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

丛林

隆化县林业和草原局 河北 068150


摘要: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和种类上十分可观,但还是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对于森林资源的需求,加上新中国后经济飞速发展是建立在资源基础上,无底线大肆开采森林非法毁林开垦的现象,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产出不断减少。为了快速恢复森林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文就营林生产中进行提前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的选择进行探讨,为在林业生产中同时保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供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营林生产;造林技术;造林规划设计

引言:当前在全球日益重视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我国对于森林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在营业的生产可持续发展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保持良好的平衡,在保障营林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在营林生产当中进行造林规划设计和选择合适的造林技术,通过造林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提供最佳的造林方案,优化森林结构,并要运用造林技术提升树木生产质量和数量。

  1. 造林规划设计的研究

  1. 造林规划设计

造林规划设计即在全方面整理记录林业用地范围内的林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系统进行林业布局、树种选择、成本计算、工作流程等内容的设计,以林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设计的指导性和计划性的文件。良好进行造林规划设计,能在我国森林开发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最大程度挖掘土地的潜力取得经济效益并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1. 造林规划设计的原则

在造林设计当中需要遵循一定基本原则进行工作,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规划设计。第一,要遵循共享性原则,造林规划设计需要综合了解造林各方面的条件情况,涉及到各部门的协作配合,需要各个部门能够共享造林的各项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和及时沟通,以便高效地完成各项营林规划设计工作。第二,要遵循便捷性原则,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本着便于沟通和实现和原则,设计内容应便于林业生产者快速理解,实施手段应简洁高效,避免设计冗杂。第三,要遵循秘密性原则,相关部门应做好规划设计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和授权工作,避免因信息泄露导致工作无法开展或者权益受到侵犯等不必要的麻烦。第四,要遵循拓展性原则,实际生产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确定的因素,因此规划设计内容应具有弹性,便于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调整,为了方便在后期工作其他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和升级,营林规划设计也应具有拓展性。

  1. 造林规划设计的具体步骤

造林规划设计大致可以为准备工作、实地调查、规划设计三个步骤。在进行实地调查前需要进行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按照好实地调查和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其次组织施工单位准备相关机械设备,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最后需要进行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状况、营林造林相关规划经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实地调查需要技术人员分成小组设计调查路线,通过踏查、立地调查等手段,对造林区进行自然环境的实际调查,对造林区地形地貌的调查包括海拔高度、坡度、坡形、地质状况、地下水等因素的调查;土壤因子的调查包括土层厚度、土壤水分、土壤肥力等;植被调查包括树木灌木的种类、数量、分布等。这些详细的自然信息可以为规划设计提供大量可靠的数据信息,提高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开展造林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实地调查和准备工作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进行树种种类、成长周期、树木布局、造林技术等因素的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造林技术和树种的选择,既要保障森林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要保证林业生产的最终效益。造林技术根据实际资金预算和自然条件进行合理选择,树种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对外来树种应进行严格的检疫。造林方案完成后,进行审议批准,相关审批部门批准通过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遵照执行,如要变动之处,应将变动方案上交审批部门进行核审,批准后才能执行。

  1. 造林技术的具体措施

  1. 造林的前期准备

在进行造林前,应对造林地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要选择可以大规模进行种植造林的地区,并且与民居地区保持距离,保证营林过程中居民正常生活不被打扰,同时要配备有基础的交通设施,便于木材外运和资源技术的输入。选择合适的造林地点后,还需要对造林区进行清理和整地,清除该区域内的各种杂物后开始整地,平原地区可以采用完全整地,将造林区内的全部土地翻整一遍,山地地区可以采用部分整地,将造林区内的部分土地进行翻整。

  1. 造林技术具体方法

植苗造林法,即通过移栽树木幼苗进行植树造林。一般会选择根系相对完整的树苗进行移植,移栽的树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和抗病能力,能够较快适应新环境成活率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在运输苗木过程中需要对树苗进行一定措施的保护,比如在根系套袋子,减少树苗水分蒸发和避免树苗根系受到损伤,在植苗以后也需要及时去除枯死的树苗,补充上新的树苗,提高成活率以保证造林的整体质量。

播种造林法,即通过播种树木种子进行营林造林。这种播种方式相对简单,节省了购苗成本和人力运输成本,但这种播种方式需要对树种生长习性和当地条件十分了解,对于土地和树种都有很高的要求,且树苗生长周期长,在后期维护和管理当中需要大量的工作,又提升了营林造林的生产成本,因此需要林业生产者进行仔细地斟酌。

分殖造林法,即通过树木原有枝杈或根系进行营林造林,分殖造林法节省了育苗育种这一环节,且技术简单成活率高,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不用考虑对原森林生态链的破坏,还可以继承原有树木的优良性状,成本低效益高是现今营林造林中最常使用的造林手段。但是这种播种手段对播种时节具有严格的要求,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插条造林,造林时需要满足植物处于发芽温度、天气温暖、土地无冻结的条件。

  1. 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于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在于两方面,一是选择抗病虫优秀的品种,二是进行加强后期的维护养护,林业工作人员要进行定期除草、施肥等工作,提高树木的活力和生存能力,定期检查树木情况对常见病虫害进行识别和及时防控,优先选择生物防治和无公害防治技术,必要时进行药物喷洒。

  1. 自然灾害的防治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对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需要林业工业人员提前做好防护措施。首先,需要建立大量成片的森林,采用混合种植使森林中树种应丰富多样,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拥有良好生态系统的森林才能拥有更好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林业生产者在秋冬干燥季节,应对枯枝落叶和灌木丛进行合理的清理,并且选择含油量较低的树种,减少森林内部可燃物易燃物的数量,减少森林火灾内部发生的概率,做好火情监控和火险预警的工作。最后,在极端天气中,应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森林资源的破坏,比如暴雨天气,受到预警后,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排水的措施;干旱天气下,及时给森林补充水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营林造林活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生态环境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为了平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应当重视营林造林的规划设计,采用先进的造林技术,通过规划设计和应用合适的技术,为营林造林提供科学合理、方向性的指导,为林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提供关键的基础的技术支持,从而进一步保障林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侍金才.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0,32(06):7-8+21.

[2]王德志.试论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20(11):108.

[3]邹建明.浅析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和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9,42(17):175-176.

[4]于然.营林规划设计程序及造林技术[J].现代园艺,2019,42(17):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