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

刘翔

深圳市广汇源环境水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3

要:水土保持监测是一种针对水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地区的长期观察和监测工作,对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时期和新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入手,对当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水土保持;重要性;完善策略

一、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

1.1 水土保持监测的主要概念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主要指的是针对我国水土流失发生过程中的具体信息,包括水土流失现象的发展信息、危害信息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效果进行长期的调查、观测以及分析工作,从而有效地调查当前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具体强度以及分布特征,完成对水土流失危害信息以及影响范围的调查和记录工作,根据水土流失的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帮助相关单位选择科学合理的措施完成对水土流失的预防以及治理工作,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健康的生态圈,贯彻落实和谐发展的生态发展理念的目的。

1.2 水土保持监测的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水土保持监测能够有效地完成对水土流失情况具体信息的调查,事实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当前正在发生的水土流失的具体强度、影响范围、变化趋势等等进行研究,这一工作内容不仅有效地满足了国家水土流失预防以及治理的需要,还能够帮助国家有效地完成水土流失以及治理工作。其次,水土保持监测能够较好地完成对水土流失具体发展情况的预测,针对区域环境内水土流失情况的可能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方案,帮助政府部门更加有效地完成对重点水土流失地域的治理,对建立整个国家水土流失发展情况的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

2.1监测开展力度有待提高

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土治理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将工作重心放在了水土保持工作上,分配给监测工作的资金与精力少之又少。在这样不受重视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质量,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究其原因,是相关负责人没有认识到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某些建设单位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为了降低治理成本,应付或直接停掉监测工作,致使监测工作流于形式,这会给水土保持工作埋下巨大隐患,在治理过程中即使出现不当之处也无法及时修正,致使工程产生更大的损失。

2.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有待提高

每个地区发生水土流失都有自己的成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强度大、侵蚀重、成因复杂,而且区域差异明显,因此单一的监测技术是无法全面反映具体情况的。除了巡查监测、调查监测等简单手段以外,相关工作人员更应努力发展其他新型监测手段与监测机械,以满足监测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适应我国复杂的地形地貌。此外,监测技术方面的配合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多种监测手段,若他们只是各测各的,彼此之间没有有效的配合,除了会出现数据重复调查之外,可能会出现数据调查遗漏现象。这样的重复调查手段无法保障水土保持工作高效率开展,也增加了相关数据统计不足的风险,这会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

2.3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采集标准有待健全

水土保持监测是保证水土保持工作能正常进行的多种监测手段的统称,其监测依据就是与水土流失地和水土保持工作相关的各种数据。只有技巧性与专业性足够强的统一数据才能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数据采集的范围、数据记录的格式、数据表格的画法、数据字体的设置都需要进行统一规定,存在一定差异的数据会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三、水土保持监测完善策略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的策略主要包括工作理念、工作管理及技术优化 3 个方面。

3.1 遵循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理念

(1)以宏观需求和微观需求为导向

生态环境的大需求和地方水土需求都应当纳入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本理念中。在日常监测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管理目标入手,明晰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等多方面标准,彰显监测成果的实用性以及科学性,有效结合监测以及宏观生态管理工作,以确保水土保持成果质量为根本。

水土保持监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无论是开展何种形式的监测工作,良好的监测效果是开展工作的根本,只有能确保监测效果的监测工作才是有效的。

(2)以创新水土保持监测发展为动力

科学技术在不断升级,生态环境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进一步创新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促进其与社会管理共享数据,提供更多公共服务,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动力。

3.2 优化水土保持监测技术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现存的问题如下。第一,精密仪器以及部分自动化监测系统需要通过外国供货商获取,而外国设施和部分基础监测装置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导致整体监测工作不连贯。二是自主监测设备性能不稳定,一致性略差,容易在监测工作中出现故障。三是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纵深推广不足,一些基层监测单位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程度、应用速度较慢。基于这些问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开展一系列技术优化工作。

(1)加强对研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监测

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相对较强,监测工作项目繁多,相关工作人员将技术手段运用到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中,能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新方向。例如已经相当成熟的大数据、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应当与水土监测工作内容相结合,形成新的监测技术。同时,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吸引新技术人才也是开展研发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2)做好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攻关

现如今,我国诸多科研领域加强了对设备以及装备研发的整体强度,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技术革新。为了能够让各项研发技术满足现实需求,需要完成好针对性的联合攻关工作,加大对水土保持监测的实际管控强度。

具体来说,相关的负责人需要积极调动水土保持人员进行协商合作,将监测设施以及装备研发的参数研究、设计生产、中试测定以及信息反馈等多个流程涉及的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攻克工作中出现的难题,分工研究、生产及服务,加快新装置以及新设备的研发进程,实现监测活动有标准、新技术与新设施对应、新装备有操作手册、售后有全天候技术服务。

(3)引导并鼓励使用新设备

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原有的设备逐渐无法满足现在的监测需求,因此需要适当引进新设备。监测设施设备在设计以及建造方面的标准不统一,容易导致监测信息的标准以及精度存在明显差异,此时就要建立一系列质量技术标准以及验证认证机制,以便将准入条件变得更为统一。依据国务院建设方案的有关建议,要逐步加强高新技术以及先进装备的研发和运营,进一步提升监测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水平。

3.3 明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管理的新发展方向

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保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操作水平的关键基础,而明确新的管理方向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监督及考核评估制度,编制监测工作的总体实施方案,提高管理水平。第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基层人员培训工作,做好相应的培训计划,建立相应的培训目标。举行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范化能力构建活动,提升各级监测机构的履职、保障等能力。第三,要积极贯彻落实各项管控机制。为水土保持监测工艺研发、装置改造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各地政府单位应该在部门工作中加入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进而精准测评政府单位的管控水准。提高各单位人员的工作活力以及工作质量,将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机制落实下去。

四、结束语

对于水土保持就监测工作来讲,其对于生态保护和资源保护非常重要,对避免我国水土资源流失非常有利,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持。现阶段,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对策应用的基础上,确保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质量符合要求,可以防止自然生态出现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加剧。在现阶段实际的工作当中,需要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合理处理,加强对监测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确保环境以及自然和生态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水土保持监测的基础作用及问题分析[J]. 周进春.  科学中国人. 2016(11)

  2.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 周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S1)

  3. 推动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工作的思路与要求[J]. 蒲朝勇.  中国水土保持. 2017(05)

  4. 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刍议[J]. 乔殿新,王莹,屈创,蔡昕,凌峰.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