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26
/ 2


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万重静

麻栗坡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本科室2020年7月~2021年7月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A组(38例)与B组(38例),A组实行常规护理,B组实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血糖达标率与低血糖发生率、心功能(6MWT)以及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结果:B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护理后6MWT大于A组,护理后的WHOQOL-BREF评分高于A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推行。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属于老年人常见病,多因胰岛素不足、功能障碍所致,遗传、饮食、肥胖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临床症状以消瘦、饥饿为主,会影响机体其他器官功能,患者易出现能量代谢紊乱、血管损伤、心肌损伤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降低[1-2]。该病同时也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导致患者病死率的明显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3]。而临床实践表明,有效的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为此,现就本科室76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明确护理干预的应用优势,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科室2020年7月~2021年7月76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成A组(38例)与B组(38例)。 A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60~87(71.64±4.36)岁,体质量指数21~29(26.44±2.18)kg/m²;病程1~12(6.45±2.15)年;心功能分级:II级18例,III级15例,IV级5例。B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60~88(71.39±4.45)岁,体质量指数21~29(26.50±2.13)kg/m²;病程1~12(6.44±2.13)年;心功能分级:II级19例,III级18例,IV级7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P>0.05。

1.2 入组条件与排除规定

入组条件:①病历完整,②年龄≥60岁,③经实验室、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证实,满足2型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规定,④对研究知晓、自愿加入。

排除规定:①急性心力衰竭,②合并其他脏器的严重疾病,③精神病,④癌症。

1.3 方法

A组实行常规护理。B组实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1)病情监护:增加巡视次数,实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胸闷者进行吸氧,心绞痛者嘱卧床,遵医嘱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认真记录患者的出入量,提醒患者出现不适时立马呼叫;(2)低血糖护理:低血糖是此类患者的临床常见不良反应,会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是神经系统损伤,应做好预防措施,定时监测血糖,发现低血糖立即予以含糖食物或葡萄糖纠正;(3)生活指导: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作息,科学饮食,遵循“三高二低”原则,戒烟、戒酒;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项目如打太极、八段锦、慢跑等;强化心理疏导,多关心患者,予以生活上的帮助,传播正能量,指导患者采用正确方法解压,保持积极的心态。

1.4 观察指标

(1)血糖达标率与低血糖发生率。(2)心功能:6MWT。(3)生活质量:运用WHO生存质量表简表(WHOQOL-BREF),内容包含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四项,取各项得分的平均分,平均分越高越好[4]

1.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计量、计数资料以(61a038cf0091a_html_e57f0eff8ff0858a.gif ±s)、%表示,行t、x²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血糖达标率与低血糖发生率对比

B组的血糖达标率高于A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如表1。

表1 血糖达标率与低血糖发生率对照表[n(%)]

分组

例数

血糖达标率

低血糖发生率

A组

38

24(63.16)

7(18.42)

B组

38

30(78.95)

1(2.63)

P值

-

<0.05

<0.05

2.2 心功能对比

B组护理后的6MWT大于A组,P<0.05。如表2。

表2 心功能(6MWT)对比(61a038cf0091a_html_2bbccd7be042d59f.gif ±s,m)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38

274.36±27.02

319.26±28.54

B组

38

273.97±26.94

354.02±25.35

P值

-

>0.05

<0.05

2.3 生活质量对比

B组护理后的WHOQOL-BREF评分高于A组,P<0.05。如表3。

表3 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对比(61a038cf0091a_html_2bbccd7be042d59f.gif ±s,分)

分组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A组

38

44.57±4.11

49.62±4.54

B组

38

44.36±4.07

53.98±5.01

P值

-

>0.05

<0.05

3 讨论

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难度大,除了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外,还应强化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5]

本科室对患者实施病情监护、低血糖护理、生活指导等干预措施,获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结果中,B组的血糖达标率较A组高,且低血糖发生率较A组低,提示B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更好。心功能方面,B组护理后的6MWT大于A组,说明临床干预对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且B组护理后的WHOQOL-BREF评分高于A组,提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如上分析认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且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吕素洁,齐艳红,朱辰蕊,等.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8):977-980.

[2]李芳芳,秦小朵,武茹歌.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价值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0,17(11):240-240.

[3]吴丽荣.基于互联网宣教平台行一体化饮食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康复效果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7):91-93.

[4]冯红云,张娜,杨佳佳,等.利拉鲁肽联合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伴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30(4):430-434.

[5]李小红,徐彩红,李嘉琪.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361-362.