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滞苏润江胶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 法莫替丁注射液在结节性红斑治疗中的个案报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2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通滞苏润江胶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在结节性红斑治疗中的个案报告分析颜静

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前言: 结节性红斑为皮下组织出现炎症反应的疾病,典型症状表现为双小腿出现红色或紫红色并疼痛的皮下结节。该病通常可累及到皮下组织,全球年均发病率在 1~5/10 万人,且无年龄阶段局限性,常见于中青年人群 [1] 。目前结节性红斑的诱因机制尚未明确,病因较为复杂,结合历年来医学上的病例统计,易发人群多集中在感染性诱发和药物诱发等,如磺胺类康生物,碘剂,支原体,真菌等,不排除遗传因素 [2] 。通常结节一个月左右便可消退,但极容易复发,加剧患者身心痛苦。为了探究更佳的结节性红斑治疗方案,本研究采取了中西结合方式治疗 1 例结节性红斑患者,并具有较好疗效,先将报道如下。

一、病例摘要

(一)一般资料

患者颜静,女,31岁,专业技术人员,籍贯:汉族,四川广安,无痛经,经量少,无血块,白带正常。

(二)现病史

患者因“下肢出现结节性红斑4年多,复发6+月”现象入院。患者睡眠质量尚可,有纳差。患者在4+年前应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左小腿红斑,触碰碍手,色鲜红,有疼痛感,无口干眼干,双手晨僵,光过敏等在入院科室就诊,并给予中药治疗,6+月前患者出现右下肢结节红斑,伴随疼痛肿胀,我院科室给予中药治疗,结节的红斑有所缓解。为了追求细致化系统治疗,门诊以结节性红斑收治入院。

  1. 体格检查

T36.1℃。P81次/分,R20次/分,BR106/73mmHg,身高157cm,体重50kg。面色淡黄,全身的皮肤面膜巩膜未出现瘀斑瘀点,无黄染。发育正常,无营养不良,可自主体位。眼睑无浮肿,头颅以及无关无畸形,睑结膜稍微苍白,双侧的瞳孔等大等圆,球结膜无水肿充血,光反射正常。五官:耳廓无畸形、鼻腔内无异常分泌物,五官功能正常且无异常,鼻外形正常,咽部无充血,气管居中,无扁桃体肿大和甲状腺未扪肿大。乳突区无压痛,肺:肺轮廓无畸形,叩诊清音,呼吸音正常,未闻湿罗音。心率81次/分,心律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正常,双肾无叩痛,双下肢我水肿,双下肢无水肿,脊柱无畸形。

(四)辅助检查

2018年11月16日我院自身抗体谱检测为阴性,2020年4月8日自身抗体谱检测阴性,2020年10月14日在华西医院右小腿的皮肤出现病理,真皮浅层的小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节浸润,结核T淋巴细胞检测。2021年2月1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左肺存在少许小结节,多系炎性灶。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测。血常规:白细胞3.11*10^9/L,红细胞沉降率21mm/1h末,DIC检测,血浆凝血酶时间15.7sec,D二聚体4.81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4.31ugg/ml。补体C4:0.15g/L,抗心磷脂抗体(IgA/G/M型)48.53RU/ml。

五)基本治疗情况

2021年2月住院,给予每日数甲泼尼龙16mg,治疗八天,再口服甲泼尼龙片一日四颗,根据病情逐渐减少剂量。注射法莫替丁护胃,通滞苏润江胶囊一日分两次服用,一次四颗,预期2~4个月,共服用2个月。2021年5月复发,遂给予一日三粒的甲泼尼龙片,仙水碱一日两颗,治疗一个月。现治疗方案暂停西药一个月,在6~7月未给予甲泼尼龙以及仙水碱,持续给予西药治疗。中药所用中药材包括:蜜炙黄芪50g,鸡血藤30g,何首乌30g,丹参30g,浙贝母20g,赤芍20g,醋鳖甲20g,炒酸枣仁15g,当归15g,法半夏10g,灯盏细辛10g,酒川穹10g,怀牛膝10g,炒芥子10g,山萸肉10g,蜈蚣1条。一剂煎熬份,以清水煎服,一次150ml,一日三次。

