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管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错题管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刘秀银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 三明 365400

摘要:错误一般都是正确的前兆,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犯错误,只有不断地犯错误、发现错误和解决错误,才是学生最佳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错题管理其实是一项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完美,经常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对学生进行严厉批评,还会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有所忽视,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浪费了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与探索知识的机会,错过了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错题管理;小学数学;应用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错误

(一)旧知识负迁移产生的错误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仍然不够成熟,那么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就会容易受到表面信息的迷惑,同时还可能会受到之前所学习知识的影响,而这样出现的错误就是旧知识负迁移所产生的,这种错误也十分常见,学生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经常会使用惯性思维,为了快速地解决问题,就想当然地得到结果,并没有仔细地审视题目。

(二)缺乏生活经验导致的错误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自身所具有的生活经验是比较少的,并且十分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导致学生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并没有什么概念,因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经常会出现在单位的换算和判断题当中,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单位没有明确的概念,从而导致混乱。

(三)概念理解错误

从概念性理解错误的产生原因来看,同样也是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比较少,并且知识储备不够所造成的。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学生需要记忆很多的公式定理等,但是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深入的理解,这就导致学生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管理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记录错误,引导学生养成整理错误的习惯

通过分析可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常态,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将此转变为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综合来看,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一般都没有养成积累错题的习惯,更加不会寻找出现错误的原因,而这也是学生数学成绩较差的直接原因。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其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那么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教学。为了能够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从平时的学习出发,引导学生认识到错题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一个整理错题的习惯,鼓励学生积累错题,让学生将自己出现错误的题目完整地记录到笔记本之上,并且对错题进行严格分类,以便于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学习当中反复查看和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时,教师可以从最简单的个位数乘个位数开始,然后再进行两位数乘三位数,让学生从简单到难来进行计算。待学生对算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呈现出大量的习题来进行练习。在面对大量的练习题目时,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错误,并且不同的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也都是不一样的,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在做题时出现的错误,并且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对错题进行归类,如有的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可能比较粗心大意,那么就会出现丢数字或者忘记进位计算的情况;而有的学生则是忘记了简单的计算方法,使得自己的计算更加复杂,从而在计算的时候出现错误。面对这些错题的时候,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将这些错题根据出错原因进行分类,然后详细地记录在自己的错题本之上,并且写明错误原因以及正确的计算方法。对于一些比较难的例题,教师就可以详细地为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接下来,教师可以再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这时学生就会发现错误率明显降低。最后,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整理错题本,可以让学生认识到错题在数学学习当中的作用,并且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让学生整理错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以及原因,并且养成一个积累错题的习惯。

(二)分析错误,鼓励学生自我挖掘出错原因

随着当前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己,而教师则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数学错题管理也不例外。数学错误的分析和诊断应该交给学生自己,只有学生学会找准错误产生的原因,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消除解决错误。当面对大量的错误样本的时候,教师并不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的思维活动,那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不但应该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加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个课堂探究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分析,并且鼓励学生自己挖掘出现错误的原因,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能够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利用错误,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探究的重要性,那么就必须要利用错题管理来培养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科学地利用学生的错题管理,将学生的错题整理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逐渐抓住知识的本质,深化问题的内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分享错误,相互交流活动实现取长补短

为了能够让学生实现“不同层次”的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处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和提问,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与中等生进行互相交流,帮助中等生纠正错误,中等生则需要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纠正错题,最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可以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以及中等生观摩和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实现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共同进步,实现取长补短。

三、结论

综上所述,错误是十分有用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善于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对学生的科学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重要性,并且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苏云飞.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错误纠错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41.

[2]曹金兰.小学生数学纠错习惯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9(14):54+56.

[3]张勇.要让小学数学课堂活起来[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4]陈扬帆.为小学数学课堂留点“空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