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需要层次理论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探讨需要层次理论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王艳敏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康安医院(原传染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随后进行效果比较。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肺结核患者,一般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模式,随后分析具体情况。结果:通过对一般组和观察组社会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进行生存质量的比较,观察组整体评分优于一般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96.6±0.41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66.42±0.458。两组肺结核患者总体满意程度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整体心理评分相对较好,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护理;肺结核;护理

肺结核属于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拥有极强的传染性,并且所需治疗时间较长,具备费用高、易复发的临床特征。需要理论是护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其中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只有尽可能得到更多满足,才可提升舒适度。因此本文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随后进行效果比较[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肺结核患者其就诊时间在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共计患者人数60例,随后将其分为两组,一般组人数中男性患者15例,其余为女性患者,年龄平均值在37.64±1.23岁之间。对于观察组来说其男性患者17例,其余为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37.43±2.14岁。通过对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一般组的结患者进行护理,用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干预。第一,安全需要护理:在肺结核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环境介绍,通过引导并陪伴患者进入病房,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保持态度良好,对病房环境进行详细介绍,在有效维持医患关系的基础上,减少肺结核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保证患者处于心理舒适的状态,并消除患者的不适感受。

  1. 尊重需要护理:对于肺结核应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采用知识讲解方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此过程中还应对疾病以及手术知识进行讲解,确保自身安全感的增强[2]。护理人员在此期间需要注意沟通技巧,使得患者能够感受到被尊重。

  2. 爱与归属需要护理:在一般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需要层次理论护理,通过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针对其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产生的形势和问题,采用实际情况进行患者家庭情况的分析,确保能够和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交流,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实际性的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同时在以往护理经验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相关成功案例的介绍,确保肺结核患者治疗信心的增强。

  3. 自我实现需要护理:由于部分患者担心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因此经常出现心理压力和压抑等不良状态,为此,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与护理活动中,并且根据健康宣教所获得知识,尝试自我制定出护理计划,并且提升自我护理能力的同时,实现自我需要[3]

  4. 生理需要护理:严谨对患者使用的药物,合理的使用药抗生素,不要进行盲目的滥用,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用药,选择有效的,合理地药物进行治疗,在对患者的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的同时,也要避免宿主机体菌群失调,同时应防止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耐药菌株。通过对护理小组进行初验评估,并制定详细护理计划,对患者及家属按照整体计划实施,并对计划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对患者病情睡眠质量以及心理波动饮食情况进行观察,做好相关记录,并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1.3观察指标

通过肺结核患者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的应用,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2.结果

表1.护理前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对比[n]

评分

观察组

(n=30)

(护理前)

一般组

(n=30)

(护理前)

观察组

(n=30)

(护理后)

一般组

(n=30)

(护理后)

SAS

67.05±3.22

67.67±3.28

36.45±3.21

48.60±1.51

SDS

生活质量

68.60±1.65

51.34±1.54

68.10±3.64

50.32±1.50

36.50±1.68

76.43±2.57

49.51±2.30

67.47±1.35

t值

0.961

1.213

0.603

0.725

P值

<0.05

<0.05

<0.05

<0.05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一般组。

2.2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96.6±0.41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66.42±0.458。两组肺结核患者总体满意程度具有一定差异(P<0.05)。

3.讨论

肺结核患者因为受自身疾病的限制,治疗时间长、效果不明显所失去治疗信心,降低依从性[4]。需要层次理论护理作为现阶段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层次,进行个体化的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在此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提升整体康复速度。
近年来,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其对于患者心理特点不同,应根据需要采取层次护理提升整体的接受程度。整肺结核患者一般存在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用在换位思考的基础上,在交流中减少其应激状态,同时通过了解受术者的这种动机,在具备察言观色能力上,给予良好的沟通技巧。护理人员在行动过程中将进行整体类型的判别,对于其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96.6±0.418,一般组患者的护理平均得分在66.42±0.458。两组肺结核患者总体满意程度具有一定差异(P<0.05)。观察组整体评分优于一般组(P<0.05)。综上所述,通过给肺结核患者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措施,其能够帮助患者减少心理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相花. 探究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4):120-122.

[2]叶蓓蕾. 探讨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对肺结核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J]. 智慧健康,2020,6(24):107-108.

[3]罗爽,孙凤利. 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护理有效性研究[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3):128-129.

[4]李畅飞. 综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01):120-121.

[5]邹新花,张尊敬,杜一琴,叶敏捷. 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与康复,2012,11(03):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