三、入院计划

(一)住院诊疗经过

2018年11月16日自抗体谱检测阴性,2020年4月自抗体谱检测阴性,2020年10月14日右小腿出现皮肤病理,2021年2月1月完善相关检测,单核细胞百分比10.2%,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1.2%,功效3.86*10^12/L。D二聚体4.81ug/ml,体液免疫+风湿三项,补体C4:0.15g/L。尿素3.77mmol/L。尿酸245ymoI/L,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显示无异常,治疗期间给予丹参川穹嗪活血化瘀,行气消结,口服通滞润红胶囊,再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法莫替丁注射液护胃,现患者的右侧小腿结节消失,皮肤变弱无硬结,遂给予出院。

  1. 基础护理

在患者住院期间做好口腔,眼部,泌尿道,饮食等护理,注意清除机体分泌物,脱落的结痂等,患者在治疗期间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养成正常的排尿习惯,主要防止尿路感染,以营养丰富和清淡的食物为主。严格控制牛奶,鱼虾海鲜类容易诱发过敏性食物的摄入,以防出现过敏诱发皮疹现象,适当给予心理疏导,严控把控好患者的用药情况与剂量的调整。

(三)出院护理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入院指导,进行科学宣教,嘱咐患者在入院后日常生活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提高突发情况的应变预防能力,嘱咐患者在生病期间尽量少运动走路,多以卧床休息为主,将腿的高度要超过心脏,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帮助病情恢复,预防疾病复发,养成良好的科学作息与个人卫生。

四、治疗护理评价

这次根据1例结节性红斑在我院的诊断治疗中可以做出以下评价:

  1. 病人病况存在反复性,治疗期间无恶性变化,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无严重性不良反应和感染现象,情况得到好转,遂给予入院。

  2. 病人的依从性较高,睡眠质量良好,配合医嘱,积极配合各种治疗措施与诊断。

  3. 患者的疼痛程度得以改善,皮肤变软无硬结,右侧小测的病理结节消失,基本症状得到改善,整体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4. 嘱咐患者相关的入院防范知识和预后注意事项,做好复查工作。

五、治疗经验和体会

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女性,且春秋季节作为常见,因病因复发且尚未明确,一般临床上认为和链球菌,结核,药物因素,淋巴瘤,溃疡性结肠炎存在相关联系性。相关的医学文献对于该病的临床分型尚未统计,但不外乎湿,热,淤致病,因此中医认为该病需要采取扶正祛邪气,标本兼治为主,但具体具有伴随分辨差异对治[3]。临床上西药大多数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者激素类治疗,但对于持续性长期治疗而言,无疑带来的副作用较大,且容易加剧病情的复发,治标不治本。中医治疗结核性红斑的安全性相关较高,且药理温和,不良反应较少。结节性红斑为真皮深层中,小血管脂膜炎症所导致的皮肤型疾病,按照中医理论而言需归属在“瓜缠腾”的范畴中[4]。多数医学者认为淤血为结节性红斑重要发病机制,或血热致淤,或寒凝致淤,或湿热导致经脉不通,以活血利湿,化痰散淤为主,由于考虑到患者的适应性和反复性,本研究在后期主选择了以中西治疗为主,加以当归温经活血,川穹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效果,且根据现代学研究川穹具有抗过敏以及抗血管炎症作用于血小板释放TXAZ,5-HT,组织胺可引发明显血管炎症反应以及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而川穹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功能,可以有效的减轻血管炎症反应。加以黄芪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对于体液免疫以及细胞免疫具有促进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补气调和脾脏功能。鸡血藤调和月经,改善受阻麻木,行血散淤,止痛疏通经络的效果,而何首乌补肝肾,化浊降湿,丹参活血祛瘀,加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结合达到改善患者病症的效果。且方案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富含原儿茶酸,丹参素,丹参酚酸等药理,具有抗血小板活化,保护受损血管的内皮细胞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通滞苏润江胶囊作为一种现代科学技术严重的重要复方药物,处方中含有的西红花,斯卡米尼亚脂,秋水仙,盒骨藤等,具有消肿止痛,舒筋散滞的效果。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作为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主要应用于免疫抑制剂和抗炎中,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功效。辅以莫法替丁养胃,疗效得到可观改善。

综上所述,此次在治疗1例结节性红斑应用了相关药方,起到了较佳的效果,具有重要性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松, 严晓峰. 结节性红斑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 2019, 041(011):1227-1230.

[2]王涧, 沈惠良, 徐新美,等. 结节性红斑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9, 29(24):98-100.

[3]吴波,倪瑶. 白芍总苷联合吲哚美辛治疗结节性红斑的疗效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0, 73(06):55-58.

[4]赵婷婷、高红霞、黄海荣、任继宗、任正华. 秋水仙碱联合治疗伴有下肢结节性红斑的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21):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