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4
/ 2

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探

靳宏伟

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国内也面临着更加严酷的环境形势。各种自然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除了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外,还影响了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当前的资源发展利用及生态环保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已然被高度关注,要求全民一起努力来平衡整个生态系统,营造健康、和谐的好环境,进而促使我国快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引言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大了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利用,然而长时间使用自然资源会破坏生态平衡,进而抑制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目前,我国加大了对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造成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效率较低。所以,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将对策进行优化与完善,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提高自然资源的保护,从而达到推动国家、社会可持续化发展的目的。

1我国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成就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的资源总量。自然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或者社会效益,发挥出资源的价值,对自然资源能分为有形的资源和无形的资源,中国自然资源保护趋向良好,通过多元化治理,让中国建设和发展更加精彩纷呈,将山水林田湖草等综合治理、统筹规划,整体的发展趋势向好,同时,在资本注入、社会共建的背景下,关于生态治理的财政投入减少,但是整体的生态治理效能不降,绿水青山也能转化为金山银山,多元化治理逐渐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而本质上,中国自然资源利用保护成绩显著。在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上,落实“六稳六保”,全年新发现79处矿产,全国资源储量整体上增长,大约有1/4左右减少,石油储量下降约0.5%、煤炭资源上涨约0.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矿山修复和治理工作正在稳步进行。在林草资源上,持续推进退牧还草、沙源整治等工程,加速草原的修复和治理工作,扎实推进绿化工作,另外,在自然保护地管理上,启动国家公园试点,整体林草发展稳健。按照现价计算,当下林业产业总产值约为7.3万亿,一二三产业产值都有不同程度增长,中央财政力度增大,国家资金投资占全年总投资一半以上。

2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保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科学认知

伴随经济的增长,国民生活品质也在稳步提升,人们变得更加向往大自然,更多的人喜欢旅行并亲近大自然。但是,却不知不觉地伤害到林业体系,并产生了很多的生活垃圾,进而带来严重的污染及环境破坏问题,甚至诱发森林火灾等,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伤害。所以,针对生态环保工作,需要做好宣传工作,并强化监管措施。对企业而言,在追求经济效益时,一些企业认为环境及自然资源与生产成本没有直接关系,就急速扩大工业化规模,这样便破坏到自然环境,甚至污染到生态系统,令保护区内难以发展林业。尤其是乡镇、民营企业在认知不科学的影响下,更是基于毁灭式的开发模式来达到增收目的,从而严重危及生态环境。

2.2法律保护不完善

虽然相关的环境法律和资源保护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恶化,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在某领域方面的针对性过强,导致执法过程中出现空缺、内容重复甚至矛盾的情况,造成了法律保护在一定程度上的空白。例如,我国的《自然法》中对生态资源采伐量的调控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没有对生态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害影响进行评估,也没有对生态资源的采伐量进行评估,更没有明确提出相关预防对策。这导致相关生态资源配置标准和相关环境生态保护中的生态资源配置不科学,自然资源继续被过度开发。

3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保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3.1加快立法,加大环境执法的监督力度

要加快立法步伐,制定法律法规,扩大执法范围。在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存在许多空白。结构上,一些原有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的内容。因此,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为基础,加快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法治步伐是当务之急。为更好地防止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的重叠、重复和分歧,要尽快启动制定生态综合性法律法规或基本法,加强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生态环境保护法典。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层面的基本法则,对于同一个监管目标的不同个人行为的调整,加强市场的运作规范,有效地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效果。在法律法规中,解决了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层面建立各类技术组织权力和工作职责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工作职责不明确而造成的推诿扯皮情况。以水资源为例,我国目前“多龙治理”责任分工不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合理发展。在健全完善法制的同时,要彻底纠正现阶段较为普遍的法律意识淡薄、不守法的现象,完善巡视队伍管理,提高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水平,努力开展生态环境执法检查的有效监督。

3.2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我国当前正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同时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想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问题,更好的簇立在世界大舞台上,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并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在潜移默化的环保宣传中让全国人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人民的环保意识决定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尤其是在当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当对全国人们的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此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积极开展环保与资源宣传活动的过程中,需采用多元化的宣传形式促进人民环保意识提升,可以合理对各类新旧媒体进行利用,引导全民自觉养成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美德,并引导公民逐步形成保护资源环境的意识,并发展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让热爱环境、热爱自然的社会习惯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

3.3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

自然资源的减少造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强化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生态种类的多样性,进而达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首先,要对污染物进行统一且有针对性的治理,提高对污染物排放管控的力度,特别要对工业厂区提高重视程度。其次,强化环境整治能力,提高对化学物品、危险物品等防范力度。最后,加快环境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结束语

针对自然资源科学利用及生态环保,要求发动人民群体的力量,来一起打造出和谐、宜居、美好的家园。所以,针对资源及环境问题,要求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强化行政执法,积极宣传生态环保理念,大力完善环保激励制度,以增强民众环保意识,多多鼓励全人类自愿加入生态环保行列。同时,还应健全整个生态自然环境系统,凭借法律等强制手段,并投入更多的资源及环保资金,充分践行环保事业发展的目标,为人类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玉泉.区域国土自然资源开发与土地利用规划[J].产业科技创新,2019,1(27):7-8.

[2]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浙江国土资源,2019(09):1.

[3]李胜军,张根祥.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科学探究活动[J].教育文汇,2019(09):42-43.

[4]许桃元.遥感在自然资源工作中的应用浅析[J].测绘通报,2019(S1):90-92.

[5]慕晓宁.新时期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探索[J].新课程(综合版),2019(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