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卫天荣

山西省浮山县气象局 042600

摘要: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各项气象业务开展的基础,在天气预报、气候条件分析、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给予了极其有效的指导依据。由于现代化地面气象测报仪器大都处于24小时运行状态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问题,亦或因为值班人员业务流程不熟练,导致数据异常问题出现,对地面测报工作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进行分析,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1地面气象观测原理及方法

1.1地面观测原理

地面气象观测中获取的气象要素数据需要借助于观测仪器,根据观测仪器传感器摆放的位置不同,可以将探测划分为直接探测和遥感探测两种。前者主要是将感应元件与被测物质之间进行直接接触,进而观测相应的气象要素,例如放置在空气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对空气中的温度进行测量。后者则是根据声、光、电等信号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的性质变化,对大气中的气象要素值变化进行反演,例如透射能见度仪,就是根据传播过程广播的衰减幅度确定当时空气中的能见度。

1.2地面气象观测方法

观测方法、观测方式均与观测仪器之间有密切联系,相辅相成。随着观测方式的变化观测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观测仪器不同,观测方法和观测方式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仪器工作原理决定了采取的观测方法。气压、气温、湿度等观测项目都有特定的观测方法,应根据观测项目量来选取相应的观测程序和流程。在《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观测方法的统一性问题着重进行了强调,同时还指出了气象台站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应始终保持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高度统一。

2地面气象测报中观测仪器设备故障问题及对策

2.1采集器故障

采集器的主要作用是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重要设备。采集器故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采集器面板指示灯闪烁、软件接收数据异常、采集器面板山无气象要素数据。若点击气象要素按钮没有任何反应,接收软件和通讯都正常,重启采集器,若采集器面板没有任何变化,则可能是采集器储存的观测数据资料出现紊乱,可以清除芯片内的部分数据信息,重启采集器,在下时次采集器数据时就能确保观测数据恢复正常。若采集器面板数据异常或无数据显示,应分别对各串口、软件和线路通讯进行检查,若正常,则可能是采集器异常,借助于万用表沿着通讯线路测量,若发现串口通讯接线处断开,之前连接的两条引脚线却出现断开,应重新焊接虚焊处,此时就能保证数据显示正常。若采集器不能正常显示数据,而在对数据进行传输时出现异常,可以查看连接线路和通讯口,若两者正常,认真检查采集软件能否正常工作,并备份原始数据,重装软件后就能显示数据,还要对采集器芯片和通讯电路进行检查,若芯片破损,应对其重新进行更换。

2.2传感器故障

台站内有很大一部分的采集器都安装在室外,因使用年限较长,受到外界和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有故障问题出现。传感器故障主要表现形式是,例如地温传感器故障,会使地温数据异常,降低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水平。在实际的地面测报工作中,需要测报人员做好正点数据维护,准确判断不前后不同时次数据,检查地温数据的变化是否正常,并对地温进行正确取值。雨量传感器故障,会造成降水量数据偏小或降水记录为零,应检查雨量筒网罩或漏斗是否被杂物堵塞,翻斗翻转的灵活性水平,干簧管发出信号的情况、各个接线间的接触是否良好等,一旦发现传感器故障应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3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常见数据异常问题及对策

3.1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不一致异常问题分析处理

在地面气象测报监控软件中对降水量数据的设置为"有":自动,在观察降水量数据的时候,往往会有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数据不一致异常问题的情况,即在监控软件中可以正常显示分钟降水量数据,但却没有小时降水量数据显示,这个时候应该观测人员对小时降水量强化质量控制,否则分钟和小时降水量会存在累积不相等的问题,进而使得地面气象测报质量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在小时降水量同分钟降水量累积不一致的时候,应在显示灯为绿色的情况下进行质量控制,在小时降水量对应的表格中录进"-"。为了保证正点时刻地面气象测报软件可以正常采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确保各级气象台站地面测报数据观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接近正点时刻应禁止测报人员在业务计算机上进行其他的操作。

3.2气压观测数据异常问题分析处理

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气压传感器运行过程中通常十分稳定,但是有些时候也会出现气压数据跳变或缺测的异常数据问题。一般在这个情况下在正点时次对本站气压要素信息进行更正以后,假如当前时次和前12h的气压数据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则需要凭借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中的有关功能对海平面气压值重新进行计算。若本站气压观测数据出现缺测问题,此时缺测的数据通常能够通过备份站自动记录数进行替代,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些气象台站的感应高度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应采取可行性方式对高度差进行相应订正,以保证气压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4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措施

4.1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技能

西青区气象局应根据本单位业务实际,组织业务人员对《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操作使用、数据格式文件、相关技术要求、规章制度、考核办法等加强学习,对业务流程进行熟练掌握。同时,定期组织测报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对地面气象观测知识、业务规章制度和气象仪器维护维修保障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不断总结地面测报工作经验,增强自身业务技能,业务技术骨干应手把手传授新人业务知识,并做好业务监督。观测人员应对观测质量控制、数据处理、设备监控、设备维护等进行熟练掌握,确保地面测报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4.2加强网络运行监控与管理

随着自动气象观测设备的投入使用,对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运行监控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新型自动气象站数据传输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应用。当自动站传感器、采集器、计算机和网络出现故障导致数据文件未上传入库时,系统会出现报警,工作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实现了对台站观测仪器设备的实时监控。因监控和报警系统为24h连续不间断运行,方便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夜间出现的故障情况,降低了测报人员的工作强度,为观测数据正常传输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台站地面观测业务的自动化水平和业务质量。

4.3加强台站日常维护管理

随着自动站长期不间断运行,其故障形式多样,对观测数据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应做好观测仪器设备和系统的日常保养、维护、鉴定、校准,不断总结日常经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增强了自动站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及时性水平,保障了地面测报业务质量的稳步提高。

4.4制定严格规章制度

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和管理规章制度很容易造成地面测报工作出现混乱,气象要素数据异常或缺测情况频繁出现,严重影响地面测报工作的质量。西青区气象局应尽快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要求测报人员严格按照地面测报工作的流程完成各项工作,从而提升测报工作的规范性水平,以达到提高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自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开展以来,在促进多个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实际的观测工作中,观测工作人员应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及时学习新的气象观测的专业知识和相关规范,切实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为气象服务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文静.地面气象测报质量影响因素及故障应急处理[J].河北农机,2020(06):85.

[2]段宝敏.影响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的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J].南方农机,2019,50(21):94.

[3]汤志鹏.地面气象观测的常见故障排查及应急措施[J].农家参谋,2019(1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