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5
/ 2

病案质量管理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高茜雯

赣州市人民医院病案室,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病案质量管理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1-12月256例病案档案展开研究,将上半年实施常规病案管理的纳入常规组(n=128),下半年开展病案质量管理的纳入研究组(n=128),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病案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案质量管理应用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程度,降低不良病案事件发生率,适合加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病案质量管理;不良事件


作为医院的重要材料,病案在教学、管理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供大量数据和实践经验,与患者及医院的关系密切。病案的持续质量改进是医院内部重点工作内容,病案的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医院对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加强病案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化开展医院管理工作,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而常规管理措施往往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病案质量管理是在开展过程中监督并把控各个环节的实际工作,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水平[1]。为此,本研究选入2020年1-12月病案档案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实施病案质量管理应用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作用。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纳入2020年1-12月病案档案展开研究,将上半年实施常规病案管理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下半年开展病案质量管理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常规组(n=128)男70例,女58例;年龄在20-77岁,均龄(45.68±2.35)岁。研究组(n=128)男69例,女59例;年龄在21-76岁,均龄(45.68±2.35)岁。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病案管理:根据现有的病案管理方案开展对应工作,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研究组开展病案质量管理:①分析并总结常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应原因,制定出针对性改进措施,制作对应教育手册,加强健康教育。建立规范化病案管理体系,规范病案的书写,优化调整病案管理流程,规范、客观的对医务人员病案内容进行评价,制定病案质量管理具体干预目标。②构建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到患者安全、医疗质量控制、科学发展三方面安全内容,实际工作中从量的提升角度提高临床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并采取对应的手段,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全程做好相应记录,提供维权相关依据资料等。③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强化输血、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病案质量检查,寻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总结。④提高医疗文件书写质量,不断更新并提出具体要求,书写者需具备对应的法律资格,根据病例完成的时间要求加强病案记录内容、医学术语、格式等的应用,保证病例内容真实有效,并充分尊重患者知情权。

1.3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病案管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主要从未签名、病案首页信息不全、信息错误、医患纠纷发生率四方面进行对比。同时统计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程度,量表为科室制定,实施百分制评分,评估内容以基本服务、服务态度、技能水平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满意程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学工具处理数据,满意程度评分的比较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不良事件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良病案事件对比

研究组不良病案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1。

1 比较两组不良病案事件[n%]

组名

例数

未签名

病案首页信息不全

信息错误

医患纠纷发生率

总发生率

研究组

128

0(0.00)

1(0.78)

1(0.78)

0(0.00)

2(1.56)

常规组

128

2(1.56)

3(2.34)

3(2.34)

1(0.78)

9(7.03)

χ²

-

-

-

-

-

4.654

P

-

-

-

-

-

0.030

2.2 满意程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基本服务、服务态度、技能水平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2。

2 比较两组满意程度评分(619f5003aa3bd_html_37a1330844544cdd.gif±S,分)

组名

例数

基本服务

服务态度

技能水平

研究组

128

79.58±4.21

82.35±4.17

81.69±4.35

常规组

128

72.38±3.76

73.54±3.58

71.76±3.78

t

-

14.431

18.135

19.494

P

-

0.000

0.000

0.000

3讨论

病案质量主要是指病案在形成的过程中所记录形式、内容是否与规则、标准等符合的形式,会对医疗过程产生较大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病案质量的高低一般而言能反映出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需要在实际开展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深化其内涵,进一步使病案质量得以提升,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实际工作过程中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病案流程、管理体系、书写要求等,积极加强对应的科学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安全质量[2]

病案质量管理应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病案能记录患者与医师具体信息,分析病案情况就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实际记录过程中若医生能力较高,在工作期间的责任感就更强,能更好的询问患者病情与具体情况,提高患者信息的完整度。在实际医疗过程中,密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做好风险识别工作,制定出针对性干预方案,风险管理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并建立对应的保障体系,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对应的保证体系,以保障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和安全[3]。研究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不良病案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明显;且研究组基本服务、服务态度、技能水平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应用病案质量管理能取得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在降低不良病案事件发生率、提高满意程度评分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大鹏.开展人性化服务促进病案室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J].糖尿病天地,2020,17(8):173.

[2]窦圣艳,张凤珍,申素芳,等.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病案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21(8):107-108.

[3]陈曦.持续性改进对危重症患者护理病案质量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