等用于急救的药品,对患者进行局部性的麻醉,然后开始进行手术,手术的过程需要从患者的总颈动脉开始进行,通过安装导管的方式为患者使用肝素化,再将导丝输送到患病的位置,使球囊处于扩张的状态,等达到一定的样态后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抽瘪并退出,将球囊支架进行安防后,再对动脉正侧位置的造影进行复查,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电监测图以及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意识是否清醒,肢体是否还可以正常活动

[3]。实时进行血压监控,保障患者在术后的身体处于安全状态,还要持续为患者莫尼地平的静脉泵入,对静脉的鞘管进行相应的固定,在术后五小时左右即可将其退出,在术后还需要持续用氯呲格雷进行为其两个月的治疗,并配合阿司匹林使用一年的时间。

1.2.3统计学方法:

此次治疗观察过程中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在spss的基础上做出一定的数据统计,进而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在spss分析过程中的可靠性数据显示,p<0.05,表明此次实验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发现,很大一部分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病情可以得到相应的好转。尤其是在此次介入治疗的数据来看,更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在此140例患者中介入全脑血管造影成功的患者有139例,其中的狭窄程度例数从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来看分别有13、32、87、8。目前为止发现的术后并发症有5例,发病率为0.35%。在这5例的术后并发症中,其中有2例出现了血压过多的表现,剩下的3例则出现了心率过缓的现象。在通过术后为期三个月的病情追踪发现,当初的140例患者中有129例患者的神经功能在持续不断的实现好转,剩下的10例患者会出现其他的一些状况,例如:偏瘫、支架的位置发生变化等。但是,经过做全脑血管造影手术的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概率明显比介入治疗低很多,说明做全脑血管造影手术对患者来说效果会更好。

3讨论:

由于当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健康程度较高,致使心脑血管疾病在人类身上发生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这种病症使人变成残疾或者死亡的概率较高,导致这种病症的原因很多,而且在患病的初始阶段表现出来的症状是不明显的,即使患者在患病初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也很难发现病症,医生一时间也不能对其进行精确的判断,这也是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作息过程中,每个人要尽可能的采取规律作息和健康饮食习惯,及时对身体的状况进行了解,在发现病症的第一时间要去接受治疗,不得延误病情,否则后患无穷。同时,在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可以尽可能的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来说也是减轻术后痛苦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陈东燃、冯碧仪、饶鼎荣. 缺血性血管病患者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术治疗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v.18;No.470(30):62-63.

[2] 吴刚, 刘军, 马贵荣,等. 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在减少脑出血患者二次自发性脑出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06):89-91.

[3] 马式意, 李柄佑, 王蕊,等. 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21, 43(06):5